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1
書迷正在閱讀:名門半妖、蓄意接近、以戀愛之名[綜]、[亂世佳人]平行時空、[綜]黑暗本丸洗白日常、仙釀師、貓奴影帝、紅豆生民國、因厭生愛、無憂公主
這里的人情多重?況且這是國公爺的大事,弄不好咱家綁在一起也沒得這個重!多少錢也不頂用,就是這條子全塞給咱家也不成!” 第37章 禎娘聽過顧周氏干脆利落的一番話, 并不意外,只是點點頭道:“這一回往上打點走動不知是他家哪位定下的, 總之是不成了?!?/br> 顧周氏也道:“是這般了, 只有銀子算什么, 事情已經鬧到這般地步了, 是能善了的么!總歸上頭要給下頭讀書老爺做個榜樣,不能敷衍,不然成什么樣子!至于方家未免想得美, 這樣的情形居然還想著全身而退,這正是不聰明來?!?/br> 禎娘心里揣摩, 覺得不見得是人家想得美,畢竟死到臨頭也要垂死掙扎, 有幾個人能認命。不過這樣的話不必和母親爭辯,只是另外說道:“這是開頭就錯了,若是一開頭舍得下本錢, 花錢有如今大方, 從京城來的也就不會是一個半吊子揚州本土京官來——來一個已經被銀子砸昏頭的, 硬派一些。事情雷厲風行, 該殺人就殺人, 該判決就判決。最后蓋棺定論,塵埃落定,還有什么可說的呢!” 禎娘足夠聰明, 說這個話的時候她簡直是把事情剝來一干二凈。但是她到底只是個沒經過事的少女,雖然事情看得透透的, 嘴巴也說的果斷絕情,可只怕她自己都不知她所說的話意味著怎樣黑暗——話說到頭,她的聰明足夠她知道該做什么,但是她的經歷根本不足以讓她明白她的所做意味著什么。 不過這些也不算什么,就連顧周氏也沒有干涉的意思,在她看來這世上若是人太好來,便活不長久。她沒打算讓女兒成來十惡不赦,但也不想教出個小白兔,在將來讓人生吞活剝。以后自己的生意可不都是禎娘的,到時候上下走動,可不是聰明能夠應付的,還得‘明白’。 這時候禎娘的神色是淡漠的——甚至不是冰雪,那至少意味著她若有所感。她只是搖搖頭道:“至于銀子,這時候大家不會收的,話說將來應該能收著,可別忘了,真個嚴辦起來說不得就能抄家,到時候什么東西沒得呢?!?/br> 實在話,武宗之后就很少有商戶人家抄家來,抄家的多是一些官員。這也是武宗皇帝扶持商戶的舉措,只怕一些官員和貴胄想來主意想要侵吞人家財產,行抄家的舉動。有利有弊,壞處就是讓商戶人家能放肆以錢財求生。譬如說這次,沒幾個人覺得方家會被抄家,想要得錢財也就是事情得善了,這就有了他家使勁的念頭。 禎娘看出顧周氏的一點疑惑,道:“也只是猜測罷了,雖則抄家的少,也不是沒得。更何況這回方家是靠什么做事,舞弊案是靠著錢,之后欽差那兒也是靠著錢。有限的幾個商戶抄家的案子可不是都是因著中間錢財使用的太多了——朝廷怎么說,本就是銀子的禍事,自然就要把銀子去了。這才是行事作風?!?/br> 雖說如此,禎娘也說這只是猜測,畢竟這樣的事情又沒個定論,誰知道會怎么走。不過后頭的事情倒是坐實了她的話,她自己都微微驚詫——原來自己竟是個鐵口直斷的。 不說將來如何,眼下這時候顧周氏卻想著要同大夫人知會一聲。她不打算替方家說話,也不會手下好處,但是事情就該和大夫人說一聲。這也是她才到金陵與一年就能深得大夫人信任的緣故,不管是什么事情,都是不瞞著人,敞敞亮亮地放出來。 也是事情正好了,七月初十正是大夫人王太太的生日,雖然不是什么大生日,但也是要辦的,因此隔了兩日顧周氏就帶著禎娘去了盛國公府祝壽。 這一回過生日倒是不同,大夫人早說去歲整生日大辦過了,今歲只要自家人吃個飯就是了。但是一家主母可以這樣說,下頭的兒媳婦孫媳婦卻不能真個這樣想著,真個這樣想了才是愚蠢,這時候就該更加精心才是。 其中小王氏既是兒媳婦又是內侄女,平常也最是一個有主意的,自然由她說話。她只是笑呵呵的,立刻就扶著大夫人的手臂道:“母親可別這般說話,雖說不是整生日,但也是壽辰,哪有這樣簡便就過了。哪怕是民間那些貧寒小戶家里祖母過生日也要歡慶起來,有四方親朋好友街坊鄰里祝賀,母親怎能這樣。況且母親也要體諒咱們呀!如今母親說不過生日,您是家里頭一個,您說不過生日,往下數,今歲誰又敢過生日?話說還有一月余就是我的生日了,到時候我還想收禮喱!” 這一番話說的在場無不噴笑,就連大夫人臉上也帶出nongnong的笑意,口里道‘你這猴兒,你這猴兒’。本來么,前頭還是正經話,后頭就往私心去了,這不是真的私心,而是戲謔的話,說的人哪個不笑! 有了小王氏開這個頭,大兒媳萬氏才好說話,這時候也道:“曉得母親是體恤咱們,免得家里上上下下又該匆忙慌張,另外也是儉省的意思。只是道理是這樣,卻也不能真個如母親所說,不然以后老爺們和媳婦們如何站得住腳,卻是不孝了!母親不必擔憂呢,簡樸些也有簡樸些的辦法,有咱們二奶奶在何必發愁呢!” 說到最后萬氏也是戲謔了一句,小王氏聽了假意瞪了她一眼不依不饒道:“平常只當嫂子是個真正賢能的,如今看來是在這兒等著我呢!孝敬母親的好差事要搶著,只是苦惱事情卻丟給了咱們這些勞碌命。如今一時半會兒我有什么主意!你可別代我說大話,沒個結果出丑的可不是我!” 大夫人這時候嘴角笑意越發厚了,指著小王氏便道:“之前最先攛掇我過生日的是誰?說孝敬我的是誰?這時候你嫂子不過是讓你想主意,難道你平常不是個主意最多,最好攬事的?這時候推脫起來,只怕前頭說的好話都說假的!” 聽到這樣的話,小王氏立刻假裝冤屈,苦笑起來:“母親哪能這樣說話!我的孝順誰不知呢,罷了——我也只得勉力想個主意,你們一個個的都逃不掉!” 說著小王氏便對著在場的妯娌和晚輩講出主意:“只說那些小門小戶慶賀有湊份子的,咱們這一回也來,人人都按著自己的力量出一份銀錢,不拘多少也是一份孝心。只要咱們大房里出錢也就夠了,我可知道咱們這兒財主多著呢!到時候的銀子,酒戲這些哪里不足夠?” 這樣說話底下的妯娌和晚輩沒有說不好的,都道:“二奶奶的好主意,又是有趣兒,也是盡了咱們的孝心,也不要公中出錢,是太太儉省的意思,真個極好!” 然后便言語起大家該出多少銀子的事情來了。最先打頭的當讓大兒媳萬氏,這時候直接道:“這是為母親盡孝心的事兒,估算銀錢,湊個整數,我便出一百兩罷!” 這可不是萬氏吝嗇,實際上正是她聰明呢!若不是大辦,請的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