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0
攻打重要城池,延州城當然也是他們可以選擇的一個目標?!?/br> 艾憐輕嘆了口氣。 七弦問她:“潘娘子,您打算何時離開延州城?您若是想離開,大人有個朋友幾日后回京城,可以把您捎帶上?!?/br> “是大人的提議,還是你自己想幫我?” “大人有些東西要托他的朋友帶回京城,前日和友人相聚時順便提及過這件事情,當晚囑咐我有時間問您一聲?!?/br> 那就是王延齡想送她走了,他真的是在關心她嗎?她心里一動,想起了上元節那晚在巷子里遇見他時,他似乎一點兒也不意外會在延州城里碰到她,難道他表面上把她拋在那個腳店里,實際上一直都在暗中關注她嗎? 真要是這樣的話,倒可以考慮一下再繼續攻略他的事,只不過她可要矜持起來,好好吊吊他的胃口,讓他對自己求而不得,從而后悔曾經那樣對待過她。 “請潘娘子盡快回個話,如果您想跟著一起走的話,我還要事先為您準備車輛?!?/br> “如果敵人來攻城,你們大人會離開嗎?” “不會。大人駐守延州,延州一旦失守,大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無論如何,大人都會與延州城同在的?!?/br> 戰爭可不是鬧著玩的,古代一旦城破,屠城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就是不屠城,女人的下場也會凄慘無比,想活命的話,就應該盡快離開這里??墒请x開這里,她又能去哪兒呢?去京城嗎?系統說陳世美過一陣子會來延州,如果與他錯過了,她去京城又有什么意義?萬一公主趁機再把她滅口呢?去其他地方先躲一陣子嗎?那要拖到什么時候才能報仇? 眼下是王延齡的艱難時期,這種時候留在他身邊,肯定有助于攻略他,就算攻略不下來,和他結成同盟也好啊,萬一以后有用得上他的地方呢?可是留下又太危險,用生命來冒險值不值得呢? 她拿不定主意,便說:“我考慮一晚上,明日給你答復?!?/br> 七弦恭敬地說:“潘娘子,這幾日我也很忙,陪著大人到處走,明日我派個小廝過來,您讓他傳話就好?!?/br> 艾憐微笑著說:“知道了,謝謝你送我回來?!?/br> 七弦對她作了一揖,告辭而去。 艾憐失眠了,留還是走,到底要怎么抉擇呢?最后天快亮時,才下定決心要留下來。 王延齡要留下來與延州城共存亡,他一個位高權重家財萬貫、上有老下有下前途無量的人都能舍下這些身外之物,她一無所有的人又有什么好怕的?再說敵人的目標城池很多,不一定會打到延州來,而且,他是這個游戲中的重要角色,應該不會那么衰,按照游戲的預設情節,他最后是要同玩家聯手扳倒陳世美的,所以,他應該沒事,一定會守住延州城的。 第二天,七弦果然派來了小廝,艾憐請他給王延齡傳話說她要留在延州城。 自她決定留下來后,便時刻關注著延州城的局勢。 城內近日蕭條了不少,達官貴人們為了避禍,紛紛把家眷送到安全地方去,普通百姓雖也害怕戰爭,但離了故土終是生存艱難,所以,窮人的日子仍在延州城繼續著。 很多高檔的鋪子都關門了,錦繡閣的生意也清淡下來。老板娘嘆氣道:“每年這個時候是要換春裝的時候,生意好得不得了,現在有錢的都走了,米每日都在漲價,窮人哪還有閑錢做衣裳?現在衣坊上上下下人口這么多,消耗太大,又沒什么進項,唉!” 艾憐也很擔心,如果老板娘關了這個衣坊,那她又要另換工作了,可如今延州城這種情形,富人們都走了,哪有合適的活兒需要她一個女人去做?本來這段日子掙了些錢,但按米價這個漲法,她的辛苦錢不知道能支撐多久。 戰爭給百姓帶來的永遠都是傷害。 到了四月中旬,突然又傳來夏國十萬大軍兵分兩路進犯的消息。延州城的百姓都慌了。 接到前方接二連三的戰報,王延齡召集官員和駐扎在附近的將領,在府衙查看輿圖,然后分析道:“左路夏軍那邊,昨日傳來彭陽寨和劉璠堡被圍攻的戰報,剛剛又收到消息,安羌堡亦受到圍攻,那里每個堡、寨都防守嚴密,駐守的宋兵最少也一兩千人,而每股圍攻的敵兵大約三四千人不等,這樣的兵數幾乎打不下這些城寨,而敵軍自己也不會被吃掉,因此,敵軍這么做的意圖只能是將這些城寨的宋軍困住動彈不得。右路敵軍的策略則略有不同,他們基本上放棄了攻打沿途的堡寨,只是把攔截的宋軍趕回堡寨內便又急速行軍,因此,本官認為左路敵軍的目的是牽制宋軍,以保證右路敵軍能夠向腹地長驅而入,那么,右路敵軍才是主力,它所指的方向才是敵軍的戰略目標?!?/br> 王延齡修長的手指順著右路敵軍行軍的方向一直順延著向前伸,然后停了下來,指著長安的位置,沉默片刻后說:“我們必須把精兵強將都調出去,全力阻擊右路夏軍,以防它向長安方向挺進?!?/br> 一位官員說:“右路夏軍的軍師是張原,此人有一半漢人血統,在大宋居住過十多年,對西北情況了如指掌,他狡詐陰險,就怕他再分出幾股疑兵攻打沿途重要城池,用來牽制我們出兵?!?/br> 一位將軍說:“長安自有潼關天險可以依仗,此前一直有傳言說夏軍要搶占延州城,末將覺得應該留一部分精兵在延州?!?/br> 又有人說:“大人,若是把精兵全部帶出去,萬一敵兵進犯延州,延州城一旦失守,您必定會受到嚴懲。您剛剛被貶官,若是再出錯,怕是再難以起復了。反正敵兵進犯的是涇原路,除了我們,其他路也會派兵前往阻擊敵軍的,我們犯不上讓精銳都傾巢出動??!” 王延齡嘆了口氣:“和長安的安危比,我個人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左路敵軍已經牽制住了秦風路的軍隊,他們根本無暇顧及涇原路,涇原路又是邊疆所有路中防守最薄弱的,我們離涇原路最近,全力支援理所應當。其他路的軍隊若要增援,只怕遠水解不了近渴?!?/br> 他又把長案上的輿圖細細看了一遍,說:“大宋的精兵良將全部聚集在宋夏的邊境地區,關中地區的軍事力量則向來薄弱,那里的將士疏于訓練,又沒有實戰的經歷,偏又依仗潼關天險自以為是,我們絕不能把夏軍放過去,如果潼關失守,長安在劫難逃。延州城和長安比,實在是太微不足道,就算丟了延州城,也必須要保障長安的安全?!?/br> 決定增援涇原路阻擊敵人后,眾人又商議了很久帶兵的人選,最后王延齡下達命令,命定邊軍趙楷、保安軍魏臨,兩路都巡檢趙良奇、呂宏等部,共集精兵五萬,統一由環慶路都監鄭鐸指揮,火速前往阻擊地點。他自己則率老弱病殘的余部留守延州。 他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