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
書迷正在閱讀:名門半妖、蓄意接近、以戀愛之名[綜]、[亂世佳人]平行時空、[綜]黑暗本丸洗白日常、仙釀師、貓奴影帝、紅豆生民國、因厭生愛、無憂公主
呢!雖說不曾麻煩姑爺什么的,但是打著姑爺小姐的牌子是有的。別人便罷了,張家人怎么看小姐,怕是以為小姐身邊出來的都是占張家便宜的,到時候豈不是傷了小姐的臉面?!?/br> 聽到這里,王夫人已經是十二分滿意了,拍拍她的手道:“這一樣做的好!難為你已經嫁到外頭去了還能再想到府里面的體面,可比還在咱們府里,卻已經忘恩負義的強的太多!到底說還是你們這些老人貼心呢!放心,我是不肯讓你再吃虧的?!?/br> 王夫人語帶暗示。顧周氏并不知道前面半句是在暗示誰,不過猜也猜得到定是借著這個機會敲打什么人,總歸和自己沒什么關系。不過后半句就只得考慮了——如今顧周氏是帶著女兒家業過來尋求庇佑的,按著規矩,打了盛國公府的牌子自然要‘上供’。 所謂不會吃虧,要么是減少上供,要么是借由盛國公府的人脈帶來一些生意。前者只怕不可能,畢竟與盛國公府錢財,得盛國公府勢力庇佑這是要按著規矩來的。到時候整個盛國公府都要分潤這份錢財——也就是算在公中。雖然是國公夫人,王夫人也不會做整個家的主,在沒分家之前,這就是慷他人之慨。 所以定然是后者了!思緒在轉瞬之間清晰,但是顧周氏依舊是十分恭敬的樣子:“太太心里可別掛心這個事兒,我曉得太太也難呢!因著老國公爺的囑托,到如今還要照料一大家子。外頭見著府里何等風光富貴,卻不想太太其中的cao持。雖然府里不是缺我這一份子,但是能給太太盡盡心意也是好的!” 所有的大家族都是這般,外頭風光,但是里頭有各種各樣的艱難。顧周氏從盛國公府側門出來,上了自家馬車的時候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心里有所感悟。 其實盛國公府還算好的了,家里男子是真有實權的,因此也就有了錢財勢力。但是更多的人家,自從武宗‘正統改新’以后越發敗落了,只能眼看著這世道與以前越來越不同——更加欣欣向榮,商人們更加如魚得水,但是他們自己卻越發衰敗。 就顧周氏自己知道的,金陵和京城里多少曾經的勛貴人家就是靠著典當祖宗東西和借貸維持最后的體面。這樣的人家就是日日有‘低賤’商人上門在客廳大罵,催逼還債也不稀奇。唯一的出路大概是在勛貴的身份還值些錢的時候,娶進門一個富裕商人的女兒吧。 不過,顧周氏看了端坐在馬車上,肌膚比冰雪還要白皙的女兒一眼——她的女兒,雖然也是擁有萬貫家財,同樣沒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家世。但是她當然能嫁這世間最好的男子,決計不用因為別的什么只能將就! 第5章 十二歲的顧禎娘并不知道母親心中的心思,她面色如常,一點也沒有久等的懈怠與疲憊——她一直是這樣的,除了偶爾打理家里生意的時候會有一些人間煙火氣外,其余時分她總是這樣沉靜如同昆侖山上終年不化的積雪,或者是萬古不變的關外林海。 特別是不在人前的時候,冷淡到了冷漠的程度。這時候她只隔著薄薄的車窗簾子目光投向外頭,似乎已經天黑,所以各家都已點亮燈火。她不是看這些,更像是漫不經心,她臉上不在乎的神色可以作證。然而她似乎天生就適合這樣,越是冷淡,就越是美麗?;椟S的燈火有一點點映在她的睫毛上、眼睛里,然后就有了傾國傾城的意味,驚心動魄的美麗。 顧周氏早就習慣女兒這個樣子,吩咐車夫趕車,笑著道:“已經和大太太說定了,家里以后生意給盛國公府花紅,金陵生意也可以籌備起來了,過兩日就可以讓幾個掌柜來家商議一番?!?/br> 顧禎娘收回目光,看著顧周氏道:“說是在盛國公府附讀,連有哪些夫子都不知道,這樣的消息也不是機密,怎么始終不知?” 顧周氏曉得女兒喜歡什么,即使禎娘天賦異稟,若是做生意真是一萬個里也挑不出一個來,但是她還是另有所愛,于是有些無奈地笑笑:“公府里用了哪些西席并不是機密,我已經問來了,其中一個教詩書的是進士出身,也一同教著公府里少爺們的發蒙呢!” 禎娘聽了這個卻興致缺缺:“一個進士不做官,卻給公府少爺小姐們做西席,想來做官的能為也就是一般二般。且是發蒙,這就知了,教書也不出彩。這樣的,別說是進士,就是狀元也就是那樣,還不如文mama?!?/br> 文mama是禎娘的保母,這時候沒得保姆的說法,只有保母,這可不是家里一般傭人,專管少爺小姐們的行動坐臥,詩書禮儀等。 時下,不少公侯伯府或世家望族都會請保母教養女兒規矩禮儀。當然,雖然都請,但是保母成色也是不同,最好的是請宮里的嬤嬤來教。文mama雖然不是宮里的,但卻是宮里的嬤嬤教出來的。 文嬤嬤來歷也不復雜,她原本是盛國公大小姐的丫鬟,樣貌平平,做活什么的也不見得出挑,憑借著一點機靈和運氣做到了大小姐身邊的二等丫鬟,卻沒有想到她的聰明在別處,從大小姐進學開始,她也就跟著念書,竟是少有的天賦異稟,就連女塾師也說只可惜是個女孩子,不然功名可期。 后來她隨著大小姐陪嫁,她一個貌不驚人的丫鬟,即使再有才華,原本都應該沒什么出頭之日的。沒曾想姑爺知道她的好處,把她送給了自己一個下屬——這位下屬來自寒門,家里的大婦沒得見識,出門交際已經不知道鬧了多少笑話了,求到他跟前,他一下就想到了自家夫人身邊的大丫鬟文鸚兒。 身為奴婢,百事不由己,文鸚兒就這樣一抬小轎出了府。之后十幾年的經歷暫且不提,只是去歲府上老爺去世,文鸚兒也沒生過一兒半女,立刻就被視她為眼中釘的大婦發賣了。幾經輾轉,流落到了太倉人市,被顧周氏巧得不能再巧地遇見,當時她正著惱女兒的塾師人選來著——這下不用想了。 所以文mama雖沒得好出身和大名聲,但是才學是一等一地好。禎娘從小受她教導,曉得她的好處,自然十分敬重她。不過這敬重是文mama靠著自己的真才實學得來的,對于水準一般的夫子,哪怕名聲再響亮,禎娘也是冷眼。 這就是太過聰明的壞處了,古今多少人是天縱奇材,最后就敗在‘傲氣’二字。禎娘也是一樣,或者一般人只覺得她生性冷淡,但是極熟極親的人就知道,她明明是自傲到自負。沒有人指點出來,是因為對于聰明人來說光說說是沒有用的,非要有一次經歷叫她狠狠摔一次跟頭不可! 不說母女兩個路上又說了什么閑話,不到半盞茶的功夫就停在是盛國公府所在盛華街后頭的多喜巷子里。盛國公府所在的市坊本就是金陵城里勛貴云集的地方,住在這一片的非富即貴,又因著家里與盛國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