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88
多種的方塊布料拿來做拼布,就是凌娟也很佩服云兒了。在這之前,凌娟對拼布沒有多少接觸,光是聽說拼布如何好看,想不到自己跑到大清來學拼布,還碰上了云云這樣一個無條件、無代價地供應大家拼布材料的人。 現在的鬟兒再也不說那些編織袋的口袋里沒好布料了,那樣的布料還不好什么是好呢? 一批拼布產品被送到陳瑞謙的玉龍布莊和董嬤嬤二兒子董奎新開的“董記布莊去”出售。云兒心里很沒底,這樣的商品都是碎布拼出來的,大清的女人一看就知道。叫拼布有點文縐縐的,但是叫百納被都明白。沒有兩天就有反饋回來的信息說送去的拼布賣光了,都是大戶人家的女人來買,就沒有講價的,全說好看。她們知道,拼布需要時間,需要動腦,縫起來也費工夫。布頭不值錢,時間值錢。 云兒還辦了一次拼布比賽。比賽之前,要求幾位教習嬤嬤畫出一張草圖,要帶色彩的,這樣就可以根據你的草圖給你準備拼布的布料了。各位教習嬤嬤在領到類似草圖上顏色的布料之后就開始拼布了。自己單獨做也可,和別人商量也行,只要做出來的拼布作品好看,做成成品有希望賣出去就能得獎,以后當成樣品。評委只有兩位女主子。三天時限,三天之內不講課。 三天之后,八位教習嬤嬤來交作品。作品上沒有姓名,只有事先發給的編號,就叫幾號作品。不用多看,二號作品就得獎了。這是一床百衲被,但是是經過了很強的藝術加工。玫紅色的寬邊里粉色和白色方塊布間錯開縫成九宮格圖案。每塊方塊布上是一個凱蒂貓的布貼。里面還絮了少許的棉花,產生了很立體的效果。每個凱蒂貓的形象是一個不同的畫面。大小差不多,穿著不同的衣服。用福晉的話說,怎么可以這么漂亮呢?這個被面獲得一等獎。二等獎也是一床被面,這件作品可以看得出作者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設計和布局,把一幅農家樂的畫面表現在被面上:有山有水有太陽和兩只小羊一條小牛。有一片菜園和幾棵玉米。二等獎還有一位,拼的是一條圍裙。粉紅相間的格子布上有一只拿著一個飯勺的灰色兔子,兔子扎著跟拼布一樣的圍裙。兔子耳朵里面是淡粉色的,耳朵根兒上還有幾朵五瓣小花。 其他五件作品都是三等獎,也都做得很精致。對照號碼一看,獲一等獎的是魚兒,二等獎是鄭嬤嬤和水兒,其余是三等獎。 獎品的內容差別不是太大,都是裝進盒子里的那種特別漂亮的雙人床單,一等獎另加一對大紅色的錦緞枕套和枕巾,二等獎另加一塊多用巾。大家都認真做了,而且效果都不錯。每個人都是一條非常漂亮的雙人床單,大家的參賽作品歸個人所有。魚兒把所得獎品拿給婆婆看,陳夫人很是為她高興:“我們魚兒從小就聰明、能干?!?/br> “娘,這些獎品給您吧?!?/br> “別價別價,你好不容易得的,自己留個念想。娘什么都有,你放心。你主子meimei一點都不虧了她老娘。床單娘已經有了,娘知道你孝順。我們亮子有你這么個好媳婦,咱們陳家燒了高香?!?/br> “娘您別這么說,魚兒知道自己出身低,配不上相公……” “不許胡說!娘的兒子也出色、女兒也出色,媳婦孫女都出色!別太勞累了,到時候給娘生個胖娃娃?!?/br> 幾位教習嬤嬤把自己學來的拼布技藝教給了自己負責地段的姑娘嬤嬤,二百個人一起做拼布,那就不是四個箱子的布角了。田亮從大垛的小麗布頭里給鉤下來四十個口袋的上海布角,平均五個人一口袋布角。學會了方法,大家就用分到的布角自己去拼了。府上的這些姑娘嬤嬤可不是等閑之輩。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從宮里來的宮女,針線上都是很過硬的。做出來的拼布真是五花八門、千奇百巧。其中真有構思新穎的精品,精品者自然就是樣品了。被當做樣品的作者都給了物質獎勵。獎品看水平而定,最好的作品就給最高的獎品:人人羨慕的花床單。這個床單完全可以當嫁妝的! 三等丫鬟月兒得到一塊化纖綢的布料,應該是當窗簾用的。月兒不知道是做什么的,就來請教魚兒。結果碰見了回家送奶的云主子。云兒告訴她,這塊綢料的寬度是七尺四寸,從中間裁開可以做兩條旗袍。大清的窗戶都是紙糊的,用不著窗簾,而窗簾布的花樣有很多是在上部和下部有一條很好看的花邊。正好大清的旗袍都有鑲邊或者滾邊。這樣裁開兩面各是一條旗袍的材料了。 云兒的點撥讓月兒頓開茅塞。如果真的把主子給的獎品做旗袍,不知道會有多漂亮呢。 鄭嬤嬤幾人把大塊的布頭挑出去之后,用秤秤了,原來的四口袋應該是八十公斤,一百六十斤,現在剩下九十多斤了,院里的姑娘嬤嬤是三十名,每個人分到了三斤布角。什么形狀的都有,什么顏色的都有。三斤還是不少的,一個個的樂顛顛地領了回去,這次分布角沒有按等級,不管幾等丫鬟全是每人三斤。所以大家都很高興,主子待他們一視同仁,比別的府上強多了。就是從宮里來的都很感慨云主子的仁善,沒有一塊一塊地數著給,而是論斤秤的,就沒有一個人抱怨。 電視、都把宮斗、府斗、宅斗當成一個很熱門的話題,變著法兒地描寫這些豪門爭斗。當然各種爭斗是存在的,也許是很嚴酷的。但是王爺和福晉從建府那天就對這種沒有硝煙的戰爭深惡痛絕:主子欺負奴才,嫡妻欺負小妾,奴才暗害主子為了一點蠅頭小利越斗越狠、越演越烈,不是兩敗俱傷,是多敗俱傷。所以王爺定的府規是絕對不許出現府斗事件的,誰違反了都要視情節輕重給以懲罰。 其實主子也好、奴才也好,誰也不喜歡爭斗。好好過日子不好嗎?王爺出家多年,在寺廟里的戒律里就嚴格禁止爭斗,所以他的理念就是心平氣和,以善為本。時間長了大家就嘗到了心平氣和的好處,闔府上下風氣很正,人與人之間都是互相關心、互相體貼,其樂融融! 相比之下,大清人的思想是比較保守的,一多半的姑娘嬤嬤還是把百衲衣、百納被當成最正統的拼布,倒是鬟兒比較前衛,拼出來一個枕頭、一條圍裙和一條門簾。 鄭嬤嬤也不錯,拼了兩個座墊、幾個椅搭,幾個茶杯墊;劉嬤嬤拼的是褡褳和包袱皮兒,髻兒拼的是書包,這個就有些新意了。二等丫鬟可兒和心兒也拼出來錢包和帽子,開始脫離百衲衣的窠臼了。 女性有女性的特點,不喜歡布料、不愿意做針線的還真是不多。福晉分給大家的布角被有效利用到只剩下碎渣的地步,實在不能用了就把各自剩下的這些碎渣都裝進一個紙箱,說不定以后還可以最后利用。福晉自從和王爺成親就過著簡樸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