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77
天下輿情,相形之下,壯兒連天下輿情圖都接觸不到,甚至身 為藩王,收藏此物比一般的富戶更犯忌諱。這門課他自然是免了,當然也就不必硬記那許多彎彎繞繞的道路圖。搬到仁壽宮后,太皇太后在自己的書房里也掛了一副 山川地理圖,徐循曾有緣看過兩眼,聽說皇帝有時要從一片沒有標注的山巒道路上,分辨出此是邊境何地,她心中便對皇帝有十二萬分的同情,換做是她,也決計是 認不出來的。 幾乎所有和國計民生的課程,都是這樣毫無道理可言的死記硬背,而且不掌握還不行,這還不算那些文化課了,貪多嚼不 爛,皇帝的課程,能不成問題嗎?至于壯兒,這些課程,不必學了。四書五經,也開始接觸,不過對他的要求,和對點點是一樣的,能熟讀并且理解就夠了,連背誦 都不要求,更別提從那些拗口的字句中,發祥出種種治國的道理……壯兒要連這樣的課程都跟不上,那可就真稱得上是愚笨了。 他所受教 育中最慎重的部分,大約就是品德教育了,民間有句話,‘藩禍猛于虎’,很多藩王府內,長史說話壓根是不管用的,藩王本人便是愚笨蠻橫,絲毫不講道理之輩, 什么荒唐事都做,自然對兒子們也基本是絲毫不教育,養育出的藩王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全,又也是一樣的兇蠻——為了使地方百姓,免受這樣的藩王荼毒,宮里的 先生們就可了勁兒地給壯兒灌輸許多為人做事的道理,什么厚道積德因果報應、積善人家自有余慶之類的道理,是不厭其煩、一說再說,壯兒聽得耳朵都要起繭了, 一度還有些厭煩上學,每天回來做一會功課,便要去西苑玩,太皇太后、太后知道了,也不當回事。 徐循是不可能教壯兒這些治國方面的功課,不過她覺得小孩子還是忙點好,老是游手好閑的,難免養野了性子,便讓韓女史給他教學加課,韓女史深悉徐循用心,外頭的先生對壯兒有多寬松,她便有多嚴厲,總之是要打滅了壯兒的嬌驕之氣才好。 今日也不例外,壯兒近日開始學對對子,試著要寫詩,雖然上頭也是圈滿了紅圈,似乎先生對他的進益極為滿意,但徐循遞給韓女史一看,她卻是眉頭大皺,點評道,“以竹對花,平仄也對不上,這一點,難道先生沒說?” 壯兒并非點點那般天生喜怒形于色,對韓女史的挑剔,他亦不沮喪,而是從容回道,“先生說了,不過沒有打在本子上……” 點評過功課,差不多也到了吃飯時間,如今孩子們都大了,也不必分桌單吃,母子三人坐在一塊,安靜吃過了飯,見天色尚早,點點便帶著養娘和幾個伴當,去到清寧宮找圓圓玩耍。 壯 兒無此便利,他親哥和他感情雖不錯,可自己忙得要命,哪有空閑玩耍?現在他年紀也大了,也不大要同姐妹們一道玩,好在徐循也為他尋了幾個同齡的伴當,有時 有休憩,亦命人帶他們一道去西苑玩耍?!冀K覺得壯兒的課程里沒有騎射,只怕無法錘煉身子骨,不過因皇帝自己根本無暇武科,壯兒亦不能越過哥哥,是以 只好讓他時不時去西苑騎馬踢球,活動一下筋骨。 往日里,點點一走,壯兒也就去了,是以徐循自己也準備飯后散步去長安宮尋仙師說話,她都預備回屋更衣,見壯兒還是站著不動,倒有些詫異,便問道,“怎么,今日不出去玩了?” 壯兒搖了搖頭,似是欲言又止,有幾分猶豫,徐循見了,便揮退從人,“怎么?有什么事,你直說便是了么?!?/br> 見壯兒仍是不語,她便猜測?!翱墒峭蟽饶俏挥嘘P?” 當日章皇帝去世突然,倉促間,誰也沒想起南內的小吳美人,到后來徐循想起來時,自然令人過去查看打聽——不過小吳美人倒是沒事,竟沒被太皇太后借著這一陣東風殉葬了,現在仍囚禁在原來居所之中。 這 個消息,徐循本來還不知該不該告訴壯兒,因殉葬的事,誰也不會和兩個孩子詳細解說,再說他們生活圈子本也比較狹小,頂多是陡然間不見了曹寶林三人,似乎有 些古怪而已,別的妃嬪存在與否,對他們的生活一點影響都沒有,也許壯兒根本都不知有殉葬這回事,在他心里,吳美人本來就該住在南內,根本不應該有第二種可 能?!贿^,后來壯兒問起來時,她才曉得,原來這孩子還是一樣細心能藏事,點點壓根都不知殉葬,還以為曹寶林等人只是搬去了別處住,而壯兒卻是花兒擔心 自己命運時,便從她口中套問出了不少殉葬的事情。 雖說知道自己身世以后,壯兒幾乎從未去探望過生母,但畢竟是血脈之親,惦記生 死,也是免不了的事情,壯兒問的時候還有點期期艾艾的,徐循答起來卻沒多少障礙,甚而還問他要不要再去探望吳美人。當時壯兒含含糊糊,不置可否,她便也沒 說什么——這雖是半年前的事,不過因壯兒除此以外,也沒什么事好羞澀的,是以他一口吃,徐循便猜是這一茬。 她也沒猜錯,見徐循叫破,壯兒索性便直說道,“今日先生有事,下學早。聽說南內的桃花開得好,我便央伴伴帶我去看了,走到附近,忽然覺得熟悉,想起來吳娘娘就住在附近,我便走過去看了看她,和她說了幾句話……我想,回來還是和您說一聲為好?!?/br> 徐循聽了,亦不以為意,反而問道,“她看著還好?飲食起居,沒受什么委屈吧?” 壯兒道,“還好,和以前一樣,就是神智似乎有些糊涂,看到我來,雖高興,卻說不出什么囫圇話?!?/br> 他說這話時,容色平靜,神態看來,竟不像是八、九歲的孩子,反而有點成人的意味。徐循聽了,亦是一時無語:這件事,她也是早就知道了,卻不好告訴孩子。小吳美人的精神狀態,在壯兒不肯去看她以后,急劇惡化,現在又和最初被關起來時一樣,已經有點不太正常了。 此 人享有的機會,實在是多得足以令其余同僚感到奢侈,尤其是那些謹言慎行了一輩子的小姑娘們,對行差踏錯過數次,卻竟不必殉葬,還一直能得人關照的吳美人, 不知要有多妒忌。不過徐循即使是看在兒子份上,也只能說道,“你瞧著她還缺什么,只管告訴我——這樣也好,想去看就自己走去看看。你若先來求我,我少不得 也要去問仁壽宮,這就又把動靜給鬧大了?!?/br> 不讓壯兒見生母的命令,是皇帝下達的,要撤回也得是太皇太后級數人物,徐循并不能擅自 做主。壯兒之前沒有提出來,估計也是怕這么一提,反而弄巧成拙,太后本來沒想到吳雨兒,被他一提醒,遂下令要她殉葬。今日自出機杼,直接跑過去造成既成事 實,再回來請求徐循諒解,要說是臨時起意——雖也不無可能,但卻不大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