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2
個比一個靈秀,真是讓人羨慕不來的?!?/br> 薛太后笑,慢慢喝了一口茶,才道:“映惜的確是個好孩子,性子溫柔純善,聽說和嘉惠處得也不錯,若是老王妃你喜歡,不若哀家就將她賜給郡王爺為側妃,好讓她給郡王爺開枝散葉,再不濟陪老王妃你說說話,替郡王爺在你面前盡盡孝心也好啊?!?/br> 老誠郡王妃先時就已經有所覺,此時薛太后明說了,她想到韓氏那張討人厭的臉就笑了起來,忙起身謝了薛太后,心中隱隱得意的領了旨。 薛太后的辦事效率很高,翌日就將那薛家女連著賜婚懿旨送到了誠郡王府,道是不必從薛府迎娶了,只在誠郡王府內十日后成親便罷了。畢竟只是個遠房族女,薛太后也不擔心丟人…… 誠郡王接了賜婚懿旨看著那薛家女一臉的黑氣,那來頒懿旨的內監見了,就賠笑著對誠郡王道:“郡王爺,昨兒個老王妃娘娘見到薛姑娘很是喜歡,太后娘娘體恤,便特意賜了這婚事,好讓薛姑娘多陪陪老王妃娘娘,也算是替王爺您盡孝了?!?/br> 待誠郡王送走那內監,沉著臉看著自己母妃,老誠郡王妃的眼淚就刷一下落下來,道:“良兒,你時常的都在軍中,有時多少日都不得見一回的。那一位,你也看見了,也是沒得指望的,平日里也就嘉惠陪著母妃,可嘉惠她若是出嫁了,還可能去那幾年都不得一見的閩中,你可讓母妃怎么辦?這側妃,你就當娶了是孝敬母親罷了?!?/br> 老誠郡王妃都這般說了,誠郡王滿腔的話都給噎回了腹中,即使不情愿也只得認了。 誠郡王妃聽說了這事怒氣沖沖的回府,見到的就是那薛側妃在老誠郡王妃的沐恩堂和嘉惠郡主親親熱熱的說著話,上面老誠郡王妃則是一臉慈愛的看著她們說話,一家人好不和樂融融。 延意元年三月,京城都在議論著海運之事,過往大周雖未施行海禁,但沿海官府很少批建碼頭,只有極少的小私人碼頭存在,官府又不對商船提供保護,海盜倭寇橫行,海運非常危險,因此大周的海外貨物稀少又昂貴,此次放寬海運,修建碼頭,官府還研擴增海軍,對商船提供保護,這些措施必然會讓海外貨物更多的流入大周,說不定很多原先的稀罕物件飾品普通官宦人家都能用得著了,這自然是件大好事。 三月底,夏家大房的嫡次女夏以菡便在這個氣氛之中嫁入了武安侯府三房,成為了武安侯府常家的八少夫人。 以宓沒有去夏家主宅去給夏以菡送嫁,不過不過添妝禮卻還是送了,她讓半秋從庫里取了一支鑲白玉的攢絲金步搖,東西是件好東西,不過對以宓來說卻也平常得緊。往年她住在湖州府的時候,每年韓老夫人都會命人將京中四季流行的首飾衣裳挑上幾套給以宓送去,她很少戴,多是收到了庫中防著罷了,這支步搖就是其中一件。 夏以菡看到這支步搖,眼淚直在眼眶里打轉,只覺委屈到不行,她知道,這種東西以宓的梳妝盒里一抓就能一大把,支支都能比這支精美華麗,前年魏國公府二姑娘韓依玥及笄禮,再之前魏國公二房的二姑娘成親,以宓送的可都是成套成套的精品鑲寶石的首飾,到了她,一只步搖就打發了。 只是她不知道待她嫁入侯府之后,才發現日子更難熬,委屈更是說不盡。先是大房武安侯世子的嫡女常四姑娘生辰,求了她想請她幫忙遞帖子邀請以宓參加她的生辰宴,接著她婆母又暗示老侯夫人壽辰,能否去以宓的溫梅莊討上兩株梅花,送給老侯夫人作生辰禮物…… 夏以菡的婆母常三夫人出身前忠毅侯府旁支,沒什么嫁妝,常三老爺又閑賦在家,三房經濟狀況并不好,這若是能從以宓那里得兩株梅花送老侯夫人,可不是又省銀子又體面? 夏以菡應付得疲憊不堪,且借口找多了拒絕多了,眾人看她的臉色就越來越不好,且她那夫君又不體貼,反為了面子總是幫著別人各種逼她。這個婚事還真是像一次夏以珠私下諷刺她的,也就面兒上光鮮,內里都是黃連。 四月初,海務司便在興州城正式成立,正司蕭正楠就在閩中,他未回京直接就在閩中交接帶兵住入海務司府了,而京中定下的海務司的其余各官員也一起擇了吉日啟程去了閩中就職。 周家昌這個時候卻是收到消息說官府已經定下讓工部派人和海務司一起負責修建碼頭的工程,還有意請閩中的商家直接參與承建,而且這參與的商家,將來亦可參與碼頭運作章程的具體籌劃。 其實修建碼頭,擴增海軍耗資巨大,且越來越明顯此事燕王和內閣都不欲讓閩王和閩中布政使參與進來,而是由京中直接掌控,那么所謂的讓閩中的大商家參與進去,一是為著他們的經驗,二恐怕更是為了他們放血出資。 但對大商家例如周家這樣的豪富來說,他們不愁要出錢,他們愁得反而是錢輪不到他們來使。 周家昌收到消息后就遞了帖子求見燕王,他并不期待燕王會親自接待他,哪怕只是王府長史就已經足夠,他萬萬想不到,此次他還真的見到了燕王。 第44章 周家昌入到燕王府就被領進了王府外院一間布置極其簡單的書房,房中除了書架,寬大的書桌,椅,書架上的書,書桌上的文房四寶,以及掛在墻上的一副弓箭,再無其他任何物件擺設,空寥寥的,但卻莫名讓人產生一種威迫感。 侍衛領了周家昌入了房間之后并未請他就坐,也無人給他上茶,只扔了他在房中就退下守在了門口。 這是在燕王府,周家昌也不敢放肆,只收了平日里的風流玲瓏模樣,帶了些恭敬之色站到了一側候著,因正對著書架,眼睛便順勢就在書架上多看了幾眼,竟全是地理志,雜記游記,奇門八卦一類的書籍,不說什么圣賢書,就是史書都沒一本。 想來這并非一間真用來看書的書房。 周家昌等了約莫一炷香的時間才聽到門邊傳來動靜,他轉頭便看到了一個身材高大的玄衣男子走了進來,只一眼,他便感覺到一股隱隱的壓力逼過來,他甚至沒看清來者的長相便下意識低下頭來,及至看見他衣服上的暗紋以及佩劍,便猜到了來者身份。 他沒想到燕王會親自過來見他。 周家昌跪下行禮,燕王越過他徑自走到了書桌后,在椅子上坐下,這才讓他免禮又喚他坐下,周家昌起身道“不敢”,他便也隨他去了。 小廝奉了茶無聲退下,燕王便看著周家昌問道:“周公子要見本王可有要事?” 周家昌不知為何額上就冒出了細汗,他不敢如同和他人談生意打交道般試探兜圈,便直接簡單扼要地將周家意欲參與官府在興州修建海運碼頭的事情表達了,道“冒昧打擾王爺,也是想知道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