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6
話里,秦非正和福澤之間,始終是用著日語來進行交流的。即便馬啟鴻和林世源兩人就站在他的身后,全身心的把注意力集中在他手里的這通電話上, 也全然沒有在秦非正和福澤的交流過程中,聽明白一個字。 他們只在秦非正“啪”地一聲掛斷電話以后,才從秦非正的嘴里聽到了最終的結果—— “福澤說,為了避免雙方違反約定,使上釜底抽薪的一招,他要求我們在談判以前,首先登報發出聲明,公布出華夏將與日本進行和談的消息。要是華夏一方打著和談的名號,在他們放下防備的時候,對他們發起任何攻擊,他們就不會再猶豫,將對我們的百姓展開瘋狂的攻擊?!?/br> “這一點要求,鑒于我們本來就沒有要和鬼子耍心眼的想法,我也就自作主張地答應了?!?/br> 秦非正一五一十地闡述著,馬啟鴻和林世源也沒發現哪里有不對的地方,認為鬼子們會懷疑他們是在耍詐也很正常,就紛紛頷首,表示自己了解了。 從辦公室里離開以后,第二日,華夏全國人民就看到了來自鐵血軍、產黨和國民政府三方的聯合通告—— 就像是一顆炸/彈忽然被扔進了原本十分平靜的湖面一般,好不容易慢慢從鬼子帶來的陰霾里走出來、過上了安穩生活的人民們開始沸騰了—— 不論是普通老百姓,還是在華夏愈漸安定以后、比以往更加活躍的文人,總之,在社會的各行各業里,人們對忽如其來的這一消息,大致有兩種不同的看法—— 一種是對華夏這一舉動全然不能理解的,堅決抗議著的。甚至有許許多多的文人們都就著這個話題,寫了許多篇極具諷刺意味的文章。 他們毫不遮掩地向著華夏聯軍的三方勢力發問—— “明明華夏離徹底驅逐鬼子就只差最后那臨門一腳了,究竟是為什么,華夏聯軍要在這個時候選擇了和談?!這究竟是國民政府一方的決定,還是華夏聯軍三方的共同?!” 這些人對鬼子的仇恨,或者半點也不比錦頤少。甚至于,他們根本就不明白華夏聯軍在東北面臨的困境是什么。所以,他們可以始終堅持著自己的想法,甚至都不必像錦頤一樣經歷著苦痛的糾結。 至于人們當中更為流傳著的另一種言論,則多多少少有一種“息事寧人”的味道了—— 他們說,“我們已經受夠了戰爭,受夠了戰爭中的家破人亡、流離失所。如果和平可以給我們帶來安寧,我們為什么還要糾纏著過去不放呢?為什么不能讓自己重新進入一段美好的生活呢?難道你們還想繼續經歷著無止歇的戰爭,過著明天都不知道該怎么活下去的日子嗎?!” 生活的磨難,不僅僅是能夠激勵人繼續前行,同樣也可以磨平所有人曾經銳利的棱角。 有些人被傷害了,就想著總有一天,他會把這筆賬統統算回來的。而更多數的普通人,在被傷害以后,卻只會另外找一個安全的地方,就此安逸下來,全當過去什么也沒發生過。 有些悲哀,卻又無可指摘。 當然了,事實上,人們的討論,終究只能是人們自己的討論。不管百姓們的心里是怎么樣的風起云涌,或贊成、或不贊成,最終,錦頤他們都是要按約定去和日本和談的。 那是四零年的十月份末了。 錦頤領著王凡,馬啟鴻領著剛剛被調來的謝錦言,秦非正領著于科涵,最后在外加一個林世源,一起從長春坐上了前往延吉的汽車。 從長春到延吉,統共有兩千多公里,他們光在路上,就足足花費了五個多小時。 等到他們的車停在鬼子在延吉市占領的市政廳以后,在市政廳的大門前,錦頤跨步下車,抬頭看了看天,被近日來難得炙熱的太陽給刺得瞇了瞇眼。 隨行的五萬鐵血軍將士,在跳下軍車以后,在市政廳的四周,把市政廳圍了個水泄不通。但那從市政廳大門前的臺階上迎面走下來的、親自來接人的福澤,卻似是渾然不在意的模樣。 難道是因為他們在登報通告過華夏人民以后,鬼子就能對他們的將士全無忌憚了? 說她偏見也好,疑心重也罷,對于鬼子動作里任何有古怪的地方,錦頤近乎是本能的想要去懷疑了。 當然,在剛剛那一瞬的時間里,她想到的,其實是鬼子也許在延吉市里設下了埋伏。 但這個念頭才剛剛從她的腦海里閃過,她忽然就又想起,在對上華夏聯軍毫不留情地猛攻、連連吃上十數場敗仗以后,鬼子們原本僅剩的二三十萬兵力,此刻也僅僅剩下了兩三萬。 這也是她在出發的時候,決定只帶上五萬將士的唯一原因。 和馬啟鴻、秦非正等人一起跟在福澤的身后,進到了市政廳里的一間專門用于談判的會議室里。 華夏雙方,分別以華夏六人、日本三人的陣勢,面對面地端坐著。 “既然各位是來和我們大日本帝國來談取和平的,那么,不如我們就先各自說說自己的條件吧?!?/br> 哪怕是到日本近乎是被華夏壓著打了的現在,福澤臉上的優越感也依然是顯而易見的。他大老爺似的坐在錦頤六人的面前,聽著個大肚子,讓左邊坐著的翻譯,把自己的話給翻譯了出來。 “沒有什么特別的要求,東北由日本全面歸還華夏!日本在華所有駐軍全部退回日本!日本所有軍隊、武器不得再出現在華夏的領土!” 搶在馬啟鴻和秦非正的前頭,錦頤率先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哪怕她本人的心里是不愿意和一群沒有人性的禽獸來講和平的,但有關于立場這回事,她卻是得首先擺在明面上來的。 福澤聽錦頤說完,不待自己身邊的翻譯官來把錦頤的話給翻譯完,率先就嘰里咕嚕地用日語又對那翻譯官說了些什么。 果然,在他嘴里的聲音停住的時候,錦頤便聽見那翻譯官翻譯道:“請你們記住,是你們首先來找我們大日本帝國來協商和平的?!?/br> 此時,不管是先前就同福澤用電話交流過的秦非正,還是錦頤幾人,都明白那福澤總司令是聽得懂中文的了。否則,他也不會不用那翻譯官翻譯,就聽懂了錦頤話里的含義。 不過也是,這福澤是經由日本天皇親自委派的侵華日軍總司令。早在“九一八”之前,他就已經來到了華夏。任是學習話語再怎么困難,任是先前再怎么不會說話語的人,在經由了這十多年后,怎么也該學會了。 他平??梢圆徽f華語,但到了現在,他仍舊還是選擇了不說華語?;蛟S,在他看來,真的應當是他們華夏正上趕著要來跟日本談和平。 無端的,錦頤這邊的六人都有一種被羞辱了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