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1
韓媽和吳姥姥是不肯吃的,一個是人老了啃不動,一個是只要看著女兒吃的開心就滿足了。 韓小美也沒有推拒,因為她知道,他們家的長輩都這樣,哪怕自己一口不吃,只要看著孩子吃的開心,比自己吃了還高興呢。這是屬于長輩的愛,她上輩子不曾擁有,這輩子,誰也別想從她手里奪走! 吃完飯,韓媽和吳姥姥收拾碗筷去了,韓小美走到隔壁去看了看補習班的教室。 和半個月前相比,現在的教室簡直是大變樣了,墻面是新粉刷過的,原木色的單人桌椅整齊擺放在屋子里,一共4排,每排8個人,看著既寬敞,又不會因為距離黑板太遠傷著眼睛。 和尋常人家的堂屋不一樣,這個由堂屋改造成的補習班,屋頂上垂下來足足六個一百瓦的大燈泡,連老師講座上都懸掛著兩個大燈泡,不過,對于女兒的這種近乎奢侈的決定,向來節儉的韓媽卻是大力支持的,這些燈泡也是她親自去買的,特意挑了最好的牌子。 對于韓小美的疑惑,韓媽難得狡黠地對女兒悄聲說道:“小美,你就一直沒有發現,小榮屋子里的燈泡,比你屋里的瓦數大了一倍嗎?” 韓小美:⊙o⊙! “你弟沒你這么自覺,晚上寫作業的時候經常打瞌睡,我就故意把他屋子里的燈泡換成大功率的,我就不信等燈那么刺眼他還能睡得著!”韓媽惡狠狠地說。 韓小美:→_→ 不過,不得不說,韓媽真的把這個補習班布置的和給自家孩子布置的書房一樣了,原先破損的玻璃窗全部換成了新的,懸掛著米色的窗簾,單人課桌配的是舒適的靠背椅,椅子上面鋪著藏藍色的手工縫制的坐墊。 正看著教室后面的黑板,想著要不要在上面寫些什么的時候,門外傳來一男一女的聲音,韓小美笑了笑,趕緊走出去,迎接今天來上課的兩位補習老師。 兩位老師一個是在二中教了十幾年語文的中年男子,姓張,一個是三中的英語老師,姓王,也是四十多歲的年紀,胖乎乎的。 張老師和王老師其實都是教學水平很不錯的,但是沒辦法,這個年代不管做什么都要托關系走后門,張王兩位老師都是從鄉下花了很大功夫調到市里的,能有學??弦麄兙筒诲e了,至于編制?慢慢熬吧!每年上面給學校的編制名額就那么一兩個,十有八九都是給人預定下來的,哪里輪得到他們? 別看老師這個職業表面上光鮮,其實,沒有編制的教師是很苦的。一個月才四百多塊錢,這個工資相比農村代課老師來說已經不錯了,但是,農村代課老師花費少啊,可以自己種菜養雞,基本生活還是有保障的,不像在城里,就像韓媽說的那樣,出門買根蔥都要花錢,四百多塊錢,也只夠維持全家人的生活罷了,需要夫妻倆都出來工作,家里才能存得住錢。 張老師當年之所以離開他深愛的鄉村中學,想盡辦法調到城里,就是因為他愛人得了糖尿病,這種病需要定期去大醫院檢查,還要買藥、打胰島素,繼續留在農村的話,他老婆的病就麻煩了。因此,張老師只能選擇帶著老婆回到城里。 可是,糖尿病的治療花費很大,張老師每個月幾乎一半的工資都拿來給老婆買藥了,家里還有個上小學的兒子,日子過的緊巴巴的,為了補貼家用,一直在外面帶補習班。這次也是多虧了他認識鄒亮磊的那位教育局的親戚,聽說韓小美這里的補習班待遇比外面高點,特意把張老師介紹了過來。 不得不說,在已婚婦女眼中,甘愿為了患病的妻子放棄理想和堅持的張老師真是值得她們敬佩的,并不是每個女人都這么幸運,能遇到這樣一個好男人,而她們也愿意成全這樣一段美好的愛情,當初張老師走投無路的時候,也正是鄒亮磊的親戚幫忙給他想辦法調到了市里的。 和張老師相比,胖乎乎的王老師就比較可憐了。王老師原本也是農村代課老師,年輕的時候長得漂亮,機緣巧合下嫁到了城里,在婆家的幫助下調到了三中,不過她婆家也不是那種很有背景的,能幫她調到城里就不錯了,編制什么的就沒辦法了,原本一個女人每個月能有四百多塊錢收入也算不錯了。 可是,王老師第一胎生了個女兒,這讓她的生活立刻變得艱難起來。 這個年代對于計劃生育政策執行的非常嚴厲,王老師這樣的要是敢生二胎,不但要罰款還要丟工作。王老師就不太愿意,而且她也很愛自己的女兒,不愿意為了生兒子而委屈了閨女。 這樣一來,王老師的婆家不高興了,公婆和丈夫都勸她干脆辭了工作,反正一個月四百多塊錢也不算什么,還能安心在家照顧兩個孩子呢。王老師根本不愿意為了二胎放棄自己熱愛的教育事業,婆家和丈夫卻覺得她忘恩負義,因為三中這個編外教師的工作原本就是婆家幫她弄來的,結果兒媳婦調到了城里,卻不愿意給他們家生兒子,這怎么成? 王老師的婆家也挺狠,假裝默認了王老師的反抗,私底下卻悄悄讓兒子和廠里另外一個女孩子好上了,直到那個女孩子也懷孕了,偷偷去查了懷的是男孩之后,一家人才對王老師攤牌,請她為他們家大孫子“讓路”。 王老師也是硬氣,當場便說要去法院告她丈夫重婚罪,“你們不讓我和我閨女好過,你們全家都別想好過!法院一告,你兒子準得被判刑,還要丟工作!咱們魚死網破!” 原本得意洋洋的婆家頓時害怕了起來,他們也沒有什么很厲害的背景,萬一兒子真被兒媳婦告了,丟了工作就麻煩了。 不過,王老師這么說,并不是想繼續和丈夫過下去,這樣的一家人,她早就不想繼續過下去了,說去告他,不過是為了給自己和女兒爭取一筆撫養費罷了。 最后,王老師叫來了娘家人,從婆家拿走了他們家在城西這片的一個不值錢的磚瓦房,外加兩萬塊錢的離婚補償,也不提什么女兒的撫養費了,反正就算提了他們也不會給的,女兒也歸了她,正好,她婆家也不太想要個孫女,兩萬塊錢買斷一個孫女成年前的撫養費他們都覺得虧了呢。 就這樣,王老師帶著剛滿周歲的女兒,搬到了城西,這個年代還沒有什么幼托班,王老師每個月花三十塊錢,把女兒寄放在信得過的學生家長那里,白天上課,晚上抱著女兒批改作業,掙的錢一分都不敢多花,為了省錢晚飯經常是兩個饅頭就打發了?;蛟S就是因為面食吃多了,真個人都開始發胖了,不過,反正她也不想再找個男人結婚了,她不想讓女兒受委屈,哪怕一個人過,也要讓女兒得到她所有的愛! 韓小美敬佩這樣獨立自強的女人,也愿意為了王老師和她的女兒提供一個相對安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