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2
出去,里邊估計多數是租的。 而錦繡的大伯夏立忠,此刻正領著家人站在馬車前邊面對著他們而戰。 夏立忠人到中年,加之多年來一直都是渾渾噩噩度日,身材早已經發福,可是今日,倒有幾分意氣風發的味道。 他身上穿了一件深紫色團花束腰袍子,那仿若已經懷胎八個月孕婦般大小的肚子上,搭了一塊碧綠的翡翠腰帶,頭發翡翠玉冠束起,瞧著分外的富貴,也顯得他精神了很多。 他先是沖著太夫人與勇誠伯行了一禮,嘴里念念有道:“兒子不孝,不能夠盡孝在父母膝下?!?/br> 太夫人臉上掛著和藹的笑容,仿佛撫摸小孩子一般,摸了摸夏立忠的腦袋,笑道:“你有這份心便好,好好為朝廷辦事,我這個做母親的,便高興了?!?/br> 勇誠伯也是嚴肅著一張臉,笑著道:“嗯,你母親說的對,你此去定要為我們伯府爭光,才不枉費為父的一番辛苦?!?/br> “是,兒子知曉了?!?/br> 夏立忠領著家人又是朝著太夫人與勇誠伯行了一禮。 而后慢慢站起身,走到了二房這邊。 夏立齊臉色十分平靜的看著夏立忠走了過來,倒也不等夏立忠先說話,先說了一句:“二弟祝大哥此去一路風順、步步高升?!?/br> 夏立齊這祝賀詞,其實說的十分客套,但是他這會兒能夠這般平靜的說出來,已是十分有風度。 夏立忠聞言點了點頭,他雖然身量不如夏立齊高,不過卻挺著肚子,抬著頭對夏立齊笑道:“二弟既然能夠留在父母身側,便帶大哥我好好給父母盡孝吧!還真是麻煩二弟了?!?/br> 夏立忠此言一落下,錦繡心里便忍不住咯噔一下抬頭看向了自己的父親,夏立齊聽了那話,臉上依然神色平淡,并沒有任何失態。他只是冷靜的看著夏立忠,過了一會兒,開口道:“孝順父母是做兒女的本份,便是大哥不提,我自也要孝順父母?!?/br> “呵呵,是啊,二弟向來都孝順?!?/br> 夏立忠此言,意欲不明,他張了張嘴還想再說什么,反倒是勇誠伯有些不耐煩了,站在邊上開口說了一句:“時候也不早了,你趕緊一一道完別便出發吧,不然到了下個城鎮找不到住的地方?!?/br> 夏立忠對于勇誠伯,心里自然是有敬畏,聞言倒是馬上停住了嘴巴,直接走到了他的三弟夏立平跟前也說起了道別語?;蛟S先時得了勇誠伯的話,二人雖然話中暗藏它意,但并不過分。 錦繡正側耳聽著,突然,夏錦瑟停在了她的面前。 錦繡抬頭看去,正好對視上夏錦瑟復雜而愧疚的目光。 錦繡臉上先是一愣,但還是立刻對著她淡淡的笑了一下。 夏錦瑟并沒有笑,只是神色依然復雜的看著錦繡,最終還是咬著唇低下了頭,不聲不語直至跟隨著自己的父母兄長上了馬車。 馬車噠噠的行駛走了,帶走了勇誠伯府大房的一家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總愛說長道短的安氏走了,勇誠伯府里突然安靜了許多。 而書房里,夏錦瀾和楚玉兒依然偶爾會針鋒相對,可是少了夏錦瑟和夏錦依,也一下子空了許多,便是夏錦瀾有的時候明明巴不得夏錦瑟趕緊消失在她的面前,但如今,也會望著夏錦瑟坐過的書桌呆呆出神。 錦繡的學習一直不快,但因著最近丁先生的重視,錦繡總算是學完了千字文,也通過了丁先生的考核,接下來要開始學習深奧的東西了。其實,錦繡在夏錦瑟離開之前,便已經將千字文學的差不多了。 她數著日子,發現夏錦瑟已經離開了六天,恐怕大房的馬車,已經接近南邊了。 錦繡估算的并沒有錯,大房趕路并不算急,但走了六日,也快接近南邊了,雖然一行人都盡量放慢了速度,但在京中養尊處優多年,這些日子,還是將他們折騰的夠嗆。 越接近南邊,這天兒卻是不如在北方時干燥,隔三差五便要來一場雨,或大或小。 這一日,馬車剛剛走出官道,天上突然變了臉,瞬間降下傾盆大雨,便是坐在馬車里的主子,都沒少受到波及,衣服沒有被打濕,也覺得潮潮的。 前方騎著馬開路的護衛看到了不遠處的一處荒廢廟宇,連忙指揮著隊伍進了廟里避雨。 ? ☆、第37章 “這什么破天氣破地方,又濕又冷?!?/br> 安氏坐在馬車內,手上拿著一個手爐,身體靠在擺在馬車中間的那個暖爐邊上,眉頭卻仍是深深皺了起來,,顯然對于現在的環境,深惡痛絕。 她抬起頭看了一眼坐在她對面一聲不吭的夏錦瑟,臉上倒是擠出了一絲溫和的笑容,開口道:“錦繡,你坐過來些,靠著暖爐暖暖身子,要是冷,我讓你嫂子給你去取皮襖過來裹裹?!?/br> 夏錦瑟這段日子以來,一直都表現的很沉默,很多的時候都在走神,但旁人也只當是因為環境的變換才會如此,并不覺得奇怪。 安氏這邊開口問了,夏錦瑟倒是恍恍惚惚搖了搖頭,只是輕聲道:“不必了,娘,反正快要到歇腳的地方了?!?/br> “一個破廟能是什么好地方,我早和你爹說不必那么急著趕路了?!?/br> 安氏不屑,沖著坐在邊上的大兒媳婦開口道:“待會兒你讓婆子多拿幾床被褥下來鋪著,再把錦瑟的大衣皮襖找找,保暖的都拿過來?!?/br> “好,娘,我記著了?!?/br> 坐在安氏邊上的大兒媳婦王氏倒是沒有半分的抱怨,聞言還笑著應了。 她本是榮國公府的庶小姐,雖和安氏也有親,但真正和她血緣關系更近些的還是三房的三夫人王氏。不過這小王氏不至于拎不清跑過去親近三房,相反可能是庶女出生的緣故,她極懂得看顏色,把自己的一畝三分田看的極牢。 安氏原本看著小王氏并不順眼,她想著的,自然是安國公府里的小姐嫁進來,甚至還想著找一個嫡女嫁給她的兒子,但最終還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她大兒子妻子的人選,還是由老夫人做主選了小王氏,好在小王氏自己極懂得做人,婆婆小姑子討好的都不錯,也讓安氏對她漸漸改了觀。 真正說起來,這太夫人也很奇怪,雖然表面上表現的對大兒子三兒子十分重視,一副母慈子孝的樣子??墒窍炔徽f不肯記名之事,單是給大房三房的兒孫所娶的妻子,皆是庶女,而且都是和她娘家或者和娘家沾親帶故的庶女,都說寧娶小官嫡女,不娶大官庶女,倒不知道太夫人是真疼還是假疼了。 不過,對于安氏而言,她若真娶一個嫡女進門,恐怕也不會像現在這般舒服了。小王氏管家做事馬馬虎虎,但有一樣卻是極好,極為懂得看人臉色懂得討好人,行事也從來不拔尖,性子柔順。 安氏自己也是庶女,進門后的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