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6
珩不禁心疼起來。這里面縱然有沈小姐自己的選擇,也還是因為他。 沈蓁蓁看著梁珩眼里的心疼,明白梁珩在想什么,伸手拍了拍梁珩的手背,看著他輕輕笑了笑。 兩人正拉著手說話,就聽后面傳來一聲咳嗽。 梁珩慌忙放開手,轉頭就見沈宴正在門口看著他們,慌忙站起來,心下惴惴地看著沈宴。 沈宴見自己嚇到了兩人,也頗有些不好意思,“那個,在哪洗漱???” 第63章 沈宴想著如今梁珩是探花了, 也該把小妹和他的婚事提上日程了,畢竟梁珩沒多久就要為官,兩個未婚卻住在一起, 被有心人利用的話,會對梁珩的仕途造成不好的影響。 沈宴想叫梁珩出去喝一杯,但梁珩下午還要去赴瓊林宴,便只好推到后面再說了。 申時不到, 梁珩就換上了那身朝服,等待衙役來接。 沒多久, 院門就被敲響了,如意去開了門,就見兩個年輕的衙役正站在門前。倆衙役滿心喜悅, 這差事還是他們和年紀大的衙役許諾請他們喝酒才換來的。 倆衙役滿臉堆笑, 問道:“姑娘,請問探花老爺可準備好了?” 如意笑道:“好了, 兩人差爺進來喝杯茶吧?!?/br> 兩人連忙搖頭,這會子他們哪敢喝探花老爺家的茶啊。 一人又笑著道:“那麻煩姑娘請探花老爺出來吧,我們這就出發去瓊林苑了?!?/br> 梁珩在屋里聽到外面的對話, 便站起身來。 “那我這就去了?!?/br> 沈蓁蓁也站起來, 伸手替梁珩理了理衣襟,交代道:“別人敬的酒,能擋就擋了?!?/br> 梁珩輕嗯了聲, 便準備走, 沈蓁蓁又想起來昨天梁珩的手帕弄臟了, 這會子洗了還沒有干,便將自己手帕掏出來,遞給了梁珩。 梁珩接了過去,小心地放進袖子里,便出了房間來。 梁衙役見一身朝服的梁珩,昨天也是見過了的,便作揖道:“見過探花老爺?!?/br> “兩位差爺客氣了?!绷虹裥Φ?。 兩人又請梁珩上了馬車。沈蓁蓁并沒有出來相送,兩人現在住在一起的事要回避著人,免得對梁珩造成不好的影響。 沈蓁蓁想著過幾天便重新在旁邊租個院子才好。 瓊林宴在城郊皇家別苑瓊林苑舉行,梁珩坐著馬車到了瓊林苑。 門口正站著禮部的幾個令史。令史是九流之外的員吏,并無官服,皆是穿著一身藍色長衫,站在門口迎接新科進士。 這會見梁珩下了車馬來,能有資格由衙役送過來的,必是三鼎甲沒錯了。一個令史便迎了上來,朝梁珩拱拱手,問清名次,便道:“梁探花請隨我進去?!?/br> 梁珩也拱了拱手,道:“有勞?!绷虹褚膊恢撊绾畏Q呼他,稱呼大人萬萬不可的,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被稱做大人。 令吏便領著梁珩進了門去。 穿過一道影壁,瓊林苑內的景象就昭然于眼前了。 只見院內種滿了各類奇花異草,皆是江南、嶺南進貢的名花。東南處有一道高數十丈的假山,山上建有樓閣,山下鋪有錦石小道,院中有一方池沼,滿池碧綠,夏荷正開得嬌艷。 院中早以擺滿了八仙桌,已經坐了個半滿。 梁珩被引至靠前面的一桌坐下了,劉致靖和易旭還沒有來。 等了兩刻左右,其他進士們漸漸來齊了,四人一桌。劉致靖和易旭也來了,坐在梁珩旁邊,和他一樣,一人一桌。 坐在梁珩他們前面的,皆是身穿紫色官服、深緋官服的大員,皆是一人一桌。三品以上著紫服,四品以上著深緋色官服。大員們皆是不停見禮。平級互相見禮,下級給上級見禮。 席上還有兩個杖朝之年的老者,兩人是六十年前甲寅年的進士。一個甲子后,作為特賓被請至瓊林宴來。其中一個便是劉致靖的祖父,如今的三公之一的劉韞申。劉韞申也是當年的狀元,而劉致靖的老子劉竟榮也是當年丁亥科的狀元。一門三狀元,可謂幾百年難得一見的盛事,要流芳千古了。 院中景色十分之美,各色花卉開得正艷。院旁還有幾顆杏花樹,正滿樹芳華。 劉致靖的老子劉竟榮扶著他爹坐下后,就坐在了第一排,旁邊正坐著右仆射趙赟、中書令韓仲景、伍秉敘、門下侍中余隆、姚騫之。 劉致靖以前和齊湑兩人在長安城里蹦跶,弄得雞飛狗跳時,劉竟榮教訓過劉致靖幾回不起作用時,劉竟榮就對這個小兒子深深失望了。劉致靖算是被家中的女眷寵歪了。 沒成想,浪子回頭金不換,這兒子轉眼給他考了個狀元回來。還補全了劉家一門三狀元,皇上都親自送了牌匾嘉獎。 劉看著坐在進士首位的兒子,心里一陣滿意,又轉頭看見老對頭趙赟滿臉勉強的笑意,心下就更舒暢了。趙赟的兒子趙博裕連會試都沒考上。忽又想到兒子還未定親,想著回頭該讓他娘給兒子定個貴女了。 到了酉時,宴會正式開始。 禮部說完司儀官走至最前面,先朝前面諸王公大臣做了個揖,又說了幾句場面話,便讓諸進士起身拜謝會試主考官禮部侍郎馮敬亭。 眾進士隨即站起身來,梁珩也起了身。 馮敬亭就站在眾進士前。司儀官唱了聲‘拜’后,梁珩便躬身做了個揖,卻良久沒有聽到說起身,又聽到一聲“拜”,梁珩起身正打算再拜,就見前面的大員們正看著后面,臉色都沉了下來。 梁珩也順著往后面看了一眼,沒發現什么異常,不禁疑惑。 就聽前面一官員站起身來,冷喝道:“你們這是為何?成了新科進士,如此了不得,連老師都不愿拜了,尊師重道,都不懂了嗎?!”說話的正是禮部尚書李牧。 就見后面進士中站出一人來,這人梁珩還見過,正是那個扯著‘奉旨鄉試’,招搖過市的書生。 就見那書生拱手朝前面的大員們一拜,雖王公大臣盡在,他卻面上毫無懼意,道:“古有云,明師之恩,誠為過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學生等皆不敢忘。只是學生等有一事疑惑,望讀卷官能與解釋?!?/br> 這話說得很是有一番深意,若你是明師,我自然尊敬你,若不是,就另談尊敬了。 幾百年來,還是頭次遇到新科進士不肯向主考官謝恩的,禮部眾人不禁有些冷汗直冒,這一個兩個的也就算了,這一多半一百多新科進士不肯拜謝師恩。這御史臺的人可就坐在下面呢,這些人不抓住機會好好參一本禮部辦事不當才怪了。 “你們有何事?”司儀話音里氣都弱了不少。 那書生道:“學生等疑惑,何以三鼎甲皆是出自順天省下,我外省之人盡沒。本科中讀卷官大半皆是順天之人。學生等不敢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