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17
秦氏子弟也高興,若是能夠勝出,他們秦氏子弟才算是實至名歸呢。至于寒門子弟,真的就沒人看在眼里。 畢竟這年頭讀書,條件那是很苛刻的,有錢都不一定有書讀。他們可能把燕城的書館一時給忘記了。那可是誰都可以進去讀書的地方。 燕城這邊的學子都平淡的很,在這上,他們燕城跟人家魯地秦地沒法比。所以這真的是人家兩家子弟的戰場。 秦氏如今都是燕城主的行事而為。有這么兩大世家捧場,燕城那邊的世家又都習慣了,所以這事基本上就定性了。 嘰歪的那些世家很多,不過實力不行,實在是說不上話去,想要用世家的力量擰成一股繩,他們才到燕城,地盤還沒劃出來呢,實在是很被動呀。 燕城主一席話,讓這些世家們很心動,害怕子弟不能勝出,到時候給家里抹黑??伤麄兂鮼碚У?,連燕氏父子的大門都沒有進去過,實在是摸不清這里面的門道,說不上話去,家里的子弟如何舉薦,這也算是一條不是出路的出路吧。 所以姑且試試也未嘗不可。就這樣燕城主挺順利就把第一次大規模的用人科考搞定了。 第五百六十三章 圍勢 燕少城主在外面可勁的摟地盤,燕城主在內部就把這些氏族給收拾服氣了,絕對不會后院失火,父子二人配合跟組合拳一樣。 燕陽需要人才,燕城主就在城內開科考,還讓那些氏族子弟們自愿出來跟著寒門子弟一起科考,確實有才學,人品過關的,直接就給兒子那邊送過去。 氏族子弟們入圍的,得到了實惠,自然是沒有話說的,比直接推薦出仕還順利呢,真本事,真才學出仕,臉上有面子不說,子弟們某的也是實缺, 誰都知道,要不是這個特殊時期,想要出仕哪有這么簡單。 那些子弟沒能在科考里面脫穎而出的人,根本就沒敢吭聲,連寒門子弟都不如,他們妄為世家子弟,多好的讀書條件呀,怎么就敗給了這些寒門子弟, 光這事本身就夠他們自己喝一壺的了。 那些讓旁枝子弟下去試水的世家們都后悔死了,早知道就該好好地讓家族子弟去科考的,首先拿到名次面子好看,其次真的得到實惠了呀, 聽聞送去少城主那邊的人,都在地方緊要地方上當差呢,京都那邊都要搶的好位置呢。 現在好了,旁枝子弟得了實惠的還好,好歹是自家子弟,沒能的名次,那是真的被打了一次又一次的臉呢, 幸好燕城主說了,知道各家子弟,初次科考,怕是不適應的地方眾多。 而燕城也是試水性質的大面積科考,準備不足之處眾多。怕是耽誤了許多的學子,三月之后,正經八本的科考,各家子弟想要下場的盡早準備。錯過這次就要等上三年了。 燕城主為了刺激這些世家,把像樣的子弟拉出來,也算是下了血本了,多缺人的時候呀,愣是能忍住了,錯過這次就等三年,看他們誰耐心更好。 世家們都慌了,三年,沒準少城主都跑到京都搶地盤了,到時候還有他們什么事呀,所以這次肯定是不能錯過的。 大家拼命的想要多賽出去幾個子弟,能在少城主跟前露臉,給家族撈點實惠,多出去一個子弟入仕對他們來說那就是在燕城多了一份話語權。以往他們都是靠推薦讓自家子弟出頭的,誰知道燕城這么邪門呀,竟然要科考。 入鄉隨俗,他們再多的不甘心,眼下也只能忍著,認了。人家燕城的拳頭大。 燕陽那邊燕城主送來的人眼下還算是夠用,說白了為了用人,燕城主也是把標準降低了許多的,所以那些世家們真的很虧的,下次科考在想入仕可沒有這么容易,那是真的靠真才實學過獨木橋的。用人之際條件放寬,可惜好多人錯失了機會。 便宜了這些等著出頭的寒門士子,沒想到真的擠下去了那么多的世家子弟,對于寒門子弟來說這是鼓舞,對于以后的寒門子弟出仕這次科考那是一個標榜像的存在。 所有人都在看著燕少城主怎么對待駐仙臺的事情,包括王上也在盯著駐仙臺,偏偏燕少城主把駐仙臺這塊忘記了一樣,把偌大的秦地都給照顧到了,就剩下駐仙臺這邊了。 在秦地,駐仙臺,包括王上派來的京都禁衛軍,以一種孤立的狀態,被燕少城主的人給包圍了。 人家沒有特意對駐仙臺那邊干什么,不過駐仙臺周圍的城鎮,城池,都已經被燕少城主給救濟了,所有的難民都發放了糧食,給了土地,當地的官僚機構也是燕少城主的人先管著。 沒法子,燕少城主已經是上書給京都那邊了,他們就是過來救災,應急的,不忍看秦地百姓潦倒而已。 可京都那邊始終不派官員過來,沒法子,總不能讓這些地方,沒人約束不是。 當然了條件就是,人家付出的東西,還請王上給堵上缺口,燕城也不容易,沒道理白搭這么多的錢糧,砸在這邊不是。 接不過去,那是你沒本事,可不是他們燕城舍不得不放手。 人家燕少城主眼下在秦地當家,每到一處就應下了安撫的暴民們,開荒,開出來多少土地,一半是官府的一半是他們自己的,開出來得多,他們自己的土地就夠多。 大家誰也別不服,他們燕城也是如此安置流民的。 房子,糧食,種子,錢財官府都可以先給著,不過這些不是白給,天下沒有這么好的事。 要按年還給官府。 有人說,那樣的話,不是逼死他們嗎。燕少城主說了,給糧食,給錢,給房子,給土地是逼死你們,現在你們這是怎么回事呀,正在吊死當中嗎。鬧事的就閉嘴了。 燕少城主:“別說本少城主苛刻,人不能懶惰,只要肯干,不愁沒有好日子過,而且只要是他燕陽還能在秦地當家,說了算,三年之內的賦稅全免。不過三年里面要把今日暫借的錢糧還給官府?!?/br> 借的錢糧他們已經在享受了,誰不樂意呀。三年賦稅呀。別說京都的官員不來,就是京都的官員來了,他們也給哄走,秦地這地方必須要燕少城主當家,說了算。 他們得來的好日子不容易。 秦九郎過來這邊,是燕陽給請來的,為的是協調燕陽同當地世家們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