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
書迷正在閱讀:名門半妖、蓄意接近、以戀愛之名[綜]、[亂世佳人]平行時空、[綜]黑暗本丸洗白日常、仙釀師、貓奴影帝、紅豆生民國、因厭生愛、無憂公主
急。所以都可把錢花在銷貨上?!?/br> 銷貨還要花錢?自然是要的,要讓人人都知道你家貨物,自然要花錢。不只是禎娘和顧周氏曉得,其他商人也曉得。這也不是什么才知道的事情,其實從有人做生意起,漸漸的也就有人知道了。 譬如宋代時候,因著商業發達,這樣的事情最是不少。不只是隨處可見,其中的花樣也多。最多見的就是請一些歌舞坊的女子在搭好彩棚上,唱自家貨物的種種好處。那些歌藝精湛的藝人自然會吸引眾人主意,這就讓聚集的人曉得了這樣貨物。這樣的做法,如今還有人做呢! 禎娘說要在銷貨上花錢,顧周氏自然理解。想到火柴還是一樣新貨物,這就更要花錢讓百姓先知道這是什么了。于是顧周氏道:“先前只給你一千五百兩,現在你架子已經搭起來了,我就再與你一千兩,這才好做事!” 禎娘搖搖頭道:“不要了,若我是自家伙計,無論錢夠不夠都會多要些錢,只因銀錢充裕一些自然好一些,誰知什么時候會不夠呢!但是我卻不是了,既然之前只訂下了這樣的數,就不要再添,這才是正經做生意。實在最后快因為一點銀子功虧一簣了,再來找母親?!?/br> 禎娘與顧周氏說完這話后的幾日,就知會了苗修遠和另外兩個伙計——也是在顧家幾年的了,一個叫宋熙春,一個叫劉文惠。讓三人多喜巷子見自己,一同商議事情。 三人最近都在為了火柴生意的事情奔波,雖然辛苦,但是三人正是樂在其中。這可是就同大小姐搭上話了,顯然只要自己表現出色,將來顧家掌柜就有自己的位置。再加上把一個生意從無到有做起來本就是一件極有意思的事情——這不是說從頭做起,而是火柴本來就是沒有的,現下去做是開天辟地呢! 三人恭恭敬敬的在翡翠居小花廳那邊垂手站著,各自給禎娘說自己負責事情進展如何。禎娘聽個人說完后并不開口評斷,只等三人都說完了,一會兒不言語,只半闔著眼睛,似乎在想些什么。三人自然不敢打擾,周遭的丫鬟也沒有一個人有聲響,一時間真是安靜極了。 沒安靜多久,禎娘忽然睜開眼睛,似乎是想清楚了,雖然說的慢,但并不遲疑:“竟然萬事俱備,也該往下做事情了。等一會兒你們三人就分做三路,一個接著看著作坊,這是根本,不能有一點兒事情。一個去與各個雜貨店說話,讓咱們家的貨物最好能每家雜貨店都有。一個去把打響火柴名聲的擔子擔起來,這是最難的!你們三個商量一回,覺得自己擅長做哪一個,只管說出來聽?!?/br> 三人這時候倒是眾口一詞了,只道:“并沒有伙計挑活兒的道理,請大小姐吩咐就是了?!?/br> 禎娘真不是在與他們客氣,他們就這幾個人,根本用不著那許多約定俗成的規矩,只要能把事情做好就行了。若是每個人都能各專所長,不是更好。只是他們這樣也是因著規矩,倒不是說不好。這些規矩也保證了伙計的本分,對東家是有利的。禎娘算是受過這些規矩的好處,自然也就沒法說不好了。 禎娘不執著于非要他們自己說,只按著這些日子觀察——苗修遠年紀最輕,經驗也少,并不如宋熙春和劉文惠兩個老到靈活,但是他卻是三人里頭最穩重的。宋熙春和劉文惠兩個都是做伙計四五年的了,都是有本事有經歷的。兩人不同之處在于宋熙春最會揣摩人的心思,談生意有一手。劉文惠則是腦子靈活,點子最多。 這些都是清清楚楚的,禎娘不再猶豫,立刻道:“苗修遠只管在作坊看著,這一樣要求的就是細致耐心穩重,你倒是合適。宋熙春就去與個個雜貨店的掌柜老板說話,這個難,哪個老板好對付呢,特別是開雜貨鋪子的,計較起來讓人頭也大了。劉文惠就只管把打響名聲的擔子擔起來,這一樣最沒得慣例可循,你多想想!” 三人曉得這是看他們各自長處安排出來的,心里頗有感觸。雖然不至于生出士為知己者死的念頭,但是為著大小姐勤懇辦事,回報這個信任的心思是有了。 最先說話的就是劉文惠,幾乎是禎娘說完他就開口:“大小姐安排的極好!來想法子打響名聲我是很想做好的,但是這個事情我想今日大家一起商議,因著這種要想新法子的事情,從來群策群力最好。這其中不只能提出不同主意,這些主意也能在大家商議中越來越好。大家想法不一,這才能面面俱到?!?/br> 禎娘見他是真的踴躍,心中忽有所動,覺得與伙計們一起做事,把一件事情漸漸玩完善,最后盡善盡美,竟是十分好的事情了。于是臉上帶出明顯的笑意,道:“這是好事情,大家就一起說吧,我們坐下來說?!?/br> 說完禎娘還吩咐丫鬟更多多地送來一些點心果子,又把冷了的茶給換掉。 等到四個人各占一角各自思索一會兒,宋熙春最先道:“既然火柴是從雜貨鋪子發賣,要不要從這邊下手,只與雜貨鋪子說定多多地與客人介紹咱們的火柴。先頭說定了咱們家的火柴給貨的時候只拿二成貨錢,若是賣不出去盡可退回來,剩下八成就不要了。這般條件下,每賣出一盒,就有回扣可拿,不怕他們不出力。咱們暫時定下頭一個月可以這般?!?/br> 宋熙春大概是因為他自己分管去和各個雜貨鋪子打交道,因此說的主意也是從這里下手。不得不說他的點子很有幾分新意,賣不出去可退回來有人做過,給回扣也有人坐過,兩者放在一起的就很少了。但是對于火柴這般價賤的貨物,確實不能單用后者,回扣太少吸引力不足么,放在一起就合適多了。 劉文惠也說了讓人出話語,畫出圖畫,印刷出來,貼到金陵城各處的墻上。這也是個主意,不算什么刁鉆的,但是絕對有用就是了。后來又陸陸續續說了一些,禎娘只是聽著,輕易不開口,只到了最后才說出自己的主意。 禎娘告知三人:“最開始還可讓作坊做些五根一排的散裝,只有原先定下的十根一排散裝的一半。到時候就請人來,倒各個鬧市街口,給人演示如何使用,再給持家婦人沒人分發一份。每個鬧市口每日要做出一點聲勢了再分發,分發完五百套以后當日就不再做了,發上五日再說?!?/br> 吩咐完這一句,禎娘就是以觀后效了。 ——金陵城,古稱健康,前朝古都,本朝最早也定都于此。后來文成祖遷都這才有了如今的帝都。但這時候金陵依舊地位非凡,所謂兩京十三省,兩京便是帝都與金陵了,一個北京一個南京,一個是順天府一個是應天府。金陵可是實打實的陪都——不是只是個稱呼,就如金陵這邊,六部等一整套的官員都是有的,盡管大多數都是京城里失了意才會來,但那也是正經的官員班子! 除了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