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7
疑讀卷官有失公允,但學生等請求拜閱三鼎甲的答卷,也好讓學生等心悅誠服?!?/br> 禮部眾人不禁面面相覷,李牧也不禁眉頭緊鎖,這答卷入了檔庫封起來了,何以得見?須得上稟皇上,才能拿到答卷??扇羰巧戏A皇上,只怕皇上會震怒。這科舉之制乃是國之根本,新科進士更是國之棟梁,朝廷上下莫不重視,更惶談一國之君了。如今這邊出了簍子,不到萬不得已,誰敢去稟告皇上啊。大家一起等著倒霉吧。 讀卷官皆是四品以上的大官,今天皆在這了。只是這山芋太燙手,接不得。這些進士明擺著是不相信了,就算他們站出來也是于事無補的。答卷皇上看了,皇上心里清楚這里面有沒有水份。所以座上的其他大員皆低下頭,裝聾作啞罔若未聞,也不管一邊禮部的人如何著急上火。 李牧又說了幾番話勸諸新科進士容后再商討這事,只要瓊林宴畢了,任他們怎么鬧,都扯不上禮部,偏偏那些進士們,僵著不肯拜恩,也不肯入席。 這吉時眼看就要過去了,禮部的人沒辦法了。馮敬亭正欲去稟告皇上,就見鼎甲席上站出一人來,定眼一看,是梁探花。 梁珩往旁邊略走兩步,朝前面禮部的官員拱了拱手,道:“學生尚還記得策對,愿意背與諸位同年?!?/br> 禮部的人一聽,真是喜出望外了,李牧忙道:“那就有勞梁探花了?!闭f完又不禁有點擔心,萬一里面真是有水份...轉念又想到這梁探花會試答卷自己是看過的,確有高才,不禁微微放下心來。 梁珩轉過身,朝后面的進士們拱了拱手,也不多說話,便開始背誦起來。 “臣對臣聞,開治必宗法,三代而后,其治純道,必兼綜百而王其道...” 場上安靜下來,皆凝神靜聽著。這些進士們是因為上次在乾清門下見梁珩三人一起,像是約好了一般,心里就生了疑惑,會有這種巧合嗎?這幾天進士們自發籌辦的宴會上,就有人提出疑惑來,這樣那樣的一分析,眾人心里就越發懷疑了,這才邀著今天在瓊林宴上與禮部發難。 這會聽著梁探花不急不緩地將策對背了出來,眾人心里就有了數了。 再看前面眾大員也是聽得頻頻點頭,兩位老進士更是閉眼聆聽著。 “天行不息,日進有功,則古圣以民推至仁,以育物固幾道...” 梁珩清清朗朗背完了全篇,又朝眾進士拱了拱手,“以上,請諸位斧正?!?/br> 場上卻一片鴉雀無聲。 這還有什么好說的?能從幾萬考生中脫穎而出,眾人也是有真才實學的,自然能明辨好壞。人家這探花是可謂是當之無愧。 那書生臉上再無質疑,正欲拱手道歉,就見劉致靖也站起了身來。 “既然諸位懷疑我這狀元是水貨,我也只好將策對背出來,”劉致靖說著斜眼睨了一圈后面的進士們,繼續道:“讓你們看看自己到底差在哪了?!?/br> 劉致靖這番話可謂是極不謙虛,極不客氣了。能考到這份上,眾人也是自命不凡的,有心高氣傲者更是被氣得臉色漲紅。 劉致靖卻不管他們如何反應,張嘴就背了起來。 劉致靖不像梁珩那樣謙虛,全程以睥睨之態背完。 場上一片緘默。劉致靖人張狂是張狂,文章寫得有理有據,引經據典,全篇洋洋灑灑,對策題分析得入木三分。劉致靖畢竟是宰相之子,平日對朝事耳濡目染的,比那些偏遠地方來的考生,本就占據了優勢了。 這下眾人再不敢說話,不等榜眼站起身來,眾進士就不約而同的彎腰致歉,又給禮部侍郎馮敬亭作了揖。 禮部的人見眾進士不鬧了,自然是樂見其成,也不敢苛責,請眾人入了座。 后兩排的林行周看著首排的人,眼色晦暗不明。 第64章 眾新科進士入了席, 氣氛卻尷尬了起來。 他們甚至忘了是誰先起的頭,說要在瓊林宴是發難的。 旁人忘了,那出頭的書生卻是記得。那天在曲江宴上, 有人起了話頭,眾人義憤填膺地議論了大半日,皆是憤憤不平。這科舉本該是公平公正,不分門第的。 這時便有人出主意了, 說趁著瓊林宴,在宴上發難一番, 若是鼎甲有水分,當堂就要求朝廷重新批卷。 眾人自詡有一身文人傲骨,他們如何能忍這種愧對先圣, 枉顧自己十多年的寒窗苦讀的事?便一呼百應, 商量了起來。 這書生正是中了二甲的王朝宗,他滿腔少年意氣倏地被點燃, 見人商量了,卻沒人愿意做這出頭之鳥,便自薦成了這領頭之人。 王朝宗正與林行周坐在一桌, 他可記得清楚, 這出主意的人正是這林行周,可剛剛分明見他彎腰行禮了。 王朝宗心里頓時就看不起這林會元來,當時也是見林會元掉到了二甲末, 眾人才更深信這里有齷蹉, 沒成想人家卻是能屈能伸的。 司儀官見氣氛低沉, 趕緊進行下一步,請探花折杏花。 梁珩見提到自己了,便站起身來,跟著一個捧著金盤的小吏,行至院邊杏樹下,用盤中的金剪刀,折了幾枝杏花花枝下來。 這折下來的杏花花枝分發給三鼎甲外,在座的大臣也有討要的,皆是受家中女眷所托。沒要到花枝的大臣還請梁珩再去剪兩枝下來,梁珩也欣然應允,又剪了不少花枝下來。 進士各賞了宮花一枝,小絹牌一面,上刻有‘瓊林宴’三字。鼎甲的絹牌不同,是銀做的。 一時氣氛終于活躍起來。 梁珩并不知道,坐在進士后面的官員里,有一人至始至終都在打量著他。 樂儀開始奏‘啟天門’樂章,宴會正式開始。 只見上菜的數十個宮娥,婷婷娉娉地端著宮盤進院來,將盤中的菜肴放至眾人桌上。菜盤為銀制,鼎甲酒杯為金制。菜肴果品四十余品,皆是奇珍異味,極天廚之饌。 等眾進士給前面的大員們敬了三輪酒,這才分明喝了起來。 梁珩還沒吃兩口菜墊墊,其他的進士就一排排地過來給鼎甲敬酒來了。 這敬酒的油頭也是致歉,瓊林宴也是秉承隨其量盡醉無算,梁珩很快又倒下了。 這瓊林宴直喝到月上中天才散了。 還是易旭送梁珩回來。 易旭將梁珩扶至房里躺下后,沈蓁蓁留易旭坐坐。易旭也是喝得半醉了,哪敢多留,便告辭了。 梁珩次日醒來時,已是日上三竿了。 沈宴已經等他多時,等梁珩洗了漱,不待他多說什么,沈宴便說兩人去外面找地方喝一杯茶。 沈蓁蓁道:“大哥,讓梁公子先喝點粥吧?!?/br> 沈宴拉著梁珩,道:“我們去找個酒樓,餓不到他的,小妹放心?!?/br> 梁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