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0
憑能力,而是憑圣寵。 王亨的圣寵是孟遠翔能比的嗎? 所以,蘇熙澈選王亨也是投君王所好。 皇帝親口點王亨進吏部,傻子才會阻攔! 果然靖康帝道:“那就讓顧留白升任吏部右侍郎,王亨補顧留白的位置,為員外郎?!?/br> 蘇熙澈道:“這恐怕也不成?!?/br> 靖康帝道:“為何也不成?” 蘇熙澈道:“王孟兩家親事鬧得這樣,若孟遠翔沒能坐上吏部侍郎的位置,而王亨卻被任命為吏部員外郎,只怕有人不服,御史要彈劾他忤逆不孝、不配升官了?!?/br> 他是宰相,即便要投君王所好,也不能糊里糊涂,必須預見可能發生的情況,并提醒皇上,免得橫生枝節時皇上措手不及,又該遷怒他了。 這才是宰相該有的能力! 靖康帝皺眉,很不痛快。 他雖然同情林馨兒,也對王、孟兩家很不滿,卻也不好公然責罰王諫。投鼠忌器,王家聲譽受損,對王亨并無好處。再者,那林馨兒再好也已經死了,王亨也不能為她守一輩子呀,就算不愿娶孟清泉,也該娶別的女子才是。 他便吩咐歡喜:“傳王翰林來見朕?!?/br> 歡喜忙出去傳旨,命王亨來見駕。 少時,王亨來到桃花廳。 那時,桃花廳內除了宰相蘇熙澈,吏部尚書吳珪也在。 吳尚書一臉忠厚笑容,看著叫人十分信任。當然這只是表象,若只是忠厚,絕做不到吏部尚書這個位置。他能爭到吏部尚書,除了自身能力外,還有幾分運氣。當年,王諫原本穩穩地升任吏部尚書,就因為給王亨讓道才放棄了。王諫退讓,其他幾方人搶奪,最后王諫向皇上推薦了吳珪。 所以,吳珪欠王家一個大人情。 因為這個人情,王亨進吏部原是穩穩的,誰知半路殺出個孟遠翔來,現在只能二選一。 忠厚人都不喜跟伶俐人共事,容易被排擠。吳珪深知自己的手段,那是絕斗不過孟遠翔的,所以他不愿孟遠翔做吏部侍郎,但他同樣不希望“刺頭”王亨進吏部。然他欠王家人情,必須要還;再者,王亨再伶俐,資歷和輩分擺在那,總該聽他一句半句。兩害相權取其輕,他選擇王亨。 且說王亨,拜見靖康帝后,皇上將剛才的事說了一遍,又問道:“你究竟要如何?難道真一輩子不娶?” 王亨道:“若不是臣妻舍命治好了微臣,微臣現在就是一侏儒。侏儒能娶誰?誰愿意嫁侏儒?” 靖康帝道:“可是你已經好了呀。你妻子費了那么大心血治好你,應該不希望你終身不娶吧?那不如不治!” 王亨道:“微臣現在不想娶!” 什么時候想娶了再說。 靖康帝瞪著他,無可奈何。 蘇熙澈輕輕咳嗽了一聲,提醒道:“皇上,據東方神醫說,王翰林是有苦衷的。此事急不得?!?/br> 靖康帝這才想起東方傾墨醉后吐真言,說王亨有隱疾,不能逼他成親,若逼急了將適得其反,將永遠不能根治,頓時恍然大悟。他將心比心,想自己要是不能人道了,后宮無數妃子再無雨露滋潤,將何等凄慘? 他便急忙道:“對,不急,咱不急!想什么時候娶就什么時候娶!”——孟清泉,你慢慢靜修吧。 王亨眉頭一跳,誰跟你“咱”??! 他道:“微臣不去吏部了?!?/br> 一句話把話題引開了。 靖康帝和吳珪都詫異,何時他會主動退讓了? 靖康帝道:“你怕被御史彈劾?” 王亨搖頭道:“不是因為這個。身為臣子,怎好挑三揀四,自然任憑皇上和吏部大人分派?!?/br> 靖康帝對他這話深表懷疑,卻體貼地遞了個梯子給他,道:“然吏部缺人,誰來替朕分憂???” 王亨道:“皇上無需煩惱,微臣不去吏部,但微臣可以為皇上推薦一個人?!?/br> 靖康帝笑問:“什么人?” 就知道他不會善罷甘休。 吳珪也暗道“真jian猾”,明知自己沒指望了,卻把話說得這樣冠冕堂皇,到頭來還是要往吏部安插人。 蘇熙澈也懊惱:王亨不去吏部,他有人要往吏部推薦(安插)呀。一個沒留神,居然被這小子搶了先。且看提的是何人,若不中皇上的意,他可要趁機換自己人了。 這便是當天子近臣的好處:甭管你官大官小,有機會在皇上面前吹耳邊風,跟女人的枕頭風有異曲同工之妙。 就聽王亨回道:“洪飛?!?/br> 靖康帝疑惑道:“洪飛?” 想想,好像不太熟悉。 王亨便將洪飛的履歷介紹了一遍,又誠懇道:“吏部為六部之首,主管官員的考核與升遷,最怕官員結黨。吳尚書為人忠厚,行事沉穩,洪飛謙和厚道,正可輔佐吳大人?!?/br> 靖康帝終于想起來了,就是上次他在貢院門口和王亨搶梁心銘時,那個洪飛也在,觀其相貌舉止,確是個忠厚謙和的,他當時就覺得挺順眼,可以用! 吳珪笑道:“王翰林真磊落坦蕩?;噬?,這洪飛老臣見過的,的確是個謙和厚道的年輕人?!?/br> 蘇熙澈有什么打算,他心里門兒清,當然不希望宰相大人往吏部安插人了,相比之下,洪飛正合他心意。 蘇相見事不可為,又怎會反對呢?他要那么不知眼色,也不能走到今天了,因此也急忙點頭,說洪飛很好。 靖康帝見都這樣說,便命傳洪飛來見。 內侍剛要出去,又被他叫住,命傳新科狀元梁心銘一道前來。內侍答應著,忙出去傳人。 就這樣,洪飛稀里糊涂升官了,人家打破腦袋也搶不到的職缺就這么落在他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