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
有這么深的無奈,這么深的…… 善桐有些想不下去了,她甚至不愿意往下去想! “可不管怎么說——” 話才說了一半,善榴就沖她微微搖了搖頭,站起身來,笑著走到了善榆身邊,打發他,“出去玩吧,妞妞兒和我拌嘴了,我正數落她呢。再站著,連你一塊罵?!?/br> 榆哥卻似乎根本沒有聽到大姐的吩咐,他微張著嘴,又是吃驚、又是專注地仔細打量著善桐,過了半晌,才遲疑著問,“妞妞兒,你沒、沒事?” 善桐心底一暖,又是一酸,只覺得一股淚意蒸騰而上,幾乎又要掉下金豆豆。她忙深吸一口氣,將淚水忍住,低聲道,“我沒事!哥哥去玩吧,我……我是大姑娘了,也不能和從前一樣,三天兩頭爬樹捉鳥,被娘知道了,要挨罵的?!?/br> 她知道榆哥雖然反應不快,但最善追根究底,忙又拉扯了善榴一下,強笑著道,“剛才jiejie讓我以后不許再隨意出去走動,我還哭了呢……其實jiejie說得對,我大啦,不是孩子了,要、要守規矩了……” 這話倒十分在理,榆哥憂慮地看了善榴一眼,張開口要說些什么,又忍住了。他轉過身踢踢踏踏地出了門口,又回過身來,巴著門為善桐求情,“姐、你、你……你別太嚴了,妞妞兒還、還小呢!” 說完這句話,他似乎真的很怕被善榴留住數落,便一轉身奔出了后院,轉眼已經不見人影。 善榴親自放下了門簾,這才轉過身來,見善桐一臉的委屈一臉的不忿,她深深地嘆息了起來,“不必說了,jiejie知道你想說什么。你都能把二姨娘說得啞口無言,娘和你大姐是吃素的么?可妞妞兒你要記住,二姨娘再怎么樣都是梧哥的生母,母子連心,很多事就是咱們占著理,也得容讓她一兩分兒,你現在讓她一分,將來梧哥許就能多讓榆哥一分……” 善桐只覺得心底一股極為陌生的情緒蒸騰而上,直入五內,熏得她眼睛酸疼說不出話,卻又沒有眼淚。她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似乎對母親和jiejie的很多做法,有了一點了解,并不像以往一樣,覺得極為費解什么都看不明白??蛇@感覺仔細一想,又都消散了開去——只是看著懂了,說到底卻還是不懂…… 她的迷茫、困惑與醒悟,似乎也都為善榴一眼看了出來,善桐抬起頭來望著善榴,只覺得她一雙眼利得像刀,直接就刮進了自己心底。她求助一樣、討饒一樣地叫了一聲,“大姐——” 善榴嘆了口氣,又在善桐身邊坐下,將小meimei抱進了懷里。 “一會兒,你去給二姨娘陪個不是吧?!彼氐?。 屋內靜了一會兒,才響起了一聲悶悶的“嗯”。 善榴就欣慰地笑了。 “你也大了?!彼p聲說,“你說得對,妞妞兒,從今兒起,你就是大姑娘了。姐有很多事要教你,也有很多事,要你幫忙……妞妞兒,你大了,能幫得上jiejie和娘了?!?/br> 善桐仰起頭來,迷迷蒙蒙的桃花眼對準了jiejie的杏核眼,她臉上有了些新鮮的東西,不再是孩童的稚氣與張揚,卻也不是成年人的算計與心機,這是一種介于二者之間的情緒,尚且還青澀得讓人牙根發酸。她乖巧地將頭又靠到了善榆肩上,輕輕地應了一聲。 “嗯!妞妞兒長大了,妞妞兒……要幫jiejie和娘的忙!” 6、機靈 嬤嬤奶奶在堂屋坐了很久,到了半下午才抽身出來,進后院和三姑娘打了個招呼,便出了院子。 “我讓六丑送您回去!”到底還是個孩子,脾氣是來得快去得更快,善桐臉上已經全沒有了委屈,只除了眼睛仍有些紅腫之外,看著還是那樣沒心沒肺不知天高地厚?!把劭刺焐秃诹?,地上又滑,沒個人給您打燈籠怎么行?” 雖說二太太也安排了人要送自己回家,但話里的關心,哪里比得上妞妞兒的誠摯? 嬤嬤奶奶就順了順善桐的額發,“不必啦?!彼χf,“六丑這丫頭還沒有我老人家走路穩當呢,一會兒天就黑了,要是她回來路上摔著了可怎么好?你甭為嬤嬤擔心,這條路,嬤嬤是走得慣了!” 善桐這才罷休,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又低聲和嬤嬤奶奶訴苦,“剛才被大姐數落了一頓……” 好像是無心之言,又好像在為自己的紅眼圈,找一個合理的說法。 嬤嬤奶奶眼神一閃,心里就又有了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心疼。 她一手帶大二老爺,又親自將善榆和善桐拉拔長大,老人家心性,總是不由分說,就偏寵起了自己帶大的孩子。 就算妞妞兒年紀小,行事有些沒了分寸,以子女輩的身份去斥責庶母,那也是那個什么二姨娘不對在先。二太太這算什么……妞妞兒可是嫡親的小女兒!從前在西北,就算做錯了事,連老太太都舍不得動她一根手指頭,她倒好,一回楊家村就摔了巴掌。自己半條腿才跨進門就恰好瞧見——妞妞兒捂著臉奔出來的時候,臉上分明就掛了淚珠! 她小時候出風疹,渾身上下癢得不成又不能抓,一般孩子早都哭成淚人兒了,妞妞兒呢?一滴眼淚沒有掉!這孩子性格強成這樣,卻還要被二太太訓出了眼淚,二太太也實在是太苛刻了。 唉,可閨女畢竟還是護著娘,就剛才還委屈成那個樣子,現在就曉得為母親遮掩了……是懂事了!知道這件事若果被老太太知道,二太太肯定就更不討她老人家的歡心了。 這孩子真是大得快,二太太說得沒錯,雖然人是倔的,但勝在靈慧機變…… 嬤嬤奶奶就又輕輕地將善桐的瀏海撥到了一邊,親昵地道,“怎么還留著瀏海呢?都十歲了,也不能老綁著一條大辮子就算完。過幾天等嬤嬤得了空兒,就把六丑接回去,教她給你梳雙丫髻,梳小螺髻……” 善桐就依依不舍地將嬤嬤奶奶直送出了院門,又走了十多丈,待得到了巷口,才目送著嬤嬤奶奶轉過了彎兒。 楊家村雖然以村為名,但其實本身規模并不比一般的鄉鎮更小,它背靠岐山,以山腳下的祖祠為中心,周圍一圈圈屋舍構成了縱橫交錯的阡陌小巷。越是內圍,說明族人資格越老地位越高,這些年間當然也不斷有人遷出。也不斷有人分家后往外圍筑屋居住,一百多年下來,當年的小村落已經儼然成了氣候,甚至擴張到了岐山腳下渭水兩條支流之畔,大有以這兩條河水為天然護城河的意思。 人多了,當然各種店鋪也是應有盡有,什么綢緞鋪小吃店,雖然限于族中規定,無法在內圍開張營業,但在外圍,多年來也已經有十多間鋪子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