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8
誤事當軍法處置。若不是這北疆實在太冷,兄弟們受不住寒,這酒是不許吃的?!?/br> 待眾人去了,謝洵方進了大帳,見睿王站帳內的地形圖前蹙眉沉思,一張臉消瘦了不少越發冷峻,估摸阿十那丫頭若是瞧見不定要心疼了。 謝洵并未打斷他的沉思,而是讓小廝把提盒里的酒菜擺在桌子上,揮揮手讓小廝下去,待睿王過來坐到桌前,才道:“這蒲城之外與北狄接壤,盡是一馬平川的荒原,打起仗來唯有真刀真槍的上,可咱們大晉的兵士的騎射功夫本來就不如以狩獵為生的狄兵,加上不能適應北疆的寒冷,體力能力上都大打折扣,若真刀實槍的對戰,對我軍很是不利,且姜氏顯然籌謀已久,對你知之甚詳,知道你善用兵法奇謀,以姜氏的悍兵,一鼓作氣連下數城不在話下,何以卻老老實實的等在蒲城與你決一死戰,正是看中了蒲城的地形之便,便你再熟絡兵法,善用謀略,這一馬平川的地方也施展不出,姜氏此一番可謂用心良苦,被北狄王如此費盡心機的對待,睿王殿下有何感想?” 大軍行了數月,謝洵一得了閑就會來自己的大帳消磨時間,即便之前還不大清楚這位大舅哥的性子,如今也知道了。 睿王不得不佩服老國公,雖說謝家這一輩兒上沒出帶兵的將領,可也都不是孬種,先不說前頭幾個,就是這位外傳最不成材,跑去做買賣的老九,說起當前兩軍戰勢也是一針見血,的確,姜氏在蒲城外按兵不動,為的就是防著自己,若姜氏連下數城,戰場自然就會移往別處,而除了蒲城之外,任何一座城池,都能借地勢而行兵法,如此,便勞師以遠也能以逸待勞,勝算將會大上許多,如今姜氏把戰場擺在蒲城,對自己極為不利,如何能在極不利的前提下勝了這一仗,是睿王這一路都在想的難題。 如今,謝洵既說了出來,莫非他又什么妙計,想到此開口道:“九哥可有對策?” 謝洵執壺倒了兩杯酒,自己拿起一杯抿了一口,那股子辛辣順著舌頭嗓子眼一溜下去,熱辣辣的,頓時就覺暖和了不少。 謝洵把酒杯放在桌子上:“睿王殿下這一聲九哥叫的我這心里直打顫兒,先前被你幾句話誆了來,還當自己占了多大的便宜呢,如今才算知道,這便宜可是真不好占啊,這商道通了,也得你打贏了仗才行啊,不然豈不白費了功夫,還要你答應我的蒲城的商鋪,說的倒是好,可惜是畫餅充饑,你說要是這一仗敗了,蒲城都成了北狄的領土,哪還有我的商鋪啊,所以,跟殿下商量個事兒,以后能不能別叫九哥,你這一叫九哥準沒好事兒?!?/br> 睿王:“你是阿十的親哥,自然不能失禮,這聲九哥是該叫的?!?/br> 謝洵揮揮手:“可你一叫我就心慌,要不這么著,你以后有事兒就說事兒,這九哥還是等你打完了仗回去跟阿十成了親再叫也不晚?!?/br> 睿王忽想起阿十跟自己說過她九哥最是摳門,除了對她這個妹子大方,旁人都別想占他一點兒便宜,活脫脫就是個jian商。 雖說這次瞧著是自己說動了他,其實睿王心里比誰都明白,若自己不是謝府的女婿,謝家絕不會讓謝洵隨軍,謝家這些年不插手軍務,就是想避嫌,謝家畢竟不是自己,自己是皇族是皇上的叔叔,這大晉的江山是他慕容家的,他帶兵出征名正言順,也沒有功高震主之說。 可謝家就不一樣了,世代簪纓名聲在外,便如今各國提起謝家也都得豎大拇指,贊一聲謝家滿門英烈,這文官坐到頂頭也無妨,不會讓君王忌諱,武職就不一樣了,若謝家手握重兵,便再忠心也是皇上的一塊心病,所以老國公當年以年老體衰不能勝任軍職為由,致休在家樂享天倫,謝家這一代的子女只有老大老八在朝為官,老八還是皇上憑著同窗的情意,請回來當了戶部侍郎,巴不得甩手不干呢,可見謝家隱退之意何等堅決。 如今卻因自己成了謝府的女婿,謝家重新插手軍務,為的就是保自己萬無一失,這個睿王比誰都明白,而此次行軍之所以如此順利,也多虧了謝家鼎力相助,即便謝老九嘴上說的不大樂意,可大軍這一路上的糧草供給卻極為充足,沒了后顧之憂,自己也輕松了不少。 睿王不理會他的話,而是直接開口道:“這些日子我倒是想到了一計,姜氏陳兵蒲城,求勝心切,可佯裝退敗誘狄兵進入蒲城?!?/br> 謝洵:“這十萬狄兵,可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殺盡的,若等援兵一到,里外夾擊,豈非又是混戰,只怕我軍占不到半點好處,反倒被狄兵牽制?!?/br> 睿王:“故此,不能等北狄援軍到來,必須速戰速決?!?/br> 謝洵拿起酒杯把杯中剩下的酒,倒在炭盆子里,頓時轟一聲竄出老高的火苗:“速戰速決的話唯有用火,如此一來,蒲城百姓的安置變成了大問題,而且,姜氏多疑極為狡猾,若想取信于他,讓他認為大晉的大將軍王的確不敵敗退,而非誘敵之計,必要有一場實打實的苦戰,傷亡在所難免?!?/br> 睿王皺眉:“正是有此顧慮,才遲遲不能下決斷?!?/br> 謝洵:“我是商人,商人謀利無可厚非,但有時為了后頭更大的利潤也需做賠本的買賣,端看值不值了,戰事一起傷亡在所難免,我倒覺得,若能用傷亡能換來大晉萬千百姓的安和太平,也是相當值的,況,便不用此計 ,直接真刀真槍的來去,只怕傷亡更為慘烈,只是,蒲城的百姓并非都是大晉子民,身份龐雜,難免就有北狄的細作,這計雖好,卻萬萬不能泄露,若泄露出去丁點兒消息,此計便功虧一簣,而,如此一來,蒲城百姓如何安然撤走,便成了最大的難題?!?/br> 83、第 83 章 … 睿王:“這個我倒想到了, 蒲城地處北疆,一年中半年都是冰天雪地的, 老百姓家家戶戶都會挖地窖儲藏過冬的菜蔬食物, 起火之時避在地窖里應會安然無恙, 只怕有人不在家中,就麻煩了?!?/br> 謝洵:“這個主意妥帖, 若是撤走了百姓, 難免打草驚蛇,至于那些不在家里的,正打仗呢還往外跑著看熱鬧, 純屬找死, 與旁人無干,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只要能贏了這一仗,北疆至少能得二十年太平,北疆的百姓再也不用忍受狄人的燒殺搶掠,也不會再有離散之苦,如此想來, 便多死幾個狄人這筆買賣也是相當值的,狄人天生好戰野性難馴, 我阿爹曾說過,跟狄人講道理根本沒用,他們唯一認得的道理就是拳頭,誰拳頭硬, 誰就是道理,打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