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6
書迷正在閱讀:名門半妖、蓄意接近、以戀愛之名[綜]、[亂世佳人]平行時空、[綜]黑暗本丸洗白日常、仙釀師、貓奴影帝、紅豆生民國、因厭生愛、無憂公主
是剛剛絞下的幾朵梔子、玉蘭、芍藥罷了,必然是讓禎娘簪帶的。 禎娘此時已經收拾完畢,身上穿了一件小立領納錦百花蟒絹襖兒,一條五色羅裙子。其余裝飾只不過是頭上彎月髻間插了一支金玉魚寶簪,吐出一掛珊瑚珠子穗兒,胸口掛了一掛金廂玉魚摺絲珊瑚寶石墜領。其余的一概全無,手腕上手指上光溜溜的——今日也就是在家做事,自然是越方便越好。 看見花來,禎娘也沒有推辭,只是揀了兩支梔子別在領口,其余的就讓丫鬟們分了去。起身就道:“太太哪里去了?吃過早飯了?賬房開始做事了么?” 送花的媳婦還沒走,恭恭敬敬道:“太太在早用過早飯,吩咐說大小姐舟車勞頓只怕會多睡,讓廚房只時時刻刻備著,只要大小姐起身就能送飯過來。大小姐先不用忙,用過早飯再去賬房——太太在領著賬房們做事,開頭也沒什么好忙碌?!?/br> 禎娘點點頭,還不待說話就有廚房的人過來說是早飯得了,給送過來,一時失笑。 早飯等事情何必贅述,只等到了時候就往賬房去。賬房所在十分闊朗,是把正房三間全部打通了的格局。其中分了各組,每人有有一張大書案,各據所在?,F下正是做事的時候,大家并不多說一句話,只是交換數字、賬本之類,禎娘進來時就只能聽見打算盤的聲音了。 顧周氏見禎娘進來,便朝她招了招手,帶著她和苗掌柜與太倉這邊管事的去廂房小隔間——這本就是賬房做事情累了休息喝茶所在,桌椅茶點俱全,這時候來談事情也相宜。 三人坐下,立刻就有丫鬟給添茶倒水。顧周氏這時候才道:“你原先寫了條陳我知道了,只是事情還是要到了這里聽你說地清清楚楚才是,況且也要給禎娘說一回,讓她曉得?!?/br> 管事眼觀鼻鼻觀心,立刻曉得了這一回是要大小姐前前后后都經歷的意思,怪道剛剛不要稟報,一定要等到大小姐來到才說。不過這也很好就是了,將來家里偌大一份家業可都是大小姐的,他們這些人也是指著大小姐吃飯。大小姐早早經事,一切更加穩當。 腦子里想著這些,嘴上卻是不打等兒的,張口就道:“家在太倉這邊的產業多是當鋪、出租鋪面、港口出一家貨棧以及橋洞巷子那邊一處五進大房產。按著太太所說,除了一家太倉城里的當鋪還留下,其余的皆可發賣,如今已經大多出手,只有橋洞巷子房產及七八間鋪子還在。這些鋪子也貴賤不同,連著房產,以后陸續發賣大概還能有三五萬兩銀子。至于已經出手的,則是換了十六萬兩銀子——大多是要到年下才結算?!?/br> 按著顧周氏的意思除了當鋪和貨棧,其余的剩下也就剩下了,這是由于生意不同的緣故。當鋪生意可不能做了,連著生意格局出手給人家能拿錢,若是等了又等,當鋪生意衰落了,只當鋪子給人,銀子數目就不同了。至于貨棧生意則是由人脈造成的,這個生意最難就在此,若不是關系鐵硬,可是慘淡,盡早出手是止損來著。 其他的生意則是賺的瓦片錢,放在那里賺錢,雖然壓著一些錢不能流動,但是好歹是最穩妥的。 顧周氏滿意地唔了一聲,道:“剩下的那些更不用著急了,當作是平常做生意,慢慢出手,再沒有讓人占便宜的道理。又有一件,你說年下結算,可要謹慎,最怕有那些要賬老大難的!” 如今欠賬的才是大爺,顧周氏早就見識其中的苦楚了,之前禎娘提議甩掉那一筆欠款,雖說是虧錢,但顧周氏一下就同意了,可見其中麻煩。 聽到這個,管事也只能無可奈何道:“除了幾個根子不在太倉的陌生面孔,其余的哪里能直接要到銀子。太太是做老了生意的,這些事情可不就是這樣?至于其余的買主,我們都是細細尋訪過的,都是極有信譽的,將來如何不能斷定,但也只能這般了?!?/br> 顧周氏還能說什么,就是這般了,她苦苦相逼這管事也不能變出那些給錢爽快的買主。只得接著問道:“既然是這般也就罷了,你把其中細賬報出,讓禎娘曉得一些?!?/br> 禎娘原本是仔細聽著的,曉得了以后就心里有了一本賬。不過這還不夠,干脆自管事那里抄下那本明細,回去以后前前后后看了兩遍這才放手。自這里她對這一些賬目數字就了如指掌了。她就坐在賬房里,或者有些不決、不豫、不明晰的,只要詢問禎娘就是了。 禎娘坐了兩日就覺得這些事情是千篇一律,她坐著也就是這樣,并沒有多少長進。便于顧周氏道:“我只聽說最近劉家港來了七.八支船隊,有西夷的、高麗的、日本的,就是太倉一時來了這樣多也少見,市舶司肯定要把大家召集起來,辦個展會,我去看一回?!?/br> 太倉因著開海的緣故,多少西夷人的船見不到?只是一支船隊就是十幾艘船,還是七.八支船隊,這樣多的船只帶來的貨物同時要交易,就是在太倉也十分少見了。遇到這樣的事情,就該有官府動手,讓大家能更加方便地做生意。 禎娘從小在太倉長大,但年紀在那里,這樣的場面也是沒見過幾回的。顧周氏一想這又不是什么大事只不過是讓跟著的人小心仔細一些就自然放禎娘去了,臨去之前還給了禎娘一沓銀票,一共是一千兩。只說是讓禎娘自己看著什么好也可買些來。 顧家本來賬上有些緊張的,但是這一回出手太倉的產業是有一筆現銀流入的,又有禎娘辦的火柴作坊也在賺錢,而且越來越多——顧周氏本想讓禎娘自己拿著火柴生意得的利潤,只是禎娘依舊讓賬目進了自己總賬。在她看來這樣少了許多不便,而且這就是左口袋倒騰右口袋的事情,有什么好猶豫的,難道自己會沒錢花銷? 不過饒是顧周氏一向對禎娘銀錢上十分寬裕,但也沒有給個零花錢就到了一千兩的地步。只是禎娘一點也沒有覺得不對,其實只要一想就能知道了,那些外國來的寶貨真讓禎娘看得上的必定不是一般,一千兩銀子能不能足夠還兩說! 以前沒有這樣數目的零花錢?但是到了過生日等日子,專門給禎娘打首飾,幾百一千又不是沒有,只不過不是直給禎娘罷了,其余都是一樣的。 禎娘就帶著這些銀子往市舶司那邊商會大堂去了,她到的時候不早不晚,因此正是人最多的時候。到處是商賈,除了那些懷揣巨銀,做的也是大生意的外,也有一些小生意人。他們除了可以抱團外,也可以盯住一些利潤沒有那么大,但也十分有利可圖的生意,總歸那些豪商吃rou,其余人一點湯水還是有的。 這商會大堂雖名義上市舶司的附屬,但從最初出錢修建就是總商會出的銀子,實際上就是總商會為方便自己所造。整座樓閣與大明建筑迥異,是用的西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