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16
舉薦上去兩個自家人呀,誰還能沒有點自己的班底呀,枝葉繁茂,就這么做了秦半朝了。 這么多能人輩出的秦地,愣是讓大齊給霍霍成那樣,這半朝堂的秦氏子弟豈不是諷刺,竟然無一人有此遠見嗎。 再走老路那是不可能了,秦家主如今算是知道了,人貴精不貴多,再說了,人家燕城主都能讓這樣一本書在燕城大賣了,他們秦氏若是在不知道收斂,那可就真的不會再有日后了。 在重臣搖擺不定,不知道要怎么安置秦地的時候,秦家主站出來了,首先他們秦氏子弟不會再去秦地這個傷心地了,無顏面對江東父老, 說這話的時候,秦家主都掉眼淚了,一半真,一半假,不過也是真情流露,換誰都能理解這份丟失祖宗家業的心情。 其次表示秦氏子弟以后就專門做學問了,不會在出仕了。 燕城主沒等秦家主在說什么就給打斷了,臉色難看:‘秦家主可是小巧我燕氏父子了,難道秦家主認為我燕氏父子無容人之量不成,秦氏子弟優秀,如何不能出仕為國為民。難道我燕氏是因為一己之私,阻斷能為百姓籌謀的名門子弟出頭之輩不成?!?/br> 人家這話說的可真是直白,愣是把一層遮羞布給撤下來了。 秦家主都在想,難道自己真的誤會了燕城主了,說句實話,誰家不愿意子弟出息呀,蟄伏那不是沒法子嗎。 秦家主:‘燕城主誤會了,我秦氏得燕城大恩,但凡燕城主用得著的,我秦氏子弟愿一死回報,若非是我秦氏子弟無能,不堪重用,怎會搪塞’ 燕城主:“秦家主這話實在是讓人不明白” 秦家主一臉的滄桑:‘我秦氏子弟被稱作秦半朝,可這半朝的秦氏子弟,讓我秦地被折騰成如今這樣,其不是我秦地子弟愚蠢至極,實在是愧不敢當,這樣的子弟再不敢放出去危害一方的?!?/br> 燕城主:“秦家主實在是多想了,這同秦氏子弟有何關系,秦家主教育子弟忠義,自然是君王說什么是什么,秦地的事情跟秦氏子弟無關,秦家主切莫要在做此想了?!?/br> 說完對著眾位大人說道:“今日本城主再此宣布,不管是秦氏子弟,亦或者是其他氏族子弟,只要是有本事,人品德行俱佳就有出仕的機會,哪怕半朝都是一家子弟,那也是人家家族出來的子弟有本事,教育的好。我燕城用人,用的是學識,用的是德行,不會因為這些原因,而埋沒了人才?!?/br> 秦家主真的挺感激的,若是燕城主愿意用這個買面子的話,他秦氏子弟就出去兩個入仕好了,不過真不會有秦半朝的事情了。 世家子弟們聽到這個也高興。跟著燕城主就說了:‘我燕城正是用人之際,少城主那邊更是缺人用。各家子弟若是愿意出仕,皆可有所作為。不過鑒于,各家子弟眾多,如何錄用確實要有個章程的,不能讓人說我燕城,燕氏父子厚此薄彼?!?/br> 不是舉薦為官嗎,剛來燕城,才走了官路的世家們有點蒙,這還有個什么公平途徑不成。 就聽燕城主開口了:“尤其是不能讓秦氏子弟,說我燕氏故意打壓,怕秦氏子弟出頭?!?/br> 秦家主跪了:“城主大人,我秦氏絕無此意?!?/br> 燕城主:“秦家主不必如此,您是這么想的,想來天下人都是這么想的,我燕氏父子不是這樣的人,必須給天下人一個交代,也給我燕氏父子一個交代?!?/br> 這可如何交代呀,有的人再著急,屬相大人同御史大人就不太著急,悠然的很,城主大人戲精上身了。 不就是讓寒門跟著入仕嗎,以往直接開考就是了。城主大人跟誰商量過呀。 如今燕城的人多了,城主大人做事倒是知道迂回了。 秦家主人精呀,看出來了,燕城主既然這時候提出來這個問題,想來是要借著此事達成什么目的了:“如此,還請燕城主費心,我秦氏子弟是愿意追隨燕城的?!?/br> 好吧,秦家主一句話,奠定了燕秦兩氏之間,燕氏的無上地位,秦家主后悔嗎,不后悔,來燕城的時候,就已經從四大世家種敗北退出了, 如今不過是更加的明白自己的身份而已,有什么后悔的,何況現在的秦地還是人家少城主在挽救,在扶持呢,秦家主只恨,沒能早些過來燕城,求助于燕氏父子,至少能讓他秦地百姓少受些苦楚。 燕城主:‘這樣,本城主以燕城主的身份,請出幾位大儒,制定出一個詳細的章程,讓各家子弟,不,讓天下有本事,有學問的人,都來應試,最后排出名次,能者聚能為我燕城所用?!?/br> 燕城的寒門官員不少,早就熟悉這個章程,不過城主大人說要制出來詳細的章程,那就制唄。反正不會斷了他們寒門子弟唯一的出路。 世家那邊早就知道燕城主用人唯才是用,可竟然不知道,世家子弟也要經過科考,這樣的話,世家子弟出仕比例肯定要降低的,別看天下那么大,可能當官的,官位畢竟有限。 秦家主雖然沒吭聲,可魯氏那邊的官員就開口了:“城主大人,如此的話,豈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科考入仕,官員學識固然重要,人品卻更加難得,良莠不齊,只怕這些人為害一方?!?/br> 燕城主:“顧慮的很是,所以不管是哪個學子要去科考,都要有先生們聯名做保的,包括戶籍,先生,從哪個學堂學成,有無略記都要詳細造冊的,諸位大人放心,學識,人品都不會放過的?!?/br> 這都想的那么清楚了,這打算肯定不是一天了。明白人都知道,人家燕城就這么個規矩。 世家們也不都精明:“我堂堂的世家子弟同那些寒門子弟一起科考,豈不是有失身份?!?/br> 燕城主冷眼掃過去:“若是連寒門子弟都考不過,那可是真是妄為世家子弟了,可以這么想,這些寒門子弟就是陪考的?!?/br> 好吧這下子世家子們都不太敢讓自家子弟下場了,若是真的沒有寒門子弟考得好,那不是給人家打臉了嗎。到時候可就磕磣了。 魯氏子弟驕傲,根本就不把寒門子弟放在眼里,他們較勁的是親事子弟,能夠拉出來比比,他們可是很激動的,秦氏憑什么就在學識上拔尖呀,那不是吹出來的嗎。 這么多年呢,人家魯氏子弟早就憋著這口氣了,他們之所以被秦氏子弟壓一頭,那就是秦氏那邊的官多,真要是拉出來比比,還不定什么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