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7
書迷正在閱讀:名門半妖、蓄意接近、以戀愛之名[綜]、[亂世佳人]平行時空、[綜]黑暗本丸洗白日常、仙釀師、貓奴影帝、紅豆生民國、因厭生愛、無憂公主
公府,什么時候漏地跟個篩子一般的了!我記得當初我在大太太和大小姐院子里做事的時候,還是上下嚴整,再不能讓這樣的訊息傳的滿府都是的?!?/br> 禎娘卻是沒有因著這個消息動容的樣子,只是問道:“所以這樣說來,真是有這樣的事情,娘有意與盛國公府結親了?” 說到這里禎娘的眉頭也皺了起來,雖然她已經不把自己的婚事如何放在心上了。但是也沒想過要到盛國公府去,這樣的大家族,麻煩事情多、污糟虧心事情也多,看著光鮮亮麗,但其實累死個人。她自然是不愛這樣的。 本以為按著母親的性子,她也是不會看中國公府的,因此她再沒往這上頭擔憂過——或者她早就無謂自己的婚事如何,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她信任自己的母親。按著顧周氏的擇婿,出來的也不壞么。但是這一回是事情,讓禎娘不能肯定了。 顧周氏趕緊搖頭道:“沒有這樣的事兒!府里是與我提了柳少爺有意結親,但是我是已經拒了。這樣的風聲再傳出來,定然是哪里走漏了。不要緊的,大太太治家一向很嚴,滿城風雨也就是現在,等到大太太曉得了,一番整治,那就是雁過無痕?!?/br> 顧周氏依舊沒有把事情原原本本說出來,一則不必要,二則她不愿。只是說出居然是‘納妾’顧周氏就覺得力重千鈞,她哪里能告訴自己的女兒這樣的輕視!她原先只想禎娘能改些她‘自視甚高’的毛病,但這時候她覺得寧愿女兒一輩子自視甚高,也好過有一點自卑自弱。 曉得了事情,禎娘是若有所思,她只覺得母親有事瞞著她,不過也沒有多說,只當事情就是這樣。只是事情哪里這樣簡單就算完了呢,還有的是麻煩! 禎娘這一日是在抄書,冷不丁玉淳就坐到了她身邊,看了一會兒道:“恁個好人兒!嘖嘖,這樣的好相貌,又有好文采。本來還可惜被哪家得了去了,原來是要便宜我們自家!果然咱們是有緣分的,將來還要做一家人呢!” 禎娘被她這樣一說,手上一頓,墨汁就染壞了一個字,這一張就算廢了。皺了皺眉頭,禎娘沒說什么,只是換過這一張紙,接著往下寫,卻沒有接話的意思。 所謂調侃戲謔就是要有人接話,有人反應才有意思,不然一個人獨角戲有什么趣味。禎娘除了因此廢了半張功課外,竟是完全波瀾不驚,這就出乎玉淳的意料了。她想著禎娘雖比別個冷淡一些,但這一年多的相處,她與大家越來越親熱,斷然不會似一個冰雪人一樣啊。 如同歡悅的氛圍可以由人及人,尷尬也是一般。禎娘的反應讓玉淳一時覺得訕訕的,摸了摸鼻子就想假裝若無其事地回自己的書案。到了一半才想起來,自己有什么可躲的!應該害羞的不是禎娘么,就是禎娘沒什么反應,也不該是自己灰溜溜地就走了呀! 她想再回禎娘那邊來著,只是想到禎娘方才的面無表情,似乎和她平常認真起來的樣子也沒什么不同,但就是覺得慎得慌,只覺得還是避開吧!這大概是本能的趨利避害——禎娘這時候心里的確是很煩悶的了。 一時之間不只是玉淳,就連別的女孩子也察覺到有什么不同了,還暗自揣測到:難道是禎娘性子與別個不同,她心里羞澀的時候就會越發冷淡? 只是這樣的‘恐嚇’初始還有用處,道后來大家再也不怕了,禎娘還真能把大家吃了不成!同時是真把那樣的冷淡當作是禎娘害羞起來了。禎娘這時候才真是有氣也不能發,她是的確不能如何的。況且這也只是小姐妹之間的一些調侃,真個傷了和氣才是不好。 禎娘第一回認真解釋道:“這些事情都是流言的,并沒有這樣的事情!不然這事兒怎么會沒個長輩點頭,顯然不知是哪個傳出來的假話了。我只問過我母親了,再沒有這樣的事兒的。不信,你們自問各位嬸嬸去,自然清楚?!?/br> 聽了這樣的解釋,其他女孩子是半信半疑。大家真覺得無風不起浪,事情沒個源頭,怎說的這樣有鼻子有眼兒!但是禎娘又是這樣言之鑿鑿——難道是事情才有了一個影子,顧伯母只怕事情有變,因此不肯直說? 女孩子們只回去,玉浣玉潤這些能找到母親的嫡女自然就是直接發問了。玉浣到了小王氏的院子里把事情原原本本敘了一回,然后道:“娘,這件事到底是不是?如今滿府里都在說呢!” 小王氏笑得慈愛,這時候卻是神色一凜道:“沒這件事,不知道是哪個該拔了舌頭的短命鬼竟然放出了這樣的流言!也不想想這是要壞了人家女孩子的名節呢!你十一叔是個男子還不打緊,禎娘可是個女子,可怎么說!” 小王氏大概是知道一些風聲的,但卻不知已經傳到了這樣。特意讓身邊的丫頭去打聽,果然是如自己女兒說的,竟是人盡皆知了,一時大怒——敢情一個個的做活越來越敷衍,這樣主家明令不許傳的事情,倒是恁樣快了! 讓玉浣回自己院子,小王氏就道:“你們去查一查,事情是如何流傳出來的,清楚了報給我聽。到時候只把犯事的小子丫頭婆子,揀首犯重重地罰。其余的也不用說了,自然就會知道該如何?!?/br> 這就是小王氏的聰明了,她哪里不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況且堵不如疏。一個勁兒的不準、禁止,弄不好要弄巧成拙。況且也沒得為了這一點口角上的事情真牽連了滿府的下人,所謂法不責眾么。 因此她的法子就是雷霆一擊,又快又準。立刻就找出首犯,重重地罰過,這樣對其他人也是震懾了。有這樣的榜樣在,大家也能揣測到上頭的意思,又因心里害怕落到自己身上,之后自然會謹言慎行,不再說這件事了。 果然過了幾日就有風聲說是發落了幾個下人,沒人知道到底為了什么事情。但是身處其中的仆下自然能品出一二,曉得是為了之前滿府流言的事情——不然怎么偏偏發落的幾個都是有莫大關系的?一時之間果然盛國公府海晏河清。 不過小王氏卻是相當無奈了,她的意思是拿下‘首犯’,但其實最大的首犯是衣角都沒碰過——實在是出乎她的意料了,最大的首犯居然是安應柳!她的十一弟。他開頭也不知身邊的人傳出這個流言了,但是后頭他反過來十分縱容! 小王氏也是覺得不可思議,只與身邊的媳婦子道:“你說這是什么道理?這個事情做了又有什么好處?難道他覺得顧家不應下他的親事對不住他,因此就要壞了人家名聲?這和地痞無賴有什么不同!再不是大家公子的做派?!?/br> 小王氏可是王夫人鐵桿中的鐵桿,因此她是知道安應柳想納禎娘的事情的,所以才會這樣說了。 旁邊的媳婦子卻是明白這些世情一些,只拿了帕子捂了嘴道:“只怕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