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8
金蓮面具后,他邪魅的眼角略略上斜,緩緩起身踱步往外走了兩步后,才冷冷地回道:“你在旁人面前裝也就罷了,在我面前還裝甚么?我因何會來周國你是真不知么?異星提前出世,已經改變了各方的命軌。如今,我已沒有時日去籌備更多了。彼時,若是諸國戰起,吾寧寧川城縱有異術護佑,也不過是區區一城!亦難全身而退!你有你的立場,我亦有我的立場。若無寧川,如何會有本君這個少主?再說了,當年,周圣帝坑殺的異士大多都來自吾寧川城,你們周國,本就欠著寧川城的血債!那時,原有誓約在前,周圣帝那老不朽卻還要坑殺眾人??梢?,你們周國的寶庫中定有見不得人的寶貝!如此,想是我若得到了鳳闕,稱霸天下亦非難事。這般,我便是對你們周國的寶庫動了心思,你又奈我何?” 說著,他重重一哼,望著天邊或明或暗的群星,沉著聲音道:“當年,師傅設的局,你我從來平分秋色。今日我來就是想問你一句,如今天下這盤棋,你是要與我同仇敵愾?還是要與我爭鋒相對?” 鬼谷子一生只收了兩名徒弟,一是王玉溪,二便是風淺樓。 王玉溪出身于清貴的百年高門瑯琊王氏,風淺樓卻出身于以邪術異術著稱的寧川城。 寧川城地處蜀南,不屬于七國中的任何一國,那里河網密布,水系發達,人口稠密,氣候宜人,又有天險武寧山脈,可謂易守難攻。但比起地勢,寧川城最讓人可怖的卻是身懷異術的寧川城人。傳言,寧川城人十中有七都是身懷異術者,他們常能預知天機,殺人于無形。如此,各國對寧川城都十分的忌憚。 如今,天相陡然生變,顯然也給風淺樓敲響了警鐘。眼看戰火或許將近,他為求一勞永逸,便對周國的寶庫動起了心思。 對于他似真似假的直言不諱,王玉溪只是輕輕地嘆了口氣。他眉頭一挑,轉過身去,黝黑深邃的眸子直直地盯向了風淺樓,盯著他,他淡淡地說道:“縱不是異星出世,你也早便盯上了鳳闕。如今,又何須拿這些話來做筏子?” 聞言,風淺樓淡淡一笑,金蓮面具下眸光深邃,知是騙不過他,便循循善誘地說道:“傳言,周圣帝當年有一柄以生魂滋養可解百毒的血如意,或許,它就在那寶庫之中。師兄不如這般想,只要你我通力合作,奪得了鳳闕,打開了周國的寶庫。彼時,咱們都將得利?!?/br> “呵,血如意么?”王玉溪漫不經心地點了點頭,他的姿態非常的平靜,語氣亦靜穩如白云皎月。 見他這態度,風淺樓以為,王玉溪這是要答應了。 卻不想,王玉溪嘴角一掀,竟是直截了當地嗤道:“奈何溪沉疴纏身,有心而無力?!?/br> 這是斷然的拒絕了!知是糾纏不清,王玉溪也不愿再多言了,未幾,他上前了幾步,眨眼就消失在了隱在暗處的石門之后。 眼睜睜地看著他走遠,眼睜睜地看著石門大合,寂靜的內室中,風淺樓朗聲大笑了起來。他的笑聲有些冷,有些空洞,金蓮面具下,他陰騭妖冶的眸中更是閃過了暗芒。 直是過了半晌,才聽他嚼著冷笑厲聲地譏諷出聲道:“王玉溪,咱們各取所需,也算盡了同門之誼!如此互利互益,你竟覺得不妥?難不成,你還要忠于你那君王昏聵,積難成山的母國么?如此!日后便有你后悔的了!” 竹海之中,暗夜如織,風聲蕭蕭,靜肅如暗潮涌動的河。風淺樓的冷厲的笑聲久久縈繞在室中,如藥泉中墨黑帶綠的池水,陰蟄如幽谷,詭秘亦驚心。 轉眼,他的身影便隱進了漆黑的夜色之中,紅衣翻飛好似流光,眨眼就已不見。 一切,都好似是從未發生過似的。 這天夜里,周如水輾轉反側。風雨凄迷中,呼嘯的風聲也仿若是天在嘆息。人生坎坷,命運多舛,一個小姑子的力量終究會有多大?所謂的“黃粱夢”又是否真的能讓人如愿?而’兩世輪回’的周如水,她發自心底的愿望又到底是甚么?卻直到人生盡處,當她幡然回首,又是否,是否會后悔當初的選擇呢? 云天羃羃漏微光,疏懶惟添睡思長。枕上隔籬聞鳥語,半殘秋夢更悠揚。 這個沉悶的夜終是過去了。風雨凄迷中,木靈竹海被一把大火燒為了灰燼,百年竹海毀于一旦,連同那座不為人知的隱秘別莊,連同那些不與外人道的吞天辛密。 誰也不曉得,周如水也不曉得,已有人將狂妄的目光盯向了鳳闋。更無人會知道,他們何時,會將目光盯向這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卻身兼重擔的周國公主周天驕的身上。 第59章 徽歙朝奉 近些天來, 天氣悶燥,熱風拂面。 自周天驕回行宮后,余嬤嬤已是吃盡了苦頭。這回她痛定思痛,索性撕破了臉,趁著周如水入了后山, 便領著一幫埋在行宮當暗樁的灰衣小廝跟了上去。 夙英見她又跟了來, 也不禁憤懣地咒道:“老不死的狗奴才, 這回是撕破了臉, 連幫兇也帶上了!” 和熏的熱風半吹起飄飛的車簾,聽了這聲抱怨,周如水卻是粲然一笑,瞇了瞇眼, 微微露出潔白的貝齒, 瞟著前頭駕車的半百馭夫, 脆生生地道:“跟就跟罷,今個總得讓她叫苦不迭?!?/br> 于是,這頭周如水已領著夙英逛起了街市。那頭, 余嬤嬤和那幫子灰衣小廝卻跟著炯七的馬車,像個無頭蒼蠅似的沒停沒歇地在山路上顛跑。那山路一彎又一彎顛簸不止,一路行來, 炯七自幼習武倒是無礙,余嬤嬤那幫人卻都是顛簸得腸子都打了結,面色煞白,四肢發虛了。幾經追趕之下, 馬都跑得好似不得著地了似的,她們更是要停而不得停,委實是苦不堪言。 文山村雖無法與鄴都的繁華相比,但畢竟是方圓百里內最大的村落,街市之上,稀奇古怪的玩意倒是不少。 在來華林行宮的路上,周如水就曾聽耿秀那幫姑子們談論周至縣的出名小吃“蟹殼黃”。彼時,因有兒郎在側,幾個姑子講得文雅,只道曾有氏詞為證,道蟹殼黃“薄如秋月,形似滿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無窮?!?/br> 周如水卻曉得,“蟹殼黃”從前根本不叫“蟹殼黃”。曾幾何時,蟹殼黃還有個更加粗鄙的名字,喚做“火爐餅”。 遙想當年,太子洛鶴隨周王至華林行宮行圍狩獵時,因慕名“火爐餅”已久,便找了來。許是太子平日里食慣了山珍海味,用過“火爐餅”之后,竟然十分滿意。難得興起,便隨口謅了首小詩,“三個蟹殼黃,兩碗綠豆粥,吃到肚子里,同享無量福?!?/br> 太子洛鶴向來重武輕文,這次第,隨口謅的小詩雖不怎么工整文雅,但貴就貴在有趣,又溢滿了鄉土氣息、生活情趣,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