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2
“你瞧瞧我爹這老丈人怎么當的,你便學不來我爹的大度,總會裝糊涂吧,非揭穿了他們小兒女的心思做什么,不就是偷著親了親嘴嗎,算什么大事兒啊,你也不是沒干過?!?/br> 國公爺老臉通紅:“那,那能一樣嗎,那時候我就要出征了,一走還不知回不回的來呢?不見你一面兒,心里放點兒念想,能回得來嗎?” 王氏夫人想起當年,丈夫出征的前偷著來找自己,說是偷,其實就是爹娘有意放他進來的,為的讓他們見上一面,說些梯己話,那時候也不講什么山盟海誓的,便是別人會說,丈夫這樣笨嘴拙腮的也說不出來,就會傻愣愣的盯著自己看,看了許久許久,最后抱著自己啃了一口,沒有技巧,不懂溫柔,就知道用蠻力,把自己的嘴唇都啃破了。 當時真疼的夠嗆,可后來在他出征的日子里,那疼就變成了沉甸甸的思念,變成了心里唯一的念想,心里盼著卻又怕著,既盼著傳回來消息,又怕有消息,戰戰兢兢的,到如今她都不知道那段日子怎么熬過來的? 可熬過來方才有了這一輩子的夫妻,這些兒女,如今連最小的阿十都大了,有了心上惦記著的人,就像當年的自己。 想起什么來,有些憂心的道:“昨兒我兄弟來說起北邊兒的事兒,說瞧形勢不大好,只怕咱們大晉得出兵了,這一出兵只怕睿王就得掛帥,你說這成禮的日子可還沒挑出來呢?” 國公爺:“這成禮的日子先頭本定的入了秋就辦,可老爺子跟我說上月里北狄有變,姜氏滅了赤狄一族,統一了北狄,如此一來只怕立刻就會起兵,睿王特意尋了老爺子說把成禮的日子往后推推?!?/br> 王氏夫人愣了愣:“你是說睿王怕此去北疆……”說著并未說下去。 國公爺:“這一點兒上我的確不如他思慮周全,當年我恨不能出征前把你娶進門,可你爹說趕不及,你別看丈人睜只眼閉只眼的讓我溜進你家去見你,心里卻打著最壞的打算,若萬一我回不來了,即便過了定未成禮,到底不至于拖累你一輩子,那時我不能理解丈人,還恨過你爹一陣子呢,如今方知當爹的心,想來睿王也是這個心思,才把成禮的日子往后推的?!?/br> 王氏夫人竟說不出話來,側頭望向院子里踩在梯子上摘石榴的女兒,手里拿著一顆老大的石榴,夕陽下酡紅一張小臉,似笑似嗔,不知想什么呢…… ☆、第 63 章 睿王一進御書房,皇上便打趣道:“美人在懷, 難為皇叔還有空進宮?!?/br> 睿王:“到底我跟阿十還未成禮, 若太過了,謝家那邊兒不好交代?!?/br> 皇上笑著打量睿王,他們叔侄自小一起長起來的, 彼此的性子最是清楚, 自有記憶開始, 皇上便記得他這位小皇叔, 從來不笑,一張臉生的極俊,卻終日冷冰冰的,沒什么表情,這一點兒上,太子倒有些像皇叔,大些了更是少年老成,便當年大破西戎得勝而歸, 獲封大將軍王的時候, 也沒見他有什么變化。 可如今雖臉還是那張臉,神情卻大不一樣了, 一提起阿十,往常那無波無瀾的目光頓時變得溫柔起來,唇角微微彎了彎,一絲笑意從唇角溢出來,跟變了個人一般。 皇上:“既如此喜歡, 為何還要把成禮的日子往后推?!?/br> 睿王收起笑意:“北狄姜氏吞了赤狄,統一了狄族各部落,狄族內亂已平,姜氏必會趁此機會對我大晉宣戰,姜氏休養生息數十載,又吞了赤狄,如今正是兵強馬壯,與當年的西戎不可同日而語,這是一場惡戰,便是我帶兵也沒有必勝的把握?!?/br> 皇上:“皇叔是怕,不會的,皇叔深諳兵法韜略,那北狄一族不過化外之民,怎是皇叔的對手?” 睿王:“戰場兇險,生死難料,若我平安歸來,自是好,若萬一有閃失,未成大禮,也不至于誤她一生?!?/br> 皇上:“皇叔這是何必?您真舍得下阿十嗎?!?/br> 睿王:“正是因為舍不下,所以才會如此安排?!?/br> 皇上嘆了口氣:“難怪謝家會答應把阿十嫁給皇叔,皇叔對這丫頭還真是掏心掏肺的好?!?/br> 睿王:“若能娶阿十為妻,此一生便再無所求?!?/br> 皇上:“以前真沒瞧出皇叔如此癡情,皇叔今日進宮想必也是為了端和請旨讓阿十送嫁的事吧?!?/br> 睿王:“公主和親,我朝雖無先例,前朝卻有記載,送嫁之人必是皇族子弟,兄弟子侄方合乎禮法,謝家雖顯赫,卻并非皇族,阿十一個世族千金送嫁公主著實不妥?!?/br> 皇上:“這件事兒,朕也想不明白,這端和好端端的非讓阿十送嫁做什么?阿十的身份并非皇族,夜郎王還曾在校場當眾求娶,這端和是糊涂了不成,還有這夜郎王,先是求娶阿十不果,竟非要娶端和,這端和的名聲不大好聽,若傳到夜郎王耳里,只怕又要生出許多事來,且,端和還以盡孝之名,非要在承恩公府大婚,為此事,皇后的臉色都不大好看,更別提承恩公了 ,若不是朕直接下了旨意,斷不會答應此事?!?/br> 說著嘆了口氣:“若不是北疆不穩,朕又何必如此遷就夜郎,如此,就讓太子送嫁吧,太子身份尊貴,也彰顯我大晉和親的誠意?!?/br> 皇上的一道圣旨承恩公兩口子再不樂意,也不能失了禮數,畢竟兩國和親干系重大,尤其這個當口,更不能出差錯。 承恩公府挨著謝府,若不是蘭丫頭入宮為后,皇上恩典封承恩公,得有個單獨的府邸,作為謝家長房,是應該住在謝府的,這不得不搬出去另設府邸,也不想太遠。 好在謝府挨著王家,當年國公爺娶王氏夫人之時,為了方便王氏夫人回娘家走動,便臨著王家的花園圈地蓋了國公府,后來謝家子嗣旺,國公爺怕住不開,陸陸續續的把前后的幾家也都買了過來,弄得如今半條街都是謝府,再往后,阿十的哥哥們都長大成家,各有各的事,謝家二老也跟別人家一樣,非圈著兒子兒媳婦,在一處里過。 二老的一貫原則是,只要年節兒的都回來,一家子熱熱鬧鬧的吃頓團圓飯,知道這里是家就成,平常日子回不回來隨便,所以,謝家的院子雖多,大多時候都是空著的。 大哥不想離著太遠,阿爹跟就跟王家商量著,兩家各辟出一半花園給大哥,蓋了府邸,便是如今的承恩公府,也因離的太近,阿十以前常為了避開蘇盛蘭,跑去八哥哪兒住著。 如今蘇盛蘭跟夜郎王要在承恩公府大婚,蘇氏跟丈夫一商量,索性兩口子收拾收拾直接搬回謝府這邊兒來了,反正屋子都是現成的,把整個承恩公府都騰了出來,讓蘇盛蘭跟夜郎王大婚。把布置收拾的事兒一股腦交給了管家,兩口子跑謝府這邊兒躲清靜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