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5
于每篇皆得作者之本義,、或者有據可考,乃民間歌謠,本無作者可名,作者之本義又從何而得知呢?” “衛先生的意思是……皆不可信?”有人突然發問。 這話有些火藥味,且顯然是曲解了衛琇的意思,鐘薈雙眉一蹙,朝發難之人望過去,只見是個身著布衣,束發未冠的男子,生得相貌堂堂,不過一臉孤傲,又胡攪蠻纏地挑釁阿晏,她看著便來氣,只覺此人獐頭鼠目面目可憎。 鐘蔚一看,是一位名喚祁源的寒門弟子,年方弱冠,已附學七年,是一干外姓弟子中的翹楚,只是為人有些孤高簡傲,大約是因為出身的緣故,與周圍這些膏粱子弟相處起來,總是不知如何把握分寸,鐘熹有惜才之心,卻也擔憂他性情偏激,故而一直未舉薦他出仕,想多磨磨他的性子。 鐘蔚卻沒他阿翁那樣的好性子,衛十一郎看在兩家交情的份上來講學,自己的弟子無禮打斷他,這算是什么事?當即沉下臉道:“衛舍人這番講解見微知著,發人深省,你卻只得出這么個論斷?且衛君在此講學,便是諸位之師,“宦學事師,非禮不親”,你入我鐘氏家學七年,連尊師重道之理都不知?還做什么學問?” 他病中氣息更比平時微弱,這一番話落在祁源身上卻是重逾千鈞,每拋出一句便叫他的臉紅上一分。 衛琇卻是容色如常,不見喜慍,待鐘蔚教訓完弟子方道:“鐘兄不必怪罪于高足,是我闡發不明,才致高足誤解?!?/br> 言罷轉向祁源,耐心又和善地道,“中多提綱挈領微言大義者,亦不乏牽強附會荒誕不經之詞,可信與否,須得自行判斷,惟有多學多思,博采眾長,兼收并蓄,方能避免一葉障目,自然能得出自己的論斷,這也是你們鐘先生今日命我來講學的深心了?!?/br> 鐘薈不由莞爾,那么多年了這小子還是如此蔫壞,分明是在搓火,卻講得那樣冠冕堂皇,再看她阿兄,看向祁源的眼神果然更加不善了。 衛琇將這一笑收入眼底,仿佛有一陣春風撲入襟懷,灌滿心口,整個人暈乎乎的,活似叫鐘蔚過了風寒,不假思索便道:“詩有作義,亦有誦義,作義多不可考,誦義卻隨時而新,亦無所謂斷章取義。我以何義誦之,即為何義耳。譬如我在此時此地,此情此景之下誦,是為何義,我心中自然知曉?!?/br> 說罷頓了一頓,啟唇誦道: 南有喬木,不可休息。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br> 鐘薈四歲開始學,本詩、詩序和鄭箋乃至兩漢和當世名儒的疏義亦是倒背如流,自然也像衛琇說的那樣先入為主,以為這詩說的是女子因其貞潔,男子無思犯禮,游女尚且不可求,在室之貴女便更不必說了。 可衛琇如此徐緩輕柔仿若囈語一般誦來,縈繞著一縷極淡的哀思,她突然就明白了何謂哀而不傷?!安豢汕笏肌?,非求而不得,卻落在“不可”,固然因其不可求而悵然,也因其不可求而無怨無憾,不及家世身份,不問是否“宜其室家”,只是一片摯誠而純然的戀慕之心而已。 鐘薈突然就有些惆悵,能叫阿晏傾心的女子不知是何等樣的人物,想必得如世外仙姝一般清雅絕俗吧。 衛琇誦完詩,深深望了鐘薈一眼,那目光仿佛渡過深廣悠長的漢水而來,只是鐘薈垂眉斂目一無所覺。 *** 衛十一郎講得深入淺出,將三家經儒之論與毛詩對照發明,卻只點到即止,并不斷言孰是孰非,弟子們第一次發現自小熟讀的詩三百另辟蹊徑地解讀也未嘗不可,更有殊途同歸處,聞之令人會心。 一上午的課不知不覺結束,諸生仍覺意猶未盡,不過再高妙的學問也不能叫人平地登仙,飯還是得吃的,鐘蔚命僮仆去廚房傳飯,自己強撐了半日已是筋疲力盡,沒什么胃口,同衛十一郎說了幾句話,便打算回房去補補覺,才邁出院門,卻被meimei叫住了。 他腳步一頓,轉過身去,一見她這身衣服便想起來這筆賬還沒算,挑挑眉便要數落,鐘薈警覺地往后張望了一眼,見常山長公主正在和鐘七郎說笑,并未留意她,拍拍手里的包袱搶先道:“快借個地方我換身衣裳!” 鐘蔚想了想道:“你這副尊容到我院子里多有不便,這里到客房路程也差不多,且人多眼雜的,不如我帶你回自己院子吧?!?/br> 鐘薈一想,自己也有多年沒回去看過了,叫他這么一提也有些心癢:“也行,換完衣裳正好去看看阿翁?!辩娝C的院子名為“十畝之間”,不與其他堂姊妹在一處,卻是從耶娘的正院辟出的一塊,兩個院子中間有一扇小門相通,從后門出去,穿過后花園中的小徑便是鐘熹的內書房。 鐘蔚坐著肩輿,鐘薈只能跟在后頭用腳走,就這樣鐘蔚還是一臉不耐煩,因為他回去繞了路! 行到院子附近,鐘蔚命僮仆停下等候,屈尊紆貴地下了肩輿,對meimei道:“阿耶阿娘走了之后奴仆每年晨間打掃一遍,這時候里頭應該無人,”邊說邊從袖子里掏出串鑰匙,從里頭挑出一把遞與她,“你自個兒開門進去吧,莫待太久?!?/br> 鐘薈接過鑰匙握在掌心,摩挲著檀木牌上“十畝之間”幾個小字,這還是她小時候自己刻的呢!心中不由涌起萬般感慨,走到門前又有些近鄉情怯,盤桓了一會兒,終是深吸了一口氣,推開了門。 鐘蔚解決了多事的meimei,立馬坐回肩輿上,兩個院子離得近,不到一盞茶的時間便到了,他叫僮仆解下狐裘,又命人打了熱水來,仔細盥洗了一番,然后換上一套干凈的中衣鉆入熏得暖融融的被褥中,舒服地嘆了一口氣,翻了幾個身,在兩腿間夾了只軟枕,懷里抱了只手爐,眼皮慢慢發沉。 就在沉入夢鄉的那一剎那,突然有個念頭從他識海中一掠而過,幾年前衛琇在這里讀書,有時候讀得晚了便留宿府中,他阿娘憐他年幼失怙,要將他安置在左近好隨時照應,便將鐘薈的屋子收拾出來讓他住了。 他方才留衛琇在府上過夜,似乎還沒叫仆人安排客房,若是......鐘蔚心中一凜,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