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2
彎下腰與九哥說悄悄話,九哥小小的身影,倒有大半為陰影籠罩。 27、深意 王家上門提親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楊府。 “據說王家在福建的園子,要比百芳園還大?!绷镒雍推吣镒右Ф?,“從園東頭進去,要花好半天才能走到園西頭?!?/br> 百芳園就已經不小了,王家人口少,住著的地兒卻比百芳園還大,可見家底殷實。 “三姐好福氣?!逼吣镒泳托?。 都是庶女,唇亡齒寒,雖然平時不友好,但是總還是希望三娘子能說個不錯的人家。 王家托了李家做大媒上門提親,就算楊老爺心里想著大太太,把事兒拖到了大太太回來,礙著李家、王家兩重面子,大太太還能說個不字? 王mama早就把第二撥送信的人派出去了。 古代交通不便,從蘇州到京城,就算是最快的馬,也要跑上十幾天。 更別說大太太還要往回送信了。 一來一回,小一個月,四姨娘若是能磨得大老爺點了頭換了庚帖,那親事,就是鐵板釘釘,出不了什么波折了。 三娘子見了人,就格外多了分羞意。 雖然姐妹們不會說什么,但是有臉面的管事老mama們,難免就要笑著打趣,“到了說人家的年紀了!” 隨著這門親事說了出來,四姨娘、三娘子的臉面,也漸漸地重回了當年的顯赫。 畢竟,大太太膝下的庶女初娘子,雖然也是嫁到了殷實的人家,但論門第,可是要比福建布政使低了不少。三娘子身為庶女有這個臉面,實屬難得。 王mama黑了幾天臉,笑容忽然又多了起來:大老爺雖然這十幾天常去溪客坊,但在親事上,卻一直沒有松口。 本來也是,兩家聯姻這樣的大事,沒有主母在場,怎么好下決定? “四姨娘自以為這門親事萬無一失,卻也不想想,王家在福建飛揚跋扈……就好像土皇帝似的,上個月太子長史鄭長青的親弟弟鄭長春,只是犯了點小事,他們就鬧得沸反盈天的,又是說鄭家欺行霸市,又是說鄭長春好色無行,把鄭老爺氣得吐了血……老爺那樣謹慎的人,會這么輕易的就在親事上松了口?” 王mama和立春說這話的時候,就有一點得意。 因為七娘子對這里頭的爭斗一清二楚的關系,王mama和立春,有時候就到東里間來說話,避開了九哥的耳目,又能和他呆在一間屋子里。 現在九哥出出入入,都是王mama陪著,王mama偶然走開的時候,立春也必定呆在一邊。 不論是小雪還是處暑,都不能沾手九哥的飲食。小廚房曹嫂子做出來的菜,是立春親手從廚房拎到西偏院來的。 四姨娘在親事上如了意,就可能把手伸向九哥。但正院里里外外被大太太經營得就好像是一個鐵桶,她要伸手進來,也不是那么容易! 現在已經是六月末了,大太太隨時可能動身回蘇州,上回捎信回來時,已經暗示了,平國公許夫人,可能會與她同路下江南,到揚州拜祭許家祖墳。 居然請動了許夫人! 許家雖然現在在京城扎根,但老家卻在揚州,現在揚州還有族田、族人,除了陪葬靜陵的幾代平國公之外,家里歷年來有什么生老病死的事,也都是要回揚州安葬的。 大太太自從嫁到楊家,就遠離京城,多年來都沒有可以走動的娘家人,現在許夫人難得到江南辦事,當然要在蘇州多住上一段日子,大老爺不但修書請大太太轉致邀請,還給平國公本人去信,請許夫人務必要到蘇州做客。許夫人到蘇州落腳,是肯定的事。 有娘家人撐腰,大太太的底氣就足了,二太太到時候,恐怕都要吃個掛落。想不到許夫人這么疼愛meimei,千里跋涉,就是為了給meimei撐腰。 就算三娘子的親事說成了又如何?從聘禮到陪嫁……多得是落四姨娘臉面的地方! 王mama漸漸的也就不把這事放在心里了,平時里里外外,都在cao心九哥的安全。連大老爺叫九哥去外書房教他讀書,王mama都厚著臉皮跟到了外院去。 姜是老的辣。 七娘子靜靜地想。 如果大太太在,還好,多的是借口回絕了這門親事。王家雖然和楊家走得勤,但楊老爺未必就很看得上王家的行事做派,大太太說上幾句,也就回絕了。 大太太不在,正院是沒有人可以在這件事上說話的。 倒不如瀟灑一些,索性就讓四姨娘上躥下跳地忙活去,在大老爺面前也賣個好,叫他知道正院對三娘子,是從來沒有什么不好的心思。 一心一意護著九哥,就是護住了大太太的命根子。 甚至護到了大老爺跟前…… 大老爺又不是傻瓜,不會察覺出一些不對么?正院的人雖然把九哥看得緊,但也從來沒有緊到這個地步。 這就給將來對四姨娘發難,埋下了伏筆。 王mama私底下、甚至還查到了二太太和王家、李家來往的證據。 “二月里王家人經過蘇州的時候,幾個鹽商請客,二太太是有請必到。那時李家人倒也在的……” “也算是沉得住氣了,足足過了幾個月,才把這事兒鬧到了大老爺跟前?!?/br> 立春附和著王mama。 七娘子就抬起眼,笑著問了一句,“王mama,太太對這事兒,您覺得會是怎么個意思?!?/br> “這還真說不好?!蓖鮩ama對七娘子的態度,已經多了幾分隨意。 雖然沒有以前的規矩恭敬,但就是這份隨意,便證明了王mama已經對她卸下了少許防備。 畢竟是有些淵源,當時七娘子就是被她帶到正院的……這幾個月來,又一起經歷了這些風風雨雨,很容易就有同舟共濟的感覺 “按理說,大太太在京城,也會為三娘子物色親事。雖說一個庶女的親事,也不算是什么,但能嫁到京城,卻要比嫁在江南好?!蓖鮩ama就沉吟著為七娘子分析。 七娘子年紀雖小,但是人很機靈、沉穩,雖然有時候還有些不合時宜的傻氣,但卻能讓人放心。 多教她幾句,她在大太太跟前也就知道該怎么行事。 “楊家在江南人脈已經夠廣的了,京城卻只有幾門親戚……”王mama點到即止。 七娘子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京城權貴不少,多的是位高權重,庶子又多的人家,隨便找一個家庭復雜一點的,把三娘子嫁過去,大老爺能說什么?京城里的權貴,可都是帶著爵的! 能結交上一門新的親家,是楊家的好事,但三娘子遠離娘家,京城規矩又大,嫁的還是庶子,吃苦,是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