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3
。 沈蓁蓁將地上的東西拿到梁珩房里去,又等了一會兒,梁珩才出來,看到她還站在院中,臉色不覺微紅了一下。 “凈凈手就來吃飯吧?!鄙蜉栎栊Φ?。 梁珩輕嗯一聲,便去水缸邊打水凈了手。 今晚的菜品格外豐盛,梁珩確實也很餓了,雖然帶了干糧進去,但是時間答題都不夠,連水都沒來得及喝上一口。 兩天對命運的等待,每個新科貢生都極為煎熬。梁珩也是很焦灼。 到了十五這天,差不多寅時左右,梁珩他們睡得正香,就聽到傳來敲門聲,還有人喊著梁珩的名字。 梁珩從睡夢中驚醒過來,聽聲音像是易旭,梁珩正披著外衣,就聽隔壁房門打開的聲音。 梁珩拉開房門,外面天色一片漆黑。 門縫外邊的燭光透過門縫,沈蓁蓁摸黑打開了院門,就見外面有三個人,一個正提著燈籠,兩個面生,其中一個正是易旭。 “易公子,出了什么事嗎?”沈蓁蓁問道。 易旭笑了笑,“梁兄怕是忘了今天要去宮里候著聽宣呢?!?/br> 梁珩這會也走了過來。 “易兄,劉兄?!?/br> 易旭又道:“梁兄,今天要去乾清門前聽宣,我們怕你忘了就過來叫你了,你果然忘了,還好我們過來了?!?/br> “???聽什么宣???”梁珩不解地問道。 劉致靖道:“梁兄竟是不知道嗎?今天卯時,前十名都會被宣進太和殿去覲見皇上?!?/br> “可...” 易旭笑道:“梁兄定在前十以內了,別多說了,快去換身整齊的衣裳,我們即刻就出發?!?/br> 梁珩點點頭,又請他們進來等。 幾人便走進院來,沈蓁蓁招呼著他們進屋坐,易旭便笑道:“我們也不是外人,弟妹別忙了,我們就在這等就是了。外面風大,弟妹趕緊進屋去吧,等梁兄換好衣裳,我們就走了?!?/br> 畢竟還有兩個不認識的男子,沈蓁蓁便歉意地笑了笑,進屋去了。 梁珩很快換了一身衣裳,幾人便出了院子去了。 沈蓁蓁一直坐在房中,聽著院門被輕輕帶上,心里忍不住緊張起來,今天便是放榜之日了。 第61章 梁珩和易旭坐著劉致靖的馬車, 幾人來到宮門前,宮門正站著幾列守衛,全副胄甲, 神色肅穆。 幾人驗了身份,從午門進了宮。穿過太和門,經過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這才到了乾清門下。 乾清門前早有貢生候著了, 竟有四五十余眾。且后面還在不停地來人。雖然今天皇上才會欽點名次,名次尚且未知且是有前十名, 但是一旦欽點完畢了,就會傳臚。前十人會被引入養心殿覲見皇上,而一旦傳呼未到, 則名次就會由前十降到三甲末等。故此, 認為自己可能會進前十的貢生們皆來了,甚至有的完全沒有把握的也來了, 萬一祖宗保佑,自己進了呢? 眾人在清晨的寒風中矗立大半個時辰,皆是冷得直打哆嗦。心下焦急, 卻又無可奈何, 到了這里,只能是聽天由命了。 梁珩幾人站在人群中間,旁邊有人認識劉致靖, 但這會眾人心下皆似火焚, 面上焦慮盡顯, 皆是沒有心思打招呼。梁珩緊張地握緊手,嗖嗖寒風中,竟出了一腦門的汗。 立在人群另一邊的林行周,心里既期待又緊張。不禁深深吸了一口氣,一股寒風入了肺腑,稍稍平復了些焦躁。 終于到了卯正。 養心殿內,開始填榜了。 讀卷官拆開彌封,于御前用朱筆填寫了一甲三名次序,二甲七名也按照次序書之。 眾人正在乾清門前焦灼著,幾個官員從乾清門內走了出來,眾人頓時屏息下來,按下焦灼,等待著。接著就聽里面傳來一聲高聲唱名。 “一甲第一名,劉致靖——” 劉大紈绔竟然中了狀元了?這廂還沒驚訝完,里面又唱了一聲。 “一甲第二名,易旭——” “一甲第三名,梁珩——” 劉致靖對自己會中狀元并不意外,這里面各種因素很多,除了黨派之爭,還有自己文章自己知道,點個狀元他是問心無愧的。 易旭倒是很驚訝,畢竟自己在前兩回考試中一直不出彩。 劉致靖轉頭恭喜兩人。三人互相道了喜。 眾人這才發現,一甲前三名竟是在一起的。剛好這么巧,三人約好似的一起來了,還一起中了?眾人心里不禁疑問了起來。 三人卻是不知別人的想法,上前幾步在一旁等著。 林行周卻是呆立當場,臉色慘白。他本來還抱著一絲希望,這會卻如雪地里被冰水澆頭一般,全身都涼透了。當時他是知道考試時最好帶上板桌去的,只是他當時嫌棄板桌模樣太怪,背著有辱斯文,這才沒有帶,誰知...為了它,竟是連一甲都丟了,這會兒卻是后悔晚矣。 “二甲第四名,張懷瑜——” “二甲第五名,宋遠山——” “......” 林行周緊張地聽著里面的傳唱,心也一點點的沉下去。 “二甲第十名,林行周——” 一直唱完了前十名。這一聲聲念下來,已是將眾多心懷希望的貢生們,一聲聲地打入深淵。十多年甚至幾十年寒窗苦讀,所懷的希望,皆在今日化為泡影。有甚者甚至不禁掩面而泣。 前面禮部的官員,客氣地請新科進士們跟著他們進去。十人便跟著進了乾清門。新科進士們入了養心殿,殿內點著數百根蠟燭,將殿內照恍如白晝。天子齊策正襟危坐于明堂之上,面色肅穆。沒有了垂白珠的遮掩,齊恒的相貌便看得真切些。 只見燭光下的面容年輕,卻略顯蒼白,也是相貌堂堂。 還未來得及多看,梁珩便低下了頭。又有一引班官將眾人引至丹墀下跪下,讓每人背奏自己的履歷。 劉致靖作為狀元,自然頭一個背奏。 “臣劉致靖,長安人士,年二十一?!?/br> 齊策坐在丹墀上的龍椅上,看著劉致靖笑了笑,劉致靖也笑了笑。 “臣易旭,雍州泉城人士,年二十二?!?/br> 梁珩也跟著說道:“臣梁珩,雍州泉城人士,年二十?!?/br> “臣張懷瑜,青州人士,年三十八?!?/br> “......” 齊策又說了些祝賀的話。幾個官員引著眾人走出養心殿,外面的人卻是早已散了。官員又交代了明日傳臚大典的注意事項,分發了朝服。才由小吏引著諸位新科進士出了宮去。林行周看著前面正和一甲另外兩個進士說著話的梁珩,內心一片復雜。若不是那板桌... 林行周深呼了一口氣,能怨誰呢,怨天怨地怨自己。 易旭兩人本來打算送梁珩回去,梁珩卻謝過了他們的好意,在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