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11
書迷正在閱讀:名門半妖、蓄意接近、以戀愛之名[綜]、[亂世佳人]平行時空、[綜]黑暗本丸洗白日常、仙釀師、貓奴影帝、紅豆生民國、因厭生愛、無憂公主
馬尼拉,府里更不可能缺,用得著專為這個勞神?” 禎娘微微一笑并不說話,只是接過一把畫著玉蘭的絹扇立刻就換下了自己原本在使用的一把檀香木折扇。旁邊的管事媳婦很有幾分臉面,覷著禎娘臉色便笑道:“大小姐這話可就說差了,別說一把扇子了,就算是別的什么再貴重的,于家里又算什么?最重要的不過是一份心意而已。大少爺可不就是這樣,一把扇子、一枝花都能想到夫人,想到兄弟姊妹,可見孝悌呢!” 洪鑰聽了話微微撅嘴,禎娘輕輕點了點她的額頭,卻沒有多說什么——這樣的午后,即使是在十分炎熱的呂宋夏日,也沒有什么不好的。唯一可惜的大概是,呂宋的夏日沒有止境,而洪鑰和洪鈞姐弟在呂宋的日子卻是有止境的。 現在總督府已經打理地格外舒適了,在這里過日子其實和在大明的時候一般無二,自然也就沒有當初怕兩個孩子會有什么意外的擔憂。但是這兩個孩子依舊不能長長久久地呆在馬尼拉,因為顧周氏。 如今顧周氏年紀也漸漸大了,禎娘哪里敢讓上了年紀的人從大明到水土不同的呂宋。中間若是有一個意外,那真是如何后悔都沒有回轉的辦法。 而年紀越來越大的顧周氏,自然也和別的老人一樣,受不得寂寞,最喜歡兒孫繞膝。禎娘自己不能陪伴已經是十分愧疚,如果連從小照顧到大的外孫女外孫子也要帶走,那顧周氏豈不是孤孤單單一個人了。 再加上洪鈞念書的話,還是在大明那邊更容易找到名師——或許有讀書人愿意為了錢,隨著周家出海奔波。然而真正的名師本身并不愁沒處處館,自然是不愿意遠渡重洋的。 總之洪鑰洪鈞兩姐弟,是代替禎娘承歡顧周氏膝下,只是每歲有兩個月到呂宋小住,等到了回去的時候也就回了大明。而禎娘自然回歸原本的日子,有三個極小的孩子要照料,還有大筆大筆的生意! 第175章 禎娘這些日子確實有一筆不折不扣的大生意要做, 為了這一樁生意,她已經籌備了十幾年。不過這樁生意的開始, 卻是在她手下主管銀樓產業的掌柜給她送今歲新的首飾樣子的時候開始的。 銜珠桃形紅珊瑚步搖、雕金云形銀簪、銜珠云形翡翠釵、平填鳳形銀簪、銜珠牡丹寶石絹花、包金蝶形玉步搖、累絲云形金步搖、鏤空牡丹寶石絹花、點翠云形寶石釵、鏤空鳳形金步搖燙等等樣式的首飾被琳瑯滿目地擺在了禎娘眼前。 這些是禎娘名下銀樓產業要推出的新樣式, 別的就罷了, 首飾當然是要先送來給東家看一看, 有喜歡的添入妝奩,這也是銀樓那邊的體面——做出來的東西,若是東家一樣也看不上, 那才是真的沒臉! 話說銀樓這產業么,其實賺不到什么錢。更何況這行當十分講究招牌和手藝。管著銀樓的掌柜就與禎娘抱怨過:“東家, 不是我打退堂鼓,實在是經理這個在十幾個掌柜中間抬不起頭來。占用的錢多, 利潤卻一般——咱們這銀樓不比人家百年傳承的店子,又積累了好些手藝精湛的師傅。就算是想些法子,也收效甚微?!?/br> 禎娘當時只是閑閑地擺弄賬冊, 并不太放在心上。她能說她根本不是為了經營銀樓而經營銀樓么?這門產業于她只要沒有虧損也就夠了。就算這掌柜已經心里有些底了, 這樣直接說出來也是傷人的——人家來與禎娘這個東家說這些, 無非就是還有上進心, 想把這產業辦好呢! 禎娘只得與他出主意道:“既然是這樣, 法子也不是沒有。你去找賬房做個預算,咱們收一家有名氣的銀樓大約需要花多少銀子,到時候我給你批下來。這樣招牌也有了, 手藝精湛的師傅也有了,剩下就看你有多少經營的本事?!?/br> 這個法子說起來相當簡單, 無非就是靠著錢多借雞生蛋借腹懷胎而已。自家沒得一個響亮的招牌,也還沒有培養出手藝好的師傅,可是人家有??!甚至不需要挖墻腳一樣得罪人,直接花錢買了人家的產業,一切就都有了。 雖說百年傳承,一直能穩定賺錢的產業一般難得賣,但是那也只是出的錢不夠多而已。你照著市價來,人家當然不賣,好歹是祖輩傳下來的產業了??赡阋鐑r了呢?一成兩成不行,五成六成該動心了吧?實在不行翻倍來!如果翻倍也不能夠,那就換一家,總不會哪一家看到這樣多的錢都是不動心的。 這樣的主意其實掌柜的不是沒想到,只是這樣的主意不是隨便能拿的,最好還是東家發話。果然聽到禎娘的回答,那掌柜的立刻眉開眼笑道:“東家這個主意好,若是想突然做大,借著人家的殼子,那就再好不過了?!?/br> 禎娘點頭,其實她本意并不太在意這個。銀樓的話,她另有他用,并且用處極大——她要做的紙鈔生意不是要用準備金?而囤積大量金銀的門路在哪里方式在哪里?依靠金礦固然解決了一定問題,卻比不上銀樓。至少金礦可以和銀樓互相補充,達到更好的效驗。 最后收效也確實不錯,倚靠金礦和銀樓兩邊,禎娘已經積累足夠多的現金與現銀。就在這一次送新首飾,掌柜就秘密與禎娘道:“東家,一切都按照您的吩咐做好了。這幾年銀樓的金銀從來都是多進少出,多的如今都已經送到興業錢莊的地下銀庫里?!?/br> 禎娘笑了起來,手上揚了揚一張信函道:“果然是不錯的!你們的消息都趕在一處了。上午來的信函,在京城活動的掌柜和伙計已經有了很大進展,如今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事情總算可以做起來了!” 其實說起來,禎娘這一筆紙鈔生意,有容易的做法,也有困難的做法。如果是容易的做法,憑借禎娘的本錢,早八百年就可以做起來了,也遠沒有今日的麻煩。但是簡單的那一種不是她的目標,和她想象中的紙鈔差了十萬八千里! 所謂簡單的,與其說是紙鈔,還不如說是銀票改頭換面一番的東西。同樣都是可以直接向錢莊兌換金銀,同樣都是主打便捷,收益的方式也同樣是進行借貸,很難說有什么差別。這樣的營生,哪里還需要在朝廷打點,自己做就是了。 而紙鈔就不同了,雖然也是和金銀綁定,讓百姓有足夠的信心,也遠遠比銅錢金銀來的方便,卻和銀票有著巨大的不同——銀票是存入錢莊金銀的憑證,即是說要有存入才能有銀票。而紙鈔則是錢莊根據準備金自行印制,數額上就算禎娘足夠謹慎,也可以翻倍了印。這就注定了銀票對于他們這些商人來說是遠遠比不上紙鈔的。 況且大額銀票終究只有大商人為了生意方便才使用,至于普通百姓是絕對使用不到的。實際上若是平日里普通花銷使用銀票,一般的店鋪也不愿意接受。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