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5
的小辮子肯定不會立刻將他殺死,到時他只求用自己的一條命以及手里掌握的秘密換得家人的平安。 “唉,千防萬防家賊難防,怪我處事不周全,怨不得他人,接下來城內的戒嚴與抓捕寧殊,還需要你多照看著些,指望其他幾個廢物抓人,估計人家寧殊早就在涼州城內逍遙了?!?/br> 心腹拱手行禮,語氣堅定的回道,“是,小人必定竭盡全力抓捕寧殊?!?/br> “原來,這人叫寧殊?” 自出了兵卒搜檢一事,蘇錦樓就用精神力死死監控著方世澤,直到深夜才聽到了他與心腹的對話,也弄清了事情的原委。 蘇錦樓看著地上的尸體沉默不語,尸體已經僵硬,額頭處有一圓形彈孔,周圍血漬凝固,彈孔下面是一雙死不瞑目的雙眼,眼中似乎還殘留著幾絲詫異,此人,正是當初從背后襲擊蘇錦樓的年輕人,也是方世澤遍尋不到的寧殊。 當時,兵官正與客棧掌柜說話,寧殊聽到樓下動靜心中著急慌亂,手上的動作也越發兇猛,顯然是打著要拿蘇錦樓為人質的主意。 蘇錦樓怎么可能束手就擒,他一不是皇室子弟,二沒有為官做宰,一個小小的秀才,連個當官的資格都沒有,在真正的大人物眼里,他的分量輕若鴻毛,人家怎么可能因為他這個不起眼的小人物而放刺客離去,最終的結果不是他成為刺客手中的亡魂,就是他成為兩方人爭斗中的炮灰,怎么看都只有死路一條。 就算他安然無恙,可刺客是從他的房間里出來的,他受牽連的幾率高達百分之百,吃官糧的人只顧能夠完美交差,誰管他這個小人物的清白與死活,所以寧可錯抓不可放過,他八成還是要去大牢里走一遭。 刑不上大夫?人家學政大人還在那里看著呢,與藩臺打個招呼,給他扣個伙同他人刺殺朝廷命官的帽子,剛到手還沒捂熱的秀才功名轉瞬間就能沒了。 與學政大人的交易?事關學政自己的人身安全,誰管你有沒有獻出稻田養魚的良方?再說,人家已經幫你運作讓你得了秀才功名,交易就算是了了,二者兩不相欠,如今事關朝廷命官的生命安全,一碼事歸一碼,不管你蘇錦樓是否清白,都得獲罪。 所以,蘇錦樓不僅不能落在刺客手中,還不能讓人發現他的房中藏有刺客,于是,他悄無聲息的拿出一把消音槍,一顆子彈把刺客送上了西天,手腳麻利的把尸體藏在了精神空間里,隨后打翻面盆,將血跡與水漬糊成一團,引來了兵官的查看。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他若是不把人殺了,死的就是自己,二者選其一,當然是讓對方嗝屁,來到這個世界,蘇錦樓第一次殺人,然而他的內心毫無波動,甚至頭腦異常清醒,冷靜的不似正常人。 原以為在蘇家人的關心之下,他已經完全融入了這個社會,與上一世那個成天活在廝殺中的男人徹底沒了關系,可這次發生的變故,卻讓他意識到,原來他的骨子里仍然是那個血腥冷血的男人,只不過平日里有老蘇家的人用溫情緊緊的鎖住了他體內的暴戾因子,讓他得以安心的享受安穩的生活。 蘇錦樓拆開從刺客身上拿到的信,信內是涼王府內的管家吩咐長樂王府內的探子暗地運作,在長史蔡文洪的面前故意露出破綻,讓其拿到偽造的造反書信,并且還言明會好好照顧探子的家人,話中之意明顯是為了取信于蔡文洪讓探子光榮犧牲。 看來這就是方世澤所說的證據了,蘇錦樓看見書信上還蓋著涼王的私人印鑒,思緒就有些飄遠,話說這古代有沒有類似于防偽標簽的東西?別人是怎么判定私人印鑒的真假的?如果別人偽造書信印鑒豈不是很冤? 就像那個倒霉的長樂王,被構陷造反的書信上八成也有私人印鑒,那個蔡文洪憑什么認定書信就是出自長樂王之手呢? 想不通就暫時擱置一旁,蘇錦樓將書信和尸體一起收到了空間里,得出府城之后才能找個合適的地方把尸體給處理了,現在只能先放在空間里。 今天所獲得的信息量實在太大,方世澤明為涼王親信,實則是太子的眼線,涼王早早便在方世澤身邊留下了探子,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長樂王自縊一事竟是涼王一手cao縱的,這皇家之事還真夠亂的。 天塌下來自有高個子撐住,與他這個小小的秀才一點干系都沒有,為了安穩的日子和蘇氏一族的人身安全,他還是當作不知道這件事吧。 第53章 風波咋起 院試過后就是拜學, 由學政領著臨平府大小官員以及上榜的秀才去文廟行拜師禮。 四十名秀才著學子服,整齊列隊,走石橋, 過泮池, 行至孔子像前, 由第一排的五名秀才,也就是此次院試的稟生作為學子代表供奉五谷。 在司儀的唱和聲中,全體人員向孔子像行禮, 以示對先人的尊敬與懷念,行完拜禮,學子們向學政大人獻茶敬禮,以示尊師重道,最后在鼓樂聲中, 齊誦。 “弟子規, 圣人訓,首孝弟, 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 有余力, 則學文……” 朗朗學子聲中,巍巍孔子像矗立在正中, 香煙裊繞,緩緩升起, 使得孔子像的五官越發模糊不清,蘇錦樓站于最后一排,跟隨眾人齊誦,心境空明,朗如日月,清如水境,他頭一次切身體會到古代人對于天地君親師的崇拜與尊敬。 就在院試真正落幕之際,前段時間已經平息的長樂王自縊一事又一次咋起波瀾。 “唉,你聽說了嗎?”一個臉頰瘦削,左邊眉毛長了一顆痣的漢子,神色緊張,眼中卻帶著些許興奮,神神秘秘的與同桌的人說道,“聽說前些日子長樂王被誣陷造反,是汴京東宮那邊的手筆,因著皇帝太過偏愛長樂王,太子擔心會被長樂王取而代之,所以才先下手為強的?!?/br> “真的?不會吧……太子心憂東宮儲君之位不保,就構陷長樂王謀反?”同桌之人滿臉懷疑,聲音不由得提高了八度,“就因為子虛烏有的猜忌而殺害親兄弟?太子怎么可能做出這種糊涂事來?你聽誰說的?” 臉頰瘦削的漢子先是咂嘴,隨即一臉不屑,“你還別不信!這事都在汴京那邊傳遍啦,聽說皇帝陛下龍顏大怒,下旨讓太子在東宮閉門思過,讓他好好溫習圣賢之書,把他參議朝政的權利都給剝奪了?!?/br> 說到這里,這漢子壓低了聲音,偷偷摸摸的說道,“你說,皇帝陛下這次會不會廢太子???” 同桌之人一聽“廢太子”三個字,趕忙呵斥道,“你不要命了!皇家的事豈是我們這些平頭百姓能胡亂猜測的?” 漢子連忙捂住嘴,一副擔心后怕的樣子,又左瞧右看,見周圍人都在吃飯說話,心中慶幸不已,幸好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