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8
一窩蜂往前沖,把其他等待考生的人擠得罵聲連天。 傅云英腳步虛浮,不過這一次沒有暈倒。 喬嘉攙扶著她往回走,到了停在街角的馬車前,掀開車簾一看,傅云章伏在矮幾上,巾帽散落在一旁,露出里面的烏綾網巾,鬢發烏黑,睡得很熟。手里還拿了一本。 睡夢中的他眉眼平和,臉上甚至帶了幾分恬淡稚氣。 蓮殼正要叫醒傅云章,傅云英攔住他,做了個噤聲的手勢,小聲說,“讓二哥睡一會兒?!?/br> 她囑咐王大郎留下來等袁三,輕手輕腳上了馬車,小心翼翼抽走傅云章手里的書,扶著他躺在榻上,讓他靠著軟枕睡得舒服些。 他仿佛是真的累了,一直沒醒。 馬車回到宅子門前,直接繞到后門,搭了門板,徑自駛進去。 傅云英讓蓮殼在馬車外邊等著傅云章醒過來,自己回房,躺倒就睡。 她睡了一天一夜,醒來的時候外面嘩啦呼啦正落雨,透過槅扇看出去,院子里的美人蕉花叢被大雨澆得抬不起頭。 喬嘉守在門外,聽到她咳嗽的聲音,立刻叫人去灶房端熱飯熱菜過來。 她喝了碗湯,外面咚咚咚咚,一陣腳步聲由遠及近,袁三和朱和昶一前一后跑進房,“老大,你醒啦!” 袁三底子好,只睡了一下午就醒了,剛考完試,他沒事做,只能和過來探望傅云英的朱和昶大眼瞪小眼。 傅云英抬起眼簾和兩人打招呼,問喬嘉,“我二哥呢?” 喬嘉道:“傅公子去黃鶴樓了?!?/br> 學政不能主持鄉試,這一屆鄉試的主考官和副考官是京師的翰林學士,因為姚文達和王閣老的緣故,主副考官都想見一見傅云章,今天知府在黃鶴樓宴請翰林學士,傅云章過去作陪。 晚上傅云章回來,身上有淡淡的酒氣。他先回房沐浴,換了身新衣,然后過來找傅云英和袁三。 兩人正在討論考試的題目,今年的策論題目很難,天文地理無所不包,既要知經濟,又得通水文、懂農事。 八股文卻不難。 去年朝中經歷一次大動蕩,大學士陳閣老因山東鹽運之事上疏請辭,皇上不允,賜死宅中,陳家樹倒猢猻散。之后陸陸續續有七八十人獲罪,薛閣老年事已高,不愿夾在霍明錦和沈介溪之間,上疏告老還鄉,皇上苦留不住,只得放人。內閣還是以沈介溪為首,他不甘示弱,接連駁回皇上的幾道敕旨,皇上是沈介溪扶持登上皇位的,對沈介溪又怕又忌憚,雖然暴怒,但并未再對沈黨下手。 經過一場讓人措手不及的腥風血雨,這種兩方僵持的時候,各地鄉試的題目大多和朝政無關,考官們唯恐出題不慎被扣一個“含沙射影”的罪名,出題時盡量往禮儀、人倫方面靠。 比如傅云英他們考的題目,就出自:父為大夫,子為士:喪以大夫、祭以士。父為士、子為大夫:喪以士,祭以大夫。期之喪,達乎大夫;三年之喪,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 討論的是祭祀禮儀的事。 傅云章聽傅云英和袁三各自說了自己是怎么破題的,點頭道:“破得巧?!?/br> 袁三揚揚眉,一臉得意。 …… 轉眼到了放榜的日子,因秋闈放榜大多正值丹桂飄香時節,又叫桂榜。 放榜前一夜,傅云英突然夢到前世。 外面在落雪,鵝毛大的雪花撲撲簌簌,不一會兒就積了厚厚一層。 她站在書房外面的走廊里,涼意入骨,凍得直打哆嗦。 一個人從書房里走出來,頭戴梁冠,緋紅官袍,里面白紗中單,佩綬,金革帶,紅佩袋,掛牙牌,黑緞云頭鞋,衣冠整齊,面容沉靜。 “表哥……”她迎上去,成親以后她一直叫他表哥。 崔南軒看她一眼,看她冷得鼻尖通紅,皺了皺眉,示意身后的隨從送她回房,“回去?!?/br> 她遲疑了一下,盡量用最溫柔的語氣,試探著道:“表哥,我……” “這里是崔家,以后不要再提起魏家的事?!贝弈宪幠_步頓了一下,沒有回頭,“朝堂之事,婦人不要多嘴?!?/br> 廊下立刻有人打起傘,簇擁著他出去。 她望著他的背影,眼圈慢慢紅了,喃喃道:“我知道你的難處,沒想過逼你為我爹求情……” 她只是想問問他,可不可以托人送幾件厚衣裳給獄里的哥哥們,天寒地凍,哥哥們被抓走的時候只穿了件夾衣,別看他們生得胖,其實一個比一個怕冷。 可她又怕自己托人幫忙會影響他的前程,所以先來征求他的意見。 他卻連一個開口的機會都不給她。 鋪天蓋地的大雪,她站在長廊里,看著崔南軒走遠,風刮在臉上,冷得刺骨,她覺得連身上的血都是冷的。 天地間,只剩下那個耀眼卻冷漠的背影。 一片冰冷荒蕪中,忽然傳來嘈雜聲響,有人輕輕推開房門,走進房中。 傅云英意識到自己在做夢,霍然睜開眼睛,醒了過來。 她撐著坐起來,扣好衣襟,腳放在腳踏上,慢慢穿上錦靴。 一雙纖長而帶有薄繭的手撥開外間的水晶簾,傅云章步入屋內,隔著只開了一扇的槅扇和素羅帳,含笑問她:“醒了?” 羅帳低垂,人影是模糊的,聲音也模糊。 傅云英掩唇打了個哈欠,掀開羅帳,掛在銅勾上,一邊攏頭發,一邊問:“二哥今天怎么起得這么早?” 窗前昏暗,天還沒亮呢! 傅云章微微一笑,看她三兩下用錦緞束好頭發,篩了杯茶遞到她手上,道:“收拾行囊,我們去京城?!?/br> 第100章 回京 巷子里鑼鼓喧天,喊聲不絕。 貢院街住的秀才多,考中舉人的也多,官差快馬來回奔忙,將捷報送抵各家。 一大早,各家便打發家下人去張榜處看桂榜,家中人翹首以盼,盼著能得一個好消息。 幾家歡喜幾家愁,遠遠看到報喜的官差往自己宅子馳來,闔家都忍不住激動起來,人群鼓噪,左鄰右巷不管認不認識的,混進報喜隊伍中,上門恭賀討喜酒吃。 喜氣洋洋,笑語喧嘩。 那望穿秋水、左等右等等不到捷報的,只能掩門嘆息。 一邊是門可羅雀,一邊是人頭攢動,車如流水馬如龍。 傅家宅子前,自然是后一種熱鬧景象,人群比肩接踵,人山人海,里三層外三層都是看熱鬧的街坊。 報喜的隊伍鳴鑼敲鼓,繞城一周,才到了巷子里,后面跟了一大堆喜氣盈腮的人流,他們這一天基本什么都不干,就跟著報子挨家挨戶恭賀舉子,蹭蹭喜氣,順便也蹭吃蹭喝蹭喜錢。 款待過送捷報的報子,管家笑得見牙不見眼,吩咐左右將早就準備好的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