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7
知己。林沖又是個凡是容易多想的,看他離去時的神色,心事重重。 而潘小園眨眨眼,少有的感到一種智商上的優越感,小聲說:“你不覺得,他在躲什么人嗎?” 第124章 1129.10 灌木稀疏,土路漸盡。林沖扎起褲腳,大踏步走進亂樹叢中小路里,不時左右看看。他倒不怕什么豺狼虎豹,反倒是豺狼虎豹該怕他。 荒無人煙的野地里迂回了一大圈,這才從另一個方向接近他自己的宿舍。 林沖作為梁山上的三朝元老,住宅條件也較旁人的優越許多:兩進的院子,除了必要的臥室、客廳、廚房,另外還有書房、兵器庫、以及練武的空地。除了正門,還有兩扇側門,一扇后門。 林沖從樹林里鉆出來,瀟灑撣撣身上的塵土,徑直往自己宅子的后門走,后門正對著一片荒草地,清靜得鳥雀也懶得來停留,也沒嘍啰守著。林沖于是一面走,一面腰間找鑰匙。 鑰匙拎出來,腳步也停了。多年訓練過的眼睛和耳朵告訴他,此時此地,周圍不止他一個活人。 林沖靜靜立了片刻,鑰匙揣回懷里,右手慢慢伸到腰間,握住了刀柄,慢慢抽出寸許長的一截。尖銳的金屬聲的間隙里,辨別著那第二個人的輕微的呼吸聲。 良久,他淡淡開口:“不是叫你別來了么?” 回答他的,是右后方樹叢里一聲同樣淡淡的冷笑:“林教頭放心,小女子雖然本事低微,卻還不至于讓人輕易瞧見?!?/br> 林沖隱忍著一股微微的怒氣,心平氣和地說:“晁寨主歸天去了,山寨人人居喪,守衛自然松懈?!毖酝庵?,你沒讓人輕易瞧見,純屬僥幸。 身后的人卻是藏不住一點心思,呼吸紊亂了一刻,聲音酸澀,叫道:“何必多言,動手便是!” 話音未落,一聲勁風呼嘯而來。林沖頭也不回,腰刀連鞘舉起,隨手擋了一招。 對方的后招卻是綿綿而至。一陣急促的叮當之聲,十七八招過后,咚的一聲響,窈窕身影撲通撲通滾落在地。扈三娘狼狽地爬起來,撿起自己的刀。 她大口喘息許久,緊緊盯著那個巋然不動的背影,有點挑釁的語氣,喝道:“如何?” “比上次多接了三招,算是有些進步。不過左手仍嫌浮躁,步法跟不上腦子——要找李逵報仇還差得遠。梁山上還至少有二十個人能頃刻間致你于死地?!?/br> 包括你。扈三娘緊緊咬著嘴唇,狠狠擦了一把臉上的汗水,順帶抹掉眼角一滴淚。 她突然說:“林教頭,小女子有一事不明?!?/br> “講?!?/br> “我若真的去找李逵報仇,你……你若不管,你們山寨不會怪罪?” 這個意思,林沖已經非常隱晦地透露過一次了。但扈三娘到底年輕浮躁,不得到一個肯定的答案,是萬不會善罷甘休的。 他將她復仇的火苗吹得旺了,焉知不是緩兵之計,不是看她笑話,不是引她跳入一個更險惡的陷阱? 等不到林沖答案,不依不饒地又問一句:“到底會不會?” 林沖背對著她,已經眉頭緊擰。老成穩重如他,難道還能跟她直說亮話不成? 他沉默好久,才毫不客氣地說:“你自己不會看么?李逵那人,若是沒宋兄弟罩著,早就在梁山上死過十回八回了?!?/br> 梁山上除了晁蓋,稱宋江為“宋兄弟”而不是“宋大哥”的,大約只有林沖一個。第一,他年紀確實長于宋江;第二,他上山時間遠遠先于宋江;第三,他是少數沒受過宋江恩惠的。 但他從不倨傲,面對宋江時,甚至比大多數人還要謙恭禮貌。 扈三娘再沒城府,也明白了七八分,臉蛋一紅,輕聲說:“小女子魯莽,林教頭恕罪。今日多謝指教,我們后會有期?!?/br> 林沖聽她走遠幾步,才不疾不徐地說道:“這道坎不好過,你休要急功近利,也別再急著來找我。下次再讓我撞上,若你撐不過二十招,我便不會手下留情。林沖說到做到,娘子恕罪?!?/br> 小姑娘在梁山上經歷大起大落的幾次生死,心態似乎成熟了不少,智商也顯得正常了。林沖想著,但愿她能理解,他這話不是開玩笑的。 背后長久的寂靜,似乎有一聲輕微的抽泣。 她突然開口,宣誓似的,朗聲道:“林教頭,終有一天,我會勝過你!” 不等林沖回答,細微的腳步聲漸行漸遠,慢慢聽不到了。 林沖從懷里掏出鑰匙,卻不開門,猶豫好久,突然提高聲音叫道:“慢著?!?/br> 腳步聲立刻停了。急切的呼吸聲。 “別從這條路走,會撞見武松?!?/br> 盧俊義好好的在北京大名府做他的土豪,轉眼就被坑成了梁山反賊,他自己都沒太反應過來。 坑人的過程有點見不得光,也就沒跟太多人透露。吳用出的主意,總體來講都是讀書人的壞水兒,有點上不得臺面。但梁山眼下非常時期,盧俊義的武功和軍事才能和史文恭同出一門,算是當世唯一一個有把握對付他的,也只能事急從權。 很多人還沒反應過來,就發現忠義堂里多了個玉麒麟盧俊義的座次,成了自己的生死兄弟。 沒了晁蓋的梁山,底線在急劇降低,辦事效率卻也在飛速增長。 但盧俊義本人暫時還沒來。吳用的計策妙則妙矣,最后卻有點玩脫了,讓盧俊義被官府盯上,家產盡失,家人作鳥獸散,老婆也背叛了他,最后還差點被梁中書砍頭。是梁山在大名府的唯一一個眼線,得到消息,來不及回梁山報訊,毅然決然孤身高調劫法場,攪了這場慘劇。 劫法場的人名叫石秀,江湖上第一拼命之人。據說當時,他一個人面對千軍萬馬,奈何橋上奪回了盧俊義一條命。 當然,寡不敵眾,兩人眼下正在牢房里共患難,梁中書他們正在商議第二次斬首的吉時呢。 剛剛得知梁山要派大軍攻打大名府、營救盧俊義和石秀的時候,潘小園的內心是拒絕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一萬五千人馬,是當初晁蓋攻打曾頭市率領軍馬的三倍;而北京大名府,更是比曾頭市不知大上多少倍的全國性都市。眼下梁山元氣未復,赤字未消,一攤亂麻,貪吃蛇就要去吞象? 但已經沒有退路了。盧俊義不救,梁山也已經上了大名府的黑名單,不去打官兵,官兵不久也會來拜訪。況且若沒有盧俊義,擒獲史文恭、攻打曾頭市的計劃就不能順利進行。曾頭市不下,晁蓋的仇無從得報,山寨無法進入正軌,更別提擺脫財政赤字的泥潭。 這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死循環。唯有攻破大名府,取得足夠的錢糧,梁山才能有足夠的資本重新恢復運轉。 再者,梁山若是坑了盧俊義之后不管不顧,江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