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6
才尋到一老工匠,忙活了四五個月,水碓已經完工一半了。 郭大郎到底走南闖北見多識廣,一眼就看出了面前的水碓好似和之前見過的大不相同,大轉軸上還裝有兩個大凸輪。 好奇不已。 秦連虎就解釋給他聽:“這上下兩層的木凸輪是分別帶動下層水碓和上層水磨水礱的,如果不用水磨和水礱,只需要使用水碓的話,到時候就可以卸去上層木凸輪的三根木齒,上下兩層木凸輪就上下分離了,上層凸輪不用轉動,水力就可以全部作用在下層水碓上了……” 郭大郎聽完后贊嘆不已:“非奇思妙想,不能如此?!?/br> 又轉過身去打量堡墻,不禁長吁一口氣,心中對于秦家最后的一點憂慮也煙消云散了。(。) ☆、第二百五十三章 姻緣 其實原本在郭大郎而言,哪怕幼女已經到了及笄之年,正待字閨中,闔家正在為著她的婚事cao著心,卻也從來不曾想過要同秦家結親的。 以至于老爺子在他面前明里暗里屢次三番的褒獎秦家和秦連鳳,他雖是應聲附和,覺得秦家確實當得起老爺子的贊譽,在家人面前也是多有稱頌,卻愣是沒有聽出老爺子的言外之意來。 直到老爺子對著他這個榆木疙瘩實在是憋不住了,才黑著一張臉,直接向他表明了欲同秦家結親的打算,他這才傻了。 雖然老爺子也說了,他只是提議罷了,到底兒女的婚事,還得他們當娘老子的拿主意,他這祖父總是差了一層的。 但話雖這樣說,他又如何聽不出老爺子的口不對心來。 秦家如何,他自然沒有二話??汕剡B鳳那小子,雖然論年紀比他的長子還要小,卻是一向稱呼老爺子為“世伯”,稱呼他為“世兄”的,他也一直拿他當小兄弟待……這可是錯了輩分的! 他目瞪口呆。 老爺子卻不以為然。 不過細想也是,又不是同宗血統,犯了忌諱。 何況別說方家那樣內外十幾個房頭,族人成百上千的簪纓世家了,就是那些個盤踞鄉間的累世大族,相互之間聯姻結親盤根錯節,若往深里論,不也是錯綜復雜不能細考的么! 可為人父母,又如何能舍得女兒遠嫁的。 一南一北山高水長的,一旦出嫁,他還能年年借著差事兒去探望女兒一番,可妻子老娘若想再見女兒孫女一面,這輩子也不知道有沒有這樣的機會了,更遑論同旁人家的姑奶奶一樣回門省親了。 老爺子卻覺得他莫名其妙。 說他是不是在京城住久了,直把他鄉作故鄉,以為京城才是他們郭家的根了吧! 訓斥了他一通,還道再過幾年,等他告老之后,必是要回蓮溪養老的。 至于子子孫孫,也是要落葉歸根的。若是把姑娘嫁在這京里,有朝一日若是自家俱都回了鄉,誰替她撐腰。 他這才反應過來。 又忽的想起當年若不是有秦白芹從天而降,撐著他們八仙居不但起死回生,還更上了一層臺階。 他們這些人,說不得早已灰溜溜地悻悻回鄉了。 只,該懂的道理他也不是不明白,但一想到女兒要一人孤身嫁到蓮溪去,舉目無親,這心里還是不得勁兒。 他一夜未眠,孩子她娘也是貼餅子似的翻來覆去了一整夜。 一早上起來嘴上起了一溜燎泡,卻是腫著杏仁大的眼睛同他商量,說是男人家在外闖蕩,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機緣際遇俱是莫測的??膳思疫@一輩子,只守著男人這一片天,偏偏又是個雪花命,飄到哪家是哪家,一輩子也不過就投那么兩回胎。 頭一回看娘老子,這是命中注定的事兒,只能自家積德積善,菩薩都沒辦法想。再一回就是看婚嫁了,這上頭稍有推板,說不得一輩子就得泡在黃連水里了。 雖然信得過他們的眼光,卻想親眼見一見孩子。 老人們都說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姑娘嫁去秦家,必然衣食無憂,可女人家這輩子可不是光圖個衣食無憂就成了的。 于是這才有了秦連鳳的京城之行。 也是秦家實在通情達理的緣故,才愿意把孩子交給他們帶回京城相看。 相處過后,且不說他,反正妻子老娘看著知冷知熱開朗磊落的秦連鳳,總是一顆心放回了肚子里了。 但有女婿能夠心疼姑娘,便是遠嫁,也沒甚好擔心的了。 還道實在是姻緣天成。 人品、家世自不用說,原本還有些擔心孩子嫁過去,起居飲食上頭難免不習慣,卻沒想到秦家同他們家一樣,南北雜糅,能粗能細,能吃蔥也能吃蒜,能吃甜也能吃咸。 何況兩個孩子俱是沒有二話,他們當即松了一口氣,趕忙給秦家回信。 郭大郎這番提前過來,除了為著護送秦連鳳回來之外,最主要的還是通秦家商量婚事。 而至于秦老爹秦老娘,自是明白郭大郎此番前來的用意的。 其實也是長松了一口氣。 說實在的,他們原本同郭大郎一樣,同郭掌柜家雖然是通家之好,卻也從來不曾想過兩家會結親。 畢竟他們雖然一直互通節禮,卻從來沒有見過郭家的女眷。 卻是信得過郭掌柜家的門風的。 也算知根知底,若是能成,說不得也是一樁好姻緣。 唯一擔心的就是不知道秦連鳳能不能開竅,搭上這根筋。 畢竟這一年多來,秦連鳳對于自己婚事的排斥,就是外人都看得出的。 卻沒想到或許真的是姻緣天成,秦連鳳自個兒寫了信回來。雖扭扭捏捏語焉不詳,可那意思,也是再明白不過了,闔家心里頭突然就有了天上掉餡餅的感覺。 更是一早就籌劃開了,還同方良商量著,想請他做這個大媒,方良當時就撫掌大笑,還說當年可是他把郭掌柜帶來秦家介紹他們認識的,這個大媒,除了他,就再沒人做得了。 又忙著打點聘禮,只不過今兒郭大郎一路風塵趕到崇塘,卻是暫且不急著商議這樁事兒的。 而郭大郎也心知肚明,拜見秦老爹秦老娘,奉上節禮,自是少不了一番契闊的。 不知不覺之中,已是夕陽西下,落日的余暉染紅了整片天空,花椒幾個纏著秦連鳳說著京城的繁華,小小子們下學回來剛剛進村就聽到了自家小叔回來了的消息,自是喜不自勝的。 一路狂奔到家,大堂哥幾個還好些,恭敬行禮之后才七嘴八舌的問起了京城的見聞來,幾個小的卻已經猴到了秦連鳳的身上了。 秦連鳳就嘿嘿笑著把四堂哥從身上扒了下來扔在地上,還得意道:“我出門這九個月,就是在船上都沒忘了練功的?!?/br> 又上上下下地打量著這串兒小小子,除了覺得幾個大的越發穩重了,其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