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1
書迷正在閱讀:名門半妖、蓄意接近、以戀愛之名[綜]、[亂世佳人]平行時空、[綜]黑暗本丸洗白日常、仙釀師、貓奴影帝、紅豆生民國、因厭生愛、無憂公主
人受著皇恩,這就要呂宋上任,周奶奶可不是就要隨同去?!?/br> 然而也有一位相好的婦人,她是個平輩交往的,用不著奉承方家二太太,因此有話直說道:“也不見得是這樣了,說不得是周大人和周奶奶兩個伉儷情深呢!不然周奶奶何必跟著去?既然已經兒女雙全,那就留在泉州也好,去到金陵也好??傊畺|南地方她哪里又呆不得!” 這話果然是極有道理的,要知道如今官員上任,不帶家眷的好多呢!一個家里有長輩的,須留下正妻代替自己侍奉雙親。另一種則是說不準能不能在任上站穩腳跟,打算一切安定了再接家眷過去。 然而還有另外一種,就是不愛家人管束。于是說一兩樣理由,就把老妻幼子留在老家,自己上任做老爺去了。然后外頭有貼心人如何如何,再沒得人來管束。 周世澤此去要去到呂宋,那邊氣候濕熱,外來人難以適應這是誰都知道。且剛剛經歷了許多戰事,到底是個什么情形,誰也不敢打保票。把家眷留在大明,按理來說可以說是有理有據了! 但是兩人竟沒有這樣,就可見以往傳說的夫妻親密,伉儷情深,果然不是裝出來的虛假,而是真正有這件事的——要說這種事還是女人家最為關注,男人家就從來看不到這些細處。 旁邊還有個海商人家的陸太太,拿了帕子捂住嘴笑道:“也不只是這樣,我是看我們周奶奶圖謀的遠大呢!因此想的也和一般人不同。一般婦道人家,聽說要去呂宋,憂心也憂心死了。只是周奶奶不同,她想到的只怕不是那些難處,而是往呂宋去的好處!” 此話一出,在場五六個婦人都愣住了——去呂宋那等地方難道還能有什么好兒?不得不說這是人以群分了。方家二太太自己是個沒得大見識的,因此平常的相交的一班太太奶奶也不算有高瞻遠矚的。 這陸太太說的,她們竟然是之前全沒想到的。只是既然提了出來,要是不傻,想想也就知道了。話說呂宋有什么好?不提的時候懶得想,提起來了一想就知道,只因為實在太明顯了。 呂宋好的,無非是兩樣。一樣是那邊的‘寶貨’!黃金和銅料,另外還說有寶石之類,這幾樣東西可不是要讓人打破頭!而周世澤在那邊是大權在握,就算不能恣意妄為,但哪有廚子不偷吃的,就算有一些連帶的好處,那就受用不盡了! 譬如說到時候,聽任呂宋自己決定該發往和人的那部分貨物,同樣都是發貨,給誰不是給,那就再周世澤的一念之間了。憑借掌握南洋這一片的大量黃金交易和銅料交易決定權,那就是數之不盡的錢財了。當然,前提是要運作的好。 另外一樣就是地利??梢韵胍姷?,既然呂宋成了大明的地界,那么以后在南洋一帶的航線,哪一個不會在這里停留?買賣貨物、靠岸補給,事情也不少了。然而整個呂宋都由周世澤說了算,家里有這邊航線生意的人家,還不趕緊求到到門上去了! 有的時候一個大權在握的官員就能夠支撐起一個有勢力的大家族,不為別的,正是權力。他們有權力決定很多事情,所以多得是機會憑借這些決定大發其財,或者和別人‘交易’——這就是人情了!然后你方便我我方便你,整個家族就因為這些人情,漸漸都提拔起來了。 而周世澤當了呂宋總督,這個官對他自己的仕途到底有什么好處且不好說。但是對于禎娘的生意,說不定比他做了正一品的都督還要來的有效驗。不說別的,就說那些任憑周世澤權力施為的事情,禎娘倒不見得要做什么不厚道的,只名堂正道地就足夠她把整個東南海商的弦緊上一緊了。 因此雖有驚異的,也有見識高的一下就看出門道來了。且心里思量:周家奶奶這就要隨著夫婿去往呂宋,本來就該好好送一送的!更何況今后人家周大人是身居要職,東南多少人家趕著要奉承呢!何不如今且先厚厚送一份禮? 因此就不約而同地打聽周家什么時候下帖子,也好齊齊去到周家說話——這也是應有之義,又不是那些講究灑脫不戀棧的隱士高人,為了全了禮儀,在離開泉州之前,也該和泉州這邊有過相交的人家說一聲。 又因為周世澤身居高位,禎娘生意遍及東南,這甚至不能只是下個帖子說一聲,到時候再城門略送一送?——就算是為了別人方便,也要辦個酒席,好把人都湊集起來。不然到時候,有的禮儀沒盡到,還要煩惱別人,也是沒意思。 于是禎娘早早準備了起來,讓幾個幫襯的師爺,用上上的大紅柬紙并蘇州花箋寫了上百個請帖兒,最后再用另一封大紅紙封套。只在請帖兒上寫明白了三日之后周府請開宴會,為的是這幾年多謝諸位親朋近鄰的周到。如今要離了泉州,也好說一聲,道個別話! 因有這一樁事,這幾日周府上上下下都是忙的腳跟打后腦勺一般。有那些安排廚房的,事情最重,自然不消說。有那些打理當日茶水的,也是早早就分派了下去,這一日還再三教訓。至于當日迎來送往侍奉客人、管理器具收揀餐后、叫唱來客記錄禮品等等,也是不一而足。 再等到三日之后,果然是個熱鬧非凡!不知道的泉州百姓還道是發生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自從早上起,滿泉州的貴人都好像是朝一處跑,因為去的方向相同,各家大大的排場竟把泉州新修的寬敞地不得了的大路堵了起來,這也是新聞了! 只因這些排場實在大!凡是男子,大都有功名在身,有的是正當著官,有的是家里有錢,給買了一個虛銜——這也是有錢人家的風俗了。自古有錢了就免不了和貴人家里交往,若是座中只有自家一個平頭百姓,那有多少禮節?竟是數不過來了!既然是那樣磨人,倒不如給買個好名頭,有面子,也得用。 于是只見個個都是騎著大白馬,頭戴烏紗,身穿各自品級對應的補子,腰間不是金帶、玉帶,就是犀角帶,粉底皂靴,有排軍喝道,張打著大黑扇,前呼后擁,都至少有十數人跟隨。但凡是街面上一個男子看了,都免不了咬著手指頭發癡一遍,想著那若是自己就該多好! 至于太太奶奶小姐們,講究則更多了。都是乘坐了香車大轎,旁邊有奶娘嬤嬤小丫頭陪伴服侍,下面前后則都是家人護衛。等到最前和最后,甚至有小廝手持藤棒呼道,讓閑雜人等不能隨意靠近。 “聽說這都是送那邊周府上的老爺去到呂宋那邊做總督去的!只是稀奇了,人都說人走茶涼,呂宋是什么地方,就如同古時候的嶺南一般。按說世人誰不在這上頭眼明心亮,怎的這一回卻是這樣?!?/br> 旁邊有個年高一些的,有心賣弄,便捻了幾下胡子道:“這就是你們小人家了,見識有限。哪里知道那呂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