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
給孟春芳擦臉——難怪高大姐喜歡孟七娘,這么緊急的時刻,她竟然還傅了鉛粉,抹了胭脂才出門,果然是舉人家的小姐,和她們這些蠻丫頭不一樣。 孟春芳是葫蘆巷出了名的幽靜淑女,剛才嚇得當眾大哭了一場,自覺失態,臉上有些羞窘,進了船艙后就坐在小杌子上,低著頭擦臉擦手。 李子恒怕孟春芳不好意思,已經到外頭去坐著了。 烏篷船在江面上起起伏伏,輕輕搖晃,像蕩秋千似的。 “孟jiejie怎么一個人?” 說到這個,孟春芳眼圈又是一紅:“城門口的人太多,我和奶媽走散了?!?/br> 李綺節拍拍孟春芳的手,安慰她:“孟jiejie別擔心,奶媽找不到你,自會回城的。我哥明天還要回城去,到時候讓他去你們家報個信,好教孟嬸嬸放心?!?/br> 孟春芳輕輕嗯了一聲,“多虧遇著meimei,不然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br> 李綺節掰開一枚蛋黃月餅,遞給孟春芳一半,“孟jiejie不必同我客氣,咱們兩家緊挨在一塊兒,遠親不如近鄰,平時多勞孟嬸嬸照應我們兄妹,謝來謝去倒生分了?!?/br> 孟春芳接過月餅,小心翼翼地啃了一口。她吃東西的姿態優雅,動作從容,每一口咬下來的分量幾乎是精確算過的,一點不多,一點不少,手里還拿絹子接著月餅掉下來的細渣,不會弄臟衣裙。 李綺節心里嘖嘖兩聲,不愧是從小學規矩的,連吃月餅都這么講究。 孟春芳已經到了說親的年紀,因她是舉人之女,一雙小腳又纏得好,瑤江縣城許多人家上門求娶,媒人三天兩頭上門,半年下來,孟家門檻硬生生矮了半截。 可孟娘子自視甚高,看不上縣里人家,一門心思想攀高枝,把孟春芳嫁進貴人家去。 為了達到攀高枝的目標,向來吝嗇的孟娘子不惜花費重金,請女先生到家中教授孟春芳琴棋書畫,一天都不放松。還每天讓老媽子熬些美容養顏的藥茶參湯,讓孟春芳當茶喝。聽說富人家的小姐身上都有奇香,孟娘子也天天在家中熏香,煙熏火燎的,好幾次差點引燃蚊帳。 那些味道重的蔥、姜、蒜,孟娘子一律不許孟春芳碰,只許她用桂花蕊、綠豆面煮過的熟水漱口洗臉。 幾年下來,孟娘子把孟春芳調理得猶如姣花軟玉一般,皮膚白里透紅,舉止文雅嫻靜,縣里人人都夸。 孟娘子自覺女兒已經高人一等,不能和縣里的那些粗蠻丫頭相提并論,端起架子,不許孟春芳出門,也不許別家小娘子去找孟春芳說話。 孟娘子尤其提防和自家只有一墻之隔的李綺節,生怕她帶壞孟春芳。每回李綺節上門,孟娘子如臨大敵,恨不能把孟春芳揣進口袋里藏起來,不讓李綺節看見。 李綺節不想自討沒趣,很少主動找孟春芳說話,兩人雖然是緊鄰,其實生疏得很。 縣里有些求親不成的人家,心里暗恨孟娘子高傲,私下里促狹:孟家不像養女兒,倒像是富人家專門調|教小妾姨娘,他家是打量著把孟春芳送給達官貴人做小老婆吶! 李綺節不這么想,孟娘子雖然有些刻薄,但是對一雙兒女很是慈愛,不會舍得把自己千辛萬苦撫養長大的女兒送到別人家做奴才。 如果孟娘子真想讓女兒給大官做小妾,今晚就不會讓她逃出城了。 槳聲欸乃,烏篷船很快到了對岸,船夫搭上舢板,跳下渡船,把船繩系在岸邊一塊磨得光禿禿的大青石上。 李子恒牽著老牛下船,李綺節、寶珠和孟春芳緊隨其后。 李綺節抱著幾只大包袱,走在前面,讓寶珠回頭去攙孟春芳,扶她走下舢板。 沒辦法,孟春芳是標準的三寸金蓮,裙角底下是一雙巴掌大的小腳,頭上是厚重的發髻首飾,明顯的頭重腳輕,在平地站著時搖搖擺擺,恍似弱柳扶風,風韻有了,氣度也有了??伤徽酒饋砭椭贝蚧?,根本站不穩,平時走路都得有個小丫頭攙扶,更別提讓她自己下船了。 寶珠不去扶她下船的話,她準得一頭栽到江里去。 岸邊是等候接人的各家親戚,都躲在背風處圍著火堆烤火取暖,看到船只靠岸,便圍攏過來認人。 孟春芳的穿戴打扮都是照著城里官家小姐來的,她又生得高挑,站在人群里,有如鶴立雞群,格外顯眼。 孟家人一眼看到她,連忙過來迎接:“七娘沒嚇著罷?” 孟春芳認出來接的是自家族人,鼻子一酸,喊出一聲:“表姑!” 腮邊滾下兩行清淚,哽咽不止。 李綺節嘆為觀止:瞧瞧這說哭就哭的本事,哭就算了,還哭得這么好看,哭得梨花帶雨,哭得我見猶憐,果然是專業人才! 可比小瞧哭,能像孟春芳一樣哭得這么優雅也是本事,李綺節哭的時候基本上是涕淚橫流,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婦人心疼萬分,摟著孟春芳不住安慰:“七娘別怕,跟表姑回家去,鄉里僻靜,采選使不會找到鄉下來?!?/br> 孟春芳和李綺節依依作別,跟著婦人走了。 “大郎,三娘,這里!” 李家老宅的長工招財舉著一支火把,擠出人群,吧嗒吧嗒跑到李子恒跟前:“東家娘在家等著呢?!?/br> 李子恒扶著李綺節坐上板車:“你怎么來了?” 招財舉著火把在牛車前邊領路,聽見李子恒問,一拍大腿:“鐘聲響起來的時候,村里的人家都聽見了,大家都趕忙起來,在這里等著城里的親戚過江。哎,京城里的萬歲爺爺都多大年紀了,怎么又選妃?” 李子恒笑了一聲,“你別亂說,興許是給皇太子選妃呢?” 招財嘀咕一聲:“皇太子年紀也不小吶!” 李綺節聽著李子恒和招財閑話,心里暗笑,這次可不是朱棣給自己選妃,也不是給皇太子選妃。 皇太子生得肥胖怯弱,連走路都需要內侍攙扶。朱棣一生勇武,怎么可能看得上太子? 皇太子至今還能坐穩他的太子之位,全靠他的王妃給他生了個精明能干的好兒子朱瞻基。要不是朱瞻基爭氣,讓朱棣一時拿不定主意廢太子,皇太子早就被他的幾個兄弟拉下馬了。 全天下人都知道朱棣不喜歡皇太子,朝廷怎么會大張旗鼓給皇太子選妃? 這次選秀,多半是給皇太孫朱瞻基選妃。 明朝也有選秀,和清朝選秀重視出身門第不同,明朝為了防止外戚干政,后妃女眷都是從民間選拔的良家女子。嬪妃們大多家世不顯,門第簡單。 在明朝,平民出身的皇后一點都不出奇——明朝的娘娘們,是真正的飛上枝頭做鳳凰。 如果清朝的后妃和明朝的后妃來個選美比賽,不用說,贏的肯定是明朝娘娘們。因為明朝娘娘們都是從全國幾千個秀女中脫穎而出的聰慧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