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7
銀錢,本來是夠他撐到春閨的,沒想到前陣子他生了病,他想省錢不想請大夫,客棧掌柜見他病得厲害,怕他在客棧里有個三長兩短,硬是給他請了大夫來開了藥。這一下,就讓他囊中羞澀了,連付通鋪的錢都沒有,欠多了就被店家趕了出來。 杜如晦說這些的時候很平靜,梁珩卻感同身受,明白這背后會有多少身為寒門書生的辛酸。 很快到了沈家,梁珩在前院招待杜如晦,沈蓁蓁則陪著趙氏回了后院。 不提梁珩曾經做過江寧的縣令,算是杜如晦的公祖,就按同是讀書人,且梁珩十分欣賞杜如晦來說,梁珩也會請杜如晦留下,暫住沈家。 杜如晦在梁珩夫妻邀請他來家里做客的時候,就想到了他們會收留他。當時他就考慮過了,他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連回家的路費都沒有了,眼看著就要到春閨了,他不可能為了那可憐的清高,而放棄了十幾年的努力。 再說對方是梁珩夫妻,杜如晦除了慶幸,沒有他想。謝過梁珩后,便痛快地應了下來。 第141章 杜如晦就這樣在梁家住了下來, 住在梁家的前院。 因為梁珩不逢沐休,就會朝出晚歸, 一天都不在家。而后院只有趙氏和沈蓁蓁,都是女眷,就算還有和暢, 和暢也還太小, 所以杜如晦幾乎不會離開自己的院子, 連吃食都由小廝送來。 而梁珩回來后,也會經常過他住的院子來, 梁珩畢竟是探花,就算是好幾年前的事了,一身才學還在,且梁珩經歷過科考, 能給杜如晦將一些經驗。 時間過得很快,在春閨前兩個月, 無數從全國各地來京趕考的學子, 便背著行囊, 背負著所有親人的期望,來到陌生的京城。京城的房價,一時又瘋漲了起來。 朝中形勢又緊張起來, 剛剛新婚不久的易旭, 提前一個月就隨著眾考官, 搬進了順天貢院去, 要一個多月后, 才能出來。 別的或忙得腳不沾地,或緊繃著筋,只有梁珩所在的察院,還是和以前一樣,沒多少公務,梁珩常??粘鰜戆胩鞎r間,他辦公的桌上,文牒公務沒多少,書倒是放了一大堆,桌下還碼著不少。唯一多出來的事務,就是沒事就跟著京兆尹那邊的人,巡查京城,察院人不多,但是一人一天的輪下來,還是要不少天才輪得到梁珩。 因為梁珩以前春閨考試的時候,也是沈蓁蓁準備的東西,所以這次輕輕松松就幫杜如晦準備好了。 這些天杜如晦一直有些發愁進去要吃些什么,算了算身上的余銀,不到半吊錢了。因為春閨的原因,京城里幾乎所有日用品的價格都漲了不少,以前一文錢能買到的白面饅頭,現在可能要兩文錢了。 而他也只吃得起白面饅頭了。杜如晦便決定要出門買一袋白面饅頭帶進考場去,雖然到時候已經是四月天了,饅頭放幾天,很可能會餿了,吃了說不定會壞肚子。但是他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就在考試的前兩天,杜如晦準備出門買饅頭的時候,他進了梁家后就再也沒見過的梁夫人就帶著丫鬟來了他的院子。 杜如晦雖然驚訝,但也連忙起身見禮。 沈蓁蓁走進房們,看著一身清瘦的杜如晦正站在窗下,臨窗的桌子上還擺著幾摞書,一本正翻開著,旁邊一支毛筆,正搭在硯上。 平日杜如晦也是舍不得用這種東西的,只是會試不僅考文采,還會看書法,而書法沒有紙筆是練不出來的??伤F在實在囊中羞澀了,也沒錢買紙筆,好在梁珩讓人送了幾方硯和幾摞紙來。這些對現在的他來說,再珍貴也沒有了。 杜如晦將今日受的恩惠深深記在了心里。 “梁夫人請坐?!倍湃缁蘼杂行┗艔埖卣埳蜉栎枳?,人卻不敢靠過去,有些為難地站在原地。 沈蓁蓁對杜如晦這副模樣見怪不怪,當時初初認識梁珩時,他就是這般模樣,生怕有辱姑娘名節。 沈蓁蓁徑直尋了把椅子坐下,后面跟著的碧蓮將一大包東西,提了過去,放在了杜如晦身邊的桌上。 杜如晦看著那一大包東西,有些不解,“梁夫人,這是?” 沈蓁蓁笑笑,“這是給你準備的到考場中去的東西,里面有吃食,藥品,還有一套筆墨紙硯,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當年夫君他用得上的東西,都給你準備了一份。另外鍋爐炭火,一會兒會有小廝送過來的?!?/br> 沈蓁蓁不管杜如晦面上的驚訝之色,又道:“對了,吃食都是干面點,還有一些干rou,到時候到了考場,你就燒開水煮著吃...” 杜如晦呆滯地看著沈蓁蓁嘴一張一合,心里驚訝和感激交織,一時失了神,不知該說什么才好。 梁家收留了他,還給他管飯,梁大人常常過來盡量幫他解惑,現在梁夫人都如此照顧于他。杜如晦一時熱淚上涌。 沈蓁蓁說了一大串,見杜如晦有些失神,問道:“杜公子,你沒事吧?” 杜如晦回過神來,連忙搖搖頭。這些東西正是他所需的,也是梁夫人的一片心意。拒絕就是假客氣,杜如晦沒有半句假惺惺地推辭,對著沈蓁蓁一揖到底,“學生多謝梁大人,梁夫人對學生的大恩大德,學生銘記!” 沈蓁蓁不好去扶他,笑道:“杜公子客氣了,不過是些舉手之勞的小事。不瞞你說,梁大人他也是起于微末呢,你也不用羞愧,以后若是有得勢一天,也可這樣幫助別人?!?/br> 杜如晦臉上一凜,正色拱手道:“學生銘記!” 杜如晦進考場的那天,梁家的小廝幫著他將行李挑到了順天貢院大門處。 這七八天的時光,對于考場外面的人來說,過得極快。 杜如晦出來的時候,只是人消瘦了不少,精神還是很好,也虧得考試前幾個月在梁家住下,吃食都比在外面好了太多,養好了身體,沈蓁蓁給他準備的東西有極為貼心,好多藥品都用上了,這才完好地從考場出來。 當夜梁珩過去杜如晦的小院,詢問他考得如何。 在梁珩面前,杜如晦并不想隱瞞或是謙虛,便說解題的時候還是比較順利,又將題目和答案默了一遍,給梁珩過目。 梁珩看了看,也估量了一下,杜如晦是有真才實學的,想必上榜應該不是問題。 杜如晦也滿心期待地安心等待放榜。 十天后,春閨放榜。杜如晦一大清早就和別人一樣,等在了京兆尹衙門外的公墻處,等待著主考官前來放榜。 不過等了一個時辰不到,杜如晦卻感覺自己等了幾年一般漫長。他已經盡了半生的努力,就為那一個萬分中只有一分的結果。 等主考官乘坐著氣派的敞天轎子,在一眾府兵的開道下,從順天貢院來到衙門外,將杏榜張貼至公墻上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