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5
神農聽著他們說完因果,細細查看了傷勢,不緊不慢地拿出幾種草藥來消炎止血止痛,又拿洗凈的布條包扎好,很快就止住了血。等了大半宿,受傷的小孩不僅沒發燒,有了止痛的草藥,他醒來也沒怎么覺得疼。 圍觀的人再一次見證了神跡,紛紛跪倒在地痛哭流涕,說神使大人打敗了奪命的死神,次日此事便在整個巴啦啦部落傳了開。 那之后的半個月,每回出去狩獵的小隊都會分出一撥人手挖草,一回部落就撒丫子跑到天神使者面前:“神使大人!您瞧瞧這是不是您昨天說的人參草?我摘了一筐呢!” 神農接過他手里一撮草細細瞧了瞧,無奈地搖搖頭:“這就是一株普通的草,不過無毒,可以熬湯喝,也可以拿去喂山羊?!?/br> 狩獵小哥一臉失落,哼哧哼哧背著一筐雜草走了。 神農面前的綠植已經堆得比山還高了,都是狩獵隊摘回來的,每天扛三大筐回來交給他篩選。只是他們不認得藥材,摘回來的要么是毒草,要么就是普通的野菜。神農尋思著自己是不是傳播了什么錯誤的意識,讓巴啦啦部落里的人覺得“草藥比食物更珍貴”?此后更是謹言慎行,生怕多說多錯。 只是誤打誤撞,神農又陸續發現了可以祛口氣的草、安神草,以及別的種類的茶。遠古人以rou為主食,帶回來的普通野菜雖說沒用,丟了卻也浪費,部落每天早晚都配了一碗野菜湯,沒幾日,倒是治好了便秘的毛病,將巴豆棄之不用了。 每天都有無數人來圍觀神農賣藥,唐僑索性弄了一塊黑板出來,開了個草藥大講堂。神農漸漸不那么緊張了,也敢開口說話了,仔仔細細給大家講每種草藥的功效。 天神沒有藏私,將神奇的草藥知識傳給了眾人,建立了“日中為市”的制度,還教會族人種植五谷。族人對神使大人的崇拜空前高漲,連帶著巴啦啦部落在附近部落中的地位也愈加超然。 別的部落聽說此處有個神使大人,也紛紛跑來撬墻角,各個開出了讓人眼紅的條件請神農去他們部落做客。眾人生怕神使大人離開,族長與身邊親信商量過之后,直接退位讓賢了。幾次三番之后,神農也不再推拒,此部落遂改名為神農部落,為部落做出杰出貢獻的便能得到神農賜名,大家紛紛以冠以神農姓氏為榮。 神農在四十三歲時,身份再也瞞不住了,他奇異的牛頭與水晶一般的肚子都暴露在了人前。眾人在短暫的驚駭過后,也絲毫沒有懷疑他的神使身份,天神身邊的人哪能沒點特色?反倒因為這事,再不獵野牛了。 沒有大事之時,魂核的記憶流速就特別快,常常唐僑睡一覺過去,再睜眼便已經是十年之后了。 幾十年內,神農部落兼并了周邊大小部落,疆域擴展了十倍不止。到神農百歲之后,終有一日因誤嘗斷腸草而死。 這段記憶的起因與結果都與歷史對上了號。唐僑懸了許久的心徹徹底底放下了,有種塵埃落定的安然,再不用戰戰兢兢怕神農吃下的哪顆草是斷腸草了。 唐僑和帝君收好了神農的魂核,踏上了鴻蒙塔第四層。 * 鴻蒙塔的第四層是古神日漸隱沒的時代,不再有像盤古女媧那般顯眼的神明。神明都隱在凡人之中,輕易找不出來。在天上飛了好幾天,唐僑和帝君也沒找見哪個長相特殊的。 縱然帝君學富五車,也完全分不清這是哪個時代了,唐僑只能盡量把眼前所見都錄入直播,讓古人類專家辨認。 那天是個神奇的日子,唐僑正蹲在小樹叢嗯嗯,讓帝君等在林子外。說來有些汗顏,自打來了遠古,她都是在小樹林里解決生理問題的。每每此時唐僑就眼紅帝君,心說成為仙人最大的好處就是吃下的食物都不入五谷輪回。 唐僑剛提起褲子,忽然腦門一疼,被一顆小石子砸到了。她循著石子飛來的軌跡望去,樹上赫然站著一只花腦袋的鳥兒。 “哼?!碧苾S沒當回事,轉身就要走了。誰知那鳥卻不依不饒,張開了鳥喙,像植物大戰僵尸里的豌豆射手一樣,“噗噗噗噗”吐出了一溜石子,都精準地擊在了唐僑腦門上。打得唐僑都懵了,腦門上腫了老大一個包。 更讓她驚異的是這鳥吐完了石子,竟擺出個惱火的表情來,它還能口吐人言:“又是你們人類隨地大小|便!懂不懂規矩??!” 【會說話的鳥!】 【哈哈哈哈,在人家家門口便便了,這陣砸挨得不冤_(:з」∠)_】 唐僑無語凝噎,心說自己估計是碰到神鳥了,帝君不在身邊她不敢放肆,捂著腦門忍氣吞聲賠了個不是。 那鳥兒兩只翅膀叉著腰哼哼一聲,昂著下巴頤指氣使:“你給我撿十顆石子去!為了打你,我嘴里銜著的石子都吐完了?!?/br> 唐僑滿地找石子,這鳥兒還特別挑揀,大的不要小的不要尖的不要,非得要一般大小的圓滑石子。 這鳥兒還是只道德意識很強的鳥,唐僑自愧不如,只能聽它不停地數落自己:“森林面積縮小都怪你們人類??!物種多樣性減少都怪你們人類??!天天都有人隨地大小|便,還隨地打野戰??!辣雞!都是不懂規矩的辣雞!” 花腦袋的鳥兒坐在枝頭晃蕩兩條細棍腿,動作十分人性化。唐僑一邊物色石子一邊觀察它,這鳥身子約莫有雞那么大,鳥喙卻特別得長,能塞十顆石子。一扎就扎穿了樹上的紅果,跟吸椰子汁似的吃里頭的果rou。 唐僑好奇得不行:“你都有果子吃了,還吃石子做什么?” “誰要吃石子?”這鳥眼皮一掀,莫名其妙瞅她一眼,“自然是用來填海啊?!?/br> 【填海?。?!】 【這是被海淹死的精衛鳥??!】 【哈哈哈哈,傲嬌道德標兵版精衛?!?/br> 唐僑一驚:“你是精衛?”因為又驚又喜,唐僑聲音有點大,在空曠的樹林里蕩開了回音。一時周圍好多鳥兒都應了聲:“哎,誰喊我呀?” “叫我做啥?” “大清早的嚷嚷啥呢!” ……一時間周圍起碼十多只鳥應了聲,探出鳥窩的有紅腦袋、黃腦袋、綠腦袋,連黑腦袋的烏鴉都有,都好奇地打量唐僑,這些鳥還都叫“精衛”。 唐僑不敢作聲了,給最先搭話的花腦袋鳥兒起了個“精衛一號”的稱呼,忙問:“怎么這么多叫精衛的鳥兒?” “其實精衛是我們老祖宗的名兒,我們都是她的后人?!本l一號眨眨眼,給她算了一筆賬:“我們精衛族實行一夫一妻制,一年生一窩,一窩生三只,十年就是五萬九千零四十九只。只是我們老祖宗文化程度不高,想不到這么多名字,她圖懶,所以大家都統一叫精衛?!?/br> 直播間一群對數字敏感的理科生熱衷于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