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
? 書名:此心安處 作者:晚秋 交疊。中篇。 言情版: 初相識, 她是絞盡腦汁歌頌上市公司陽光面的券商小助理, 他是挖空心思揭露上市公司陰暗面的財經小記者。 再相遇, 她是獨當一面挖掘股票投資機會的券商投資經理, 他是運籌帷幄協助投資關系維護的財經公關顧問。 他們針鋒相對,又惺惺相惜; 他們一體兩面,又唇齒相依。 他們相逢于黑夜的海上,在交匯時互放光亮,再各奔東西。 她,跋涉于白晝的沙漠,在困頓中踽踽獨行,復飲鳩止渴。 他,掙扎于迷霧的沼澤,在沉浮間埋葬夢想,又重拾初衷。 他們輾轉至晨靄的山谷,在風起處并肩攜手,始知此心安處,即是天堂。 現實版: 是生存,還是良知?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人們痛恨私德有瑕,卻容忍公德缺失。 人們批判德不配位,卻艷羨沐猴而冠。 人們渴望心聲宣達,卻崇尚明哲保身。 人們鄙視急功近利,卻幻想紙醉金迷。 鮮花著錦,烈火烹油,名韁利索,欲壑難填。 從眾,即是理性;數量,即是正義。 內容標簽: 業界精英 都市情緣 因緣邂逅 搜索關鍵字:主角:溫昕,常安 ┃ 配角:喬瑭,游慶紅 ┃ 其它: ================== ☆、初見 盛夏,正午。烈日,無風。 新興工業區大路敞亮,透著油光,似是被曬出了汗,踩在上面,粘粘膩膩,仿佛鞋底粘著燒化了的瀝青。路旁是新栽的小樹,枝細葉疏,尚不足蔭蔽行人,蔫頭蔫腦、弓腰駝背地站著,葉子上掛著薄灰,透著幾分萎靡。 天地似蒸籠,籠內灰氣蒸騰,溫昕置身其中,覺得自己好似內外填充著PM2.5的rou饅頭。她一手拿著名片夾,一手拿著手機,略有些焦躁地站在傳答室旁邊的大門口,頂著大太陽,邊電話溝通,邊向辦公樓方向翹首張望。傳達室里三三兩兩地坐著幾個買方的客戶,吹著電扇抱怨著烈日灼人、舟車勞頓。 這是溫昕從業以來第一次獨自帶調研。她是匯達證券研究所某行業研究團隊的二號助理,業內簡稱“二助”。她連帶研究生最后一年的實習算起,入行剛滿兩年,這樣的資歷,放在多數券商,只能做個三助。她原本也確是三助,團隊原來的一助在年初跳槽去了一家小券商,自立門戶當首席,連獎金都放棄了。此時是“鈍刀割rou”開始的2012年,上一年市場跌了14%,從高點到低點算起的話,振幅達到了30%,韭菜已經割無可割,交易量的大幅萎縮,讓各大券商紛紛把開源節流提上了日程——證券業看天吃飯,賣方收入全靠傭金,傭金全靠交易量,故而,他們不怕急漲急跌,就怕鈍刀割rou,這要比一刀斷魂還令人痛苦。匯達證券作為“國”字頭老券商,此時自然首當其沖,將各團隊的費用打包進了團隊老大的獎金池。綜合考慮到團隊的穩定性和總成本,團隊老大章浚亮便放棄了招人的打算,將剩余的助理們順位提拔了起來。 此時恰逢新財富拉票季,新“一助”跟章浚亮兵分兩路,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第一輪拜票,帶調研的工作自然落到了溫昕頭上。當然,此次調研由溫昕帶隊,除了章浚亮和一助分/身乏術之外,與參與的買方均來自中小機構且均在研究崗位也不無關系。 二級市場的行業鏈條,可以簡單分為買方和賣方,凡是以機構名義拿錢去買賣股票的都算買方,為買方買股票提供研究支持和投資建議的算賣方;買方以公募基金、保險資管、券商資管和自營為主,賣方以券商研究所為主。無論買方還是賣方,業內統稱“二級狗”。券商研究所除了做二級市場的賣方,同時還肩負著服務券商投行的職能,是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聯接閘。 對于賣方而言,每年的“新財富”優秀分析師評選,是全年第一大事,這同時也是二級市場萬人空巷的盛事。只要你能躋身三甲,甚至只是四、五名,不論在多小的券商,稅后到手百萬都不再是夢想。運氣好的話,進了激勵到位的新財富第一名的團隊,做到二號助理,年薪也可超過百萬。當然,百萬二助這時還只是鳳毛麟角,通常要跟著同一個首席分析師耕耘三年以上,溫昕這種撿漏補缺晉級二助的不算。而且,她跟的老大章浚亮永遠在四、五名徘徊,百萬年薪只是他一個人的事。章浚亮在業內有個稱呼叫“章三月”,因為無論新財富名次如何,他給助理們的年終獎都只與三個月的工資等額。 除新財富獎金外,“派點”是賣方的另一項主要收入來源。每一家給券商貢獻了交易傭金的機構投資者,都有權對相關券商的研究員打分,各家券商根據復雜的加權計算結果,將一部分交易傭金作為季度獎金向各個研究團隊發放,業內稱之為“派點”。派點即是季度獎金,每家券商的標準不同。匯達證券的激勵在業內算中等水平,一個團隊如果派點拿到上限,兌換成現金大概在20萬左右;當然,也有派點拿得少的,一季度只得幾千塊的。章浚亮是首席分析師、行業研究團隊的老大,他掌握著派點的分配權,在這方面,他仍然是“章三月”——助理們1、3、4季度各拿到與一個月工資等額的季度獎,2季度分新財富獎金,章三月就不分派點了。 在買方的內部階層劃分里,研究崗是在投資崗之下的,從研究做到投資的過程,與筑基期修煉到元嬰期類同,中間有個“基助”的過渡期算是結丹了。賣方資深首席們,在各家買方機構都有幾個“搞得掂”的投資經理甚至投資總監,他們是不會親自服務買方研究員的;如果首席是連續三年進入新財富三甲的,除了新財富拉票期之外,連普通投資經理都很難季季見其真容。業內還曾有過極端案例,個別沒有背景的買方小研究員,不知天高地厚,以為自己是甲方便可“目空一切”,挑釁了賣方大佬級首席的觀點,竟落得個被業內封殺的結局,最終無奈轉型去了小咨詢公司。 當然,這些都只是個例,不適用于章浚亮,更不適用于溫昕這只菜鳥級分析師助理。她剛掛斷電話,就有一個小買方的研究員堵在了休息室的門口,滿臉不耐煩地興師問罪起來:“你們是怎么安排的?怎么等這么久還沒人出來接待?” 溫昕趕忙鞠躬道歉,并解釋說——剛跟證券事務代表通過電話,對方馬上出來領路。然而,這套說辭顯然不能讓調研經驗豐富的研究員們滿意,又有人起身責問道:“你就不能先問清楚把我們安排在哪個會議室么?我們可以自己過去等的?!?/br> 溫昕賠著小心干笑著解釋道:“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