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
我便吩咐下去:請她二人到偏殿中來。 不多時,宋婕妤、張美人便進到偏殿內請安。 我見:張美人穿著一身牡丹金繡紅菱錦宮裝,而宋婕妤則穿著身半新的古香緞宮裝。而她二人身后的隨侍宮婢衣服多少都有被雨淋濕。 于是,遂朝蘭香使了個眼色,然便賜坐。 見她二人入座后,我含笑道:“這大雨的天,日后就別過來請安了,著了風寒可不好”。 張美人未多想,順口言道:“太子妃娘娘,不妨事的,妾身來請安淋不著雨”。 我聽言,面上一笑,心嘆:你當主子的是淋不著雨,也濕不了鞋,但可就苦了做婢子的了! 這時,宋婕妤意有所指的道:“太子妃娘娘,您可是要多保重貴體,多加小心才是”。 我心明宋婕妤此中的提醒之意,遂朝宋婕妤,頷首一笑。 而張美人帶著滿臉告狀的意味道:“娘娘,妾身可是聽說,華嬪娘娘專在太后娘娘面前說別人壞話”。 我淡然一笑,其實我從來都未曾太擔心過萬華嬪。要知道,無論萬華嬪嘴上功夫再如何陰損,她萬華嬪在這個宮里,也只有太后這一位有權勢的主子會理會她。因為其他主子不是瞧不起她,就是被她全得罪光了。而太后在后宮中待了這大半輩子,又豈會是萬華嬪能隨便擺的動的。遂便笑道:“太后娘娘明辨,豈會只聽萬華嬪一人之言,張美人就不必多慮了”。 宋婕妤即明意,看了張美人一眼,含笑道:“謝太子妃娘娘指點”。 然而,張美人仍舊還是一臉氣不順的樣子。 這時,蘭香領著,已換下濕衣服的隨侍宮婢,悄悄入內靜侍。 我瞟了蘭香一眼看著宋婕妤,道:“這夏婕妤的身體可有好了些?” 而其實,說實話,我根本就無心關心,這個在我食物里下毒的夏婕妤??墒?,怎奈我是太子妃,這面上的情面終歸還是要做一下。 宋婕妤想了想,恭敬的回話道:“回稟太子妃娘娘,夏婕妤有殿下親自照料,自然身子大好。娘娘不必太過勞心擔憂”。 我心嘆:果然是,是人都有三分氣!既便端莊如宋婕妤,在提到夏婕妤時,也是難掩眼中的憤怒。 這時,張美人瞟了瞟四周,一副像有重磅消息似的,低聲道:“娘娘,您聽說了嗎?夏婕妤這一次,不僅僅是小產了,而且聽說是,連日后也懷不上了。不過,這也是報應!” 我聽言,瞬間驚怔。而宋婕妤亦是震驚。 我有些顧慮的用余光瞟了一眼蘭香。低問道:“你這話是在那里聽說的?這些話可不能亂講”。 因為這宮里有誰不知道,只有有了孩子,這個位子才坐的穩。如果張美人所言屬實,那么這個下毒手害夏婕妤的人,心也是真夠狠的。 而張美人似有顧慮,掂量了一下,道:“妾身也是聽聞的”。 我心思:我在這宮中完全沒有聽到過,關于“夏婕妤再也還不上孩子”這事的一點風聲,你在哪里聽聞的? 不過,思了一番,還是言道:“以后這道聽途說之事,不可亂言。否則只會惹殿下不悅?!?/br> 那張美人高漲的心情瞬間如被澆了一盆冷水,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道:“是,太子妃娘娘,妾身遵命”。 我看著張美人的神色,心嘆:傻妮子,我這宮里基本上都是太子的眼線,我怎么好隨便讓你亂言。 宋婕妤是明白人,聽言即明意??戳藦埫廊艘谎?,繼續提醒的道:“太子妃娘娘教訓的是,道聽之聞的確不可信”。 接著,又相談半響后,才見外面的雨漸停歇。 這時,宋婕妤和張美人才便行禮告退了,離去。 第29章 第二十九章 御湖觀魚 偶遇夏婕妤 而到了這一日,總算是雨過天晴。 我便穿了身精繡淡黃羅紗宮裙,輕挽發髻,在發髻中點綴著點點白玉櫻花發飾。 雙兒隨侍著我,慢步行在御湖附近的石道上。賞著雨后初晴解郁之景。 這時,柳條正垂在湖中,撩動著碧玉湖水,讓湖面起著微波漣漪。 遂輕撒魚食。便即引來了,湖中一群錦鯉爭相恐后來爭食。 樂的雙兒直指水中魚兒,道:“娘娘,您看”。 我看觀,嘆息著: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魚是如此,人亦如是。 然而正在此時,路前方,夏婕妤穿著一身華貴織錦,身側后還跟著四位隨侍宮婢,正迎面向我走來。 不過,這位夏婕妤在走到我面前時,還特意的停下了腳步,眼含著恨意、憤怒、不甘、狠意、嘲諷、深盯了我一眼,然后便得意張狂的離去。 但不過,跟在夏婕妤身后的那四位隨侍宮婢,卻是對我有些敬意,她們在朝我行了禮后,才便跟在夏婕妤身后離去。 然而,雙兒看著這一幕,即起憤慨道:“娘娘,這夏婕妤太過分了!” 我淡然一笑,笑中頗含了著幾絲無奈。道:“丫頭,這夏婕妤本就不甘于在我之下,她會這樣,也沒什么好說的”。 雙兒聽著,頗有為我感到不甘、不平。含著幾分委屈、不滿的道:“可是,娘娘,您可是先帝爺欽點的太子妃娘娘,殿下的發妻?!?/br> 我淡然的,帶著幾分自嘲,溫聲勸解道:“那又如何。不過是個禮罷了,殿下都未必計較她的禮,本宮又何必多生事端?!?/br> 而雙兒心中雖有不平之氣,但聽我這樣說,也不好多說什么,就便便默默的跟在我身后。 然未料,卻見到:在那御湖旁兩顆柳樹間的石凳上,小王爺獨自坐在那,像是跟人嘔了氣似的。 我心里思著:這小王爺向來也不是愛計較之人,怎么今個會坐在這里跟人嘔氣?然而想到,近日德王回了京,心下即明白了幾分。 于是,便借故笑言道:“小王爺在這兒坐著,是在想著什么佳句嗎?” 小王爺本就是聰明之人,聽我這樣一點,即明,立馬借著臺階就下。笑著回道:“佳句不敢當,而是近日看書,對書中之意有些不解,才在此深思”。 我抿嘴一笑,道:“噢,原來是這樣”。然便瞟了瞟四周,才再言道:“小王爺還是早些回鳳藻宮陪皇祖母用膳吧。不然,皇祖母要是再見不著小王爺,就合該派人來尋了”。 小王爺明意,即施禮道:“是,太子妃娘娘指教的是,那臣弟就先告退了”。 我遂心領會神,笑點了一下頭。 小王爺便眼含謝意,離去。 我望著小王爺離去的背影,思著:這些個在宮里長大的孩子,打小一舉一動都被各方盯著,想想都是不易??! 不過想到,仁棲宮馬上也要傳膳了,即便帶著雙兒返回仁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