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09
在里頭了。倒不是為了替自己媳婦邀功,他是怕自己最近這些活計因為得了家里人的幫忙,都特別順遂,萬一大人以為這農事上的東西到了他手里就活該都這么順遂的,那往后萬一來一個家里一家老小都不曉得的事情,不就糟糕么了?所以還是事先說明白了才好。 知縣大人聽說方伯豐的媳婦還沒事往高山上去給那邊的住家送鹽巴藥材,連連點頭,又道:“要是往后你跟著我一路走下去,說不定也給你媳婦掙個誥命,拿一份朝廷俸祿,也不枉她這般熱心受累了?!?/br> 方伯豐笑笑道:“她現在正琢磨著怎么把菌生板那邊的收益給花出去,之前就說想要給貧苦人家看病的付一部分藥錢,還說要叫那些娃兒們也能有錢讀書進學去。倒不會覺著有什么受累的,更不會想什么誥命的事情了?!彼桓艺f菌生板,沒敢說德源絨呢。 知縣大人聽了這話,只道:“世上還真有你們這樣的人!對了,那日你家娃兒來同衙門商議買賣的事兒,我還真見過你們家人了……你從前是廩生時候家業不興,許多東西也圖不上,如今得了這樣的兒女,眼看著就財源廣進了,你媳婦就沒想買些麗川的首飾京城的脂粉之類的東西?怎么一心要把錢往外頭送呢!” 方伯豐道:“我們家的穿戴都是自家做的,她確實不喜歡這些東西。她看那些簪子鬢花之類的,只說這明明只有六錢的東西,就扭個花樣就要賣一兩半,這買的人都是怎么想的?!家里的衣裳也是,除了娃兒們小時候,我們大人的衣裳都是一抹光的,也沒什么刺繡織花的東西。以她的能耐這些都不算難,只是她覺著那些都沒用,便都省了?!?/br> 知縣大人聽了便笑起來:“要是這世上一半婦人同令夫人一般,那得少了多少養人吃飯的行當!男人們掙的銀錢又怎么花出去呢!” 方伯豐心說你這話跟我兒子說的一樣!不過這話我就不同你說了…… 等方伯豐一走,知縣大人緩了神色,從邊上抽出一張紙來,又開始一筆一筆不知道寫些什么。 夫人遣人來請他過去用飯,他才回過神來。 這知縣家里吃飯規矩是不說話的,等都用完了飯,洗手漱口,另端上茶來,夫妻兩個才換了地方坐下。 知縣大人就把方伯豐方才說的話告訴了夫人,嘆道:“這方夫人也是個奇人。我們家里說起來,這娶媳婦都是一門大學問,為什么?這女人家一閑了就容易事兒多……哎,哎,你別走啊,我又不是說你!嘖,我也不是說天下女人都這樣,就是說啊,一不小心萬一娶進來一個這樣的,不是麻煩嘛!到時候攪得一家子都不安寧。 “這方夫人可真是的,家里也沒見住上大宅子,兒女還這么小,也不說給攢點家底……當然了,他們家這孩子估計也不用攢什么家底了,一不小心都是我在給他們攢呢……言歸正傳,又不好首飾裝扮,也不催促夫婿仕途精進,倒是整天琢磨些我們家老太爺琢磨的事兒,你說怪不怪?……” 知縣夫人道:“所以你們這些當官的才更該警醒才是!若是你們都做在前頭想在前頭了,就不用我們女人家這么費心了!如今都要我們這些‘閑了容易多事’的女人家替你們cao心,你那俸祿拿得虧心不虧心!” 知縣抿抿嘴,心道:“我還沒說女人家小心眼記仇,抓住了就不放,還喜歡翻舊賬呢!” 當然這話他也不敢說就是了。 把方才寫的東西拿出來遞給夫人看,又說道:“別的不說,這位方夫人說的兩樣事情,還真是民生要緊的兩樣。一個醫藥,一個讀書。醫藥這么些年官藥局都在做,沒什么大的能更改的地方,除非能出來一個什么更便宜好用的治病法子……不過這樣事情,靠我們一州一縣是做不出來的。倒是這個讀書進學的事情,我也正琢磨呢?!?/br> 知縣夫人接了過去看,又心里默默算了一回,問道:“這官帳上的銀錢可夠?這開學堂可不是開河,一回功夫下去,往后三五娘疏浚一次就成了。這是一年一年都得砸錢的,你別看如今這又是絨料又是新板材的挺熱鬧,這些東西沒多久就有人學了去了,到時候咱們就不是獨一份的買賣了,未必還有這樣的收益?!?/br> 知縣大人笑道:“你不能只看如今冒出來的芽,得看我這張羅的地??!這地拾掇好了,往后這樣的芽只會越來越多。而這讀書進學這一條,就是我這整地里頭最要緊的一環了?!?/br> 知縣夫人點點頭道:“話是不錯,若是識字的人更多了,自然這民風都會好起來,讀書知禮了么!” 知縣大人道:“還不止如此,”又把上回方伯豐說的那個“因貧愈貧”的道理說了一遍,才緩緩道,“想想也是。這爹娘一輩子就會干這么點事情,每日忙碌為著糊口。娃兒們從小就得學會幫著大人做事,等可以干活兒多半也就跟著大人們做的事情做去。這不是又進了同一個模子了? “爹娘沒能耐教他們,就得學堂里教才成!我們國朝歷代都重修書,連一地的縣志都是連代增改的,什么種植飼養上的事情,也有許多的書,可這書得看得懂才成吶。如今縣里還好,要是一些農務上的事情往鎮村那一帶去,就麻煩了,沒多少人能看懂。交給當地里長,叫他尋人念給人,又能來幾個聽的。更別說這許多事情聽一遍未必就記住了,下回忘了想再問問,尋誰去!” 夫人道:“果然要緊。倒也難怪那位方夫人有這樣想頭了,想必是農務司在這上面沒少吃苦頭?!?/br> 知縣大人還顧自道:“雖則進了學堂的也未必就都會用心讀書,畢竟這讀書學本事,中間總是枯燥傷腦筋費力的時候多。不過總會有愿意下功夫的孩子,這學堂開起來,就算給他們另開了一條路,只要自己愿意吃苦,就能跳出之前說的那個怪圈了!” 夫人道:“官府能做的都是大面上的事情,機會給了,到底如何還得看各人。這主意挺好,我看你趕緊cao辦起來吧!” 知縣大人道:“嗯,只是這么一來,本官的衙門就不能修得比神廟高了,可惜,可惜!” 夫人也早習慣了這位一句上一句下的勁兒,不過念在他今天真用心做事了,到底還叫人給他換了盞熱茶來。 第318章 緩急之間 縣里要打算開官學堂的事情,先在衙門里討論起來。這樣的事情在國朝各處也陸陸續續出現過,只是多半堅持不了多少年便不了了之了。 一個是一縣財力有限,或者能有二三十年鼎盛,之后因為各樣原因便漸漸衰落了,這官學堂自然也辦不下去了。另一種最初有當地世家支持的,之后若同官府有什么齟齬,這學堂的出資就成了討價還價的籌碼,里頭只要有幾個退出的,剩下幾個無力支撐,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