小姨母李平寧和女帝臨朝
話說李晉本想探索一番哥兒的身體,但與她年齡相近的小姨母李平寧被派來和她一起讀書,這件事吸引了她大部分的注意。 東書房初建之時,各學派大儒和三公九卿為了太子師之名暗地做法,明爭暗斗,幾乎打破了腦袋,更別說伴讀名額,運氣好的話,這可是能和少年太子結下深厚情誼的,對于上位者而言,人才易得,信任,才最是難得。 故最終入選的伴讀身份都是皇帝細細挑選過的,作為年幼的繼承人,她只需要做到兩件事,把基本的道統學識與帝王之學好、在勛貴和公卿的繼承人中間取得威信,帝王馭下之術,不需要學識碾壓眾人,也不需要騎射無人能比,只要學會“因才用人,不偏不廢”八字,李晉的地位便是固若金湯。 說回這位,比起其他已經一起讀書一年的伴讀,算是新人的宗室貴胄李平寧,她本是今皇祖母孝武皇帝年近40生下的幼女,在把出喜脈之初,孝武皇帝和時為太子的今帝曾于密室商量此胎去留。 只因本朝并不一直是女帝臨朝,每當女帝當政,繼承人性別就成為格外敏感的問題,若立男嗣,守舊派的力量將有意識無意識全部聚集在其周圍,不說女帝嗣統如何,女帝本人的統治都會不穩,故而從第一代女帝起,皇室常用密法預測篩選皇嗣,在四十歲仍然沒有女嗣的某一代,還曾過繼宗室貴女。故孝武皇帝第一胎就是女嗣,曾被士林公認為天佑我朝,暗暗歌頌孝武帝乃宿命明君。 孝武帝孕有李晉的姨母時,今帝已經及冠了,當時已在六部輪轉過,處置過地龍翻身的流民,樊城的瘟疫,更主持過一次出征大祭,是天下公認的出色繼承人。于今帝而言,她對于孝武帝腹中骨rou,更多是一種對同胞的期待和寵愛:時機合適的親眷皆是上天賜予,血脈相連、信任相投,再沒更幸運的了。 今帝曾把李晉抱在膝上回憶過當時情景,據說孝武和今帝于密室中商討此胎去留時,今帝說道:“密法測胎難免對母皇和胎兒有所損傷,況兒已及冠,大事小事何事未經過?此胎不論男女,若說忌憚一小兒,未免愧于母皇教導與寵愛;若說引導不好幼弟妹,難免小看女兒。更有之,人有禍福旦夕,萬一兒有所不測,此小兒無論如何都可為母皇作一緩沖?!痹捈纫呀浾f到這個程度,李晉的小姨母果然瓜熟蒂落,順利出生,至于出生后為女嗣,孝武帝自然喜出望外。 后孝武帝不滿五十就油盡燈枯,闔然長逝,蓋因常年殫精竭慮,當時的李平寧才不到十歲,今帝便將幼妹當女兒般養育,一應用度只比儲君稍差一等,學識武藝由天下出色的大儒武將教導而成,不過作為保護和分寸所在,帝王之術并不相授,只是教給她能臣的心理和宗室的責任。 李平寧也如期望般長的極好,生龍活虎,坦蕩真誠,武藝出眾,常常喜笑顏開。在她未出宮建府前,作為大jiejie,她是李晉最好的玩伴和朋友,但,李晉肘撐桌面,一手托腮想道:“現在不是了,李平寧?!?/br> 想起這些事李晉又開始頭疼,小小的人兒不知何時落下這么一磨人的毛病,這也是太史姬和今帝的煩惱之處,堂堂太子,竟在仍幼時落下一個亂世間梟雄的毛病,宮中還無醫可治,只能靠宮人彈琴焚香,按摩腦部xue位舒緩。 頭痛逐漸劇烈,但李晉不想讓這些奴才吵吵鬧鬧又搞個人仰馬翻,雖然她揉著太陽xue的動作早被這書房之中眾人注意到,但她不發話,還是沒人敢尖聲傳醫或者湊上來關切,這都是有教訓的,豈不聞曹cao喜睡夢中殺人,大概上位者的氣息都是一樣的危險。 李晉耐不住逼仄的室內,豁然起身大步走出,幾個奴才遠遠的綴著。一路上跪倒行禮的宮人不斷,都被太子臉上忍痛煩躁的神色嚇得戰戰兢兢,一個個腦袋伏的更低了,李晉本朝著湖中亭方向走去,七拐八拐之下竟誤入一片宮人居住的矮小房室,庭院中有一口井,一個背對著她的宮人正輕松的提水上來,那水桶看著不輕,李晉心中一奇,注意力轉移之下頭痛竟好了不少,故出聲道:“你是哪里的宮人,力甚大,轉過身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