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5
以往了,但只要回了大轉子村,這就都是鄉親,萬不能得罪鄉親?!?/br> 一旁的眾人自然是只能勸,陳三家的兒媳婦自然不舍得離開,好不容易接觸到這燕京城里來的,就算不揩點油,也漲點見識,哪能因為那婆婆就走了。 于是她也從旁道:“我娘這個人,素來心氣大,愛生氣,杏花嬸嬸,你可別和我娘一般見識?!?/br> 她這當兒媳婦的如此說,險些又把旁邊的陳三家氣得不輕。 蕭杏花剛才得了陳三媳婦那話,壓了許多年的不如意倒是一下子解開了。這種事啊,最怕的是蒙在鼓里猜,如今這個最能證明蕭鐵蛋清白的陳三家都說了這話,那說明她家鐵蛋是再清白不過了。 要不然,真有點什么男女事,今天這陳三家的豁出去臉也得朝著蕭鐵蛋討要點好處??! 于是她也樂得大方,拉了陳三媳婦坐下:“都是過去的事了,當得什么要緊,陳三嫂,你也別多心,我如今并沒其他意思?!?/br> 一時又讓旁邊嬤嬤取來了一盒子綠松紋戒指來,其實這在燕京城里,就是大戶人家小姑娘互相送送的,不值幾個錢,可是拿到這鄉下來,自然是個寶貝。 “咱們一人一個,拿著心里痛快,別把那點口角當成事?!?/br> 蕭杏花這一說,眾人眼前一亮,每個人嘴里說著不好意思,不過到底是取了一個戴上。 陳三家的拿了,在角落低著頭,不怎么吭聲了。 “我呢,這輩子做事就想著無愧于心就行了,外人有時候愛傳些流言,這個那個的,我從來不放在心上。最最可笑的,還有人說什么,我家佩珩不是鐵蛋親生的,這就更更可笑了?!?/br> 洛大奶奶聽此,搶先道:“也不知道是哪個嚼舌根子的,敢說這種話,若讓我聽到,先給她一巴掌!佩珩可確確實實是鐵蛋走前留下的,當初鐵蛋娘在,心里都明白!” “可,可不是么……”這藕花嫂嫂剛才看了夢巧兒秀梅擠兌陳三家的那場戲,看得都傻眼了。 她再想起昨晚自己編排杏花家佩珩的事,好像別人聽見了,頓時嚇得連忙道:“以后這種話,誰敢亂說,我也直接給她一巴掌!要不要臉,竟然說這種葷話,看看咱佩珩那樣貌,像極了鐵蛋——不不不,像極了鐵蛋他娘年輕時候!” “不錯,這一看就是鐵蛋的親生女兒??!” 鋤頭嬸嬸聽聞,噗嗤一笑:“藕花兒,我怎么聽著,昨日個你還說過這種話?” 藕花嫂嫂頓時瞪大了眼睛:“嬸,你可不能這么編排我,這種話我可從來不說!” “對對對,我看著這位嫂嫂就不是那不要臉的人!”夢巧兒干脆利索地道。 “是,還是少奶奶懂禮,我哪能說出那么不要臉的話!” 眾人聽著,自然明白她昨晚是說過的,如今卻一口一個不要臉,有些想笑,不過到底忍下了。 一群女人又說了一會子話,一直到天快晃黑了,才要散去。 只是別人都走了,唯獨陳三家的留下來,低著頭,對著蕭杏花道。 “杏花,我和你說實話,當初我和鐵蛋真得沒什么?!?/br> “嗯,你已經說過了?!?/br> “你和郭玉跑了的事,是我說的,我這就去鐵蛋跟前替你說明白?!?/br> “不用了,如今我信他,他自然也信我,原本不需要外人來說明白?!?/br> “這……”陳三家的默了片刻,忽然就捂著臉哭了:“這些年,我做錯了一些事,可是實在是我也不容易,我如今孤兒寡母的,兒媳婦又不是孝順的……” 蕭杏花看著她這個樣子,嘆了口氣。 她還是記得她年輕時候的,在大轉子村也是頗為俊俏的。 可是到底時光催人老,一點點拉拔著孩子大了娶了媳婦,自己也老了,她前額那里,已經半截子都是白發,再沒有當日的容顏。 “其實也是最近一兩年,鐵蛋才找到我們的,過去那些年,我也是一個人拉扯著幾個孩子長大。所以孤兒寡母過著什么日子,我也明白,也知道你的苦?!?/br> “只是說到底,沒有的事,還是不要編排,我不希望別人和鐵蛋有什么,當然更不希望有人拿我女兒的身世開玩笑?!?/br> “再也不會了,若再有,我必是和人說清楚,一切都是我的錯!” “那自然是好?!笔捫踊ㄐα诵?,誠懇地道:“至于兒媳婦的事,其實娶進門的兒媳婦,咱得當女兒般看著,慢慢她也知道你對她好。當然了,若是實在頑劣性子,你這當娘的,不妨給她個教訓,也好讓她知道,做人兒媳婦的本分?!?/br> “嗯……我這兒媳婦,是十分不像話,我也確實該想想?!?/br> ********************************** 而這場女人之間的局散了后,洛大奶奶和鋤頭嬸嬸那都是愛說話的人,很快村里也都知道,蕭鐵蛋當年根本沒和人成事,至于佩珩,自然是蕭鐵蛋的種,再沒什么好疑惑的。 蕭戰庭聽說了后,這才稍微放心,不過臨走前還是讓蕭杏花帶著兒女媳婦先行一步離開,自己則是留下,攢了一個局,請了村里人來吃飯。 當著滿村老小的面,他許下了三件事,一個是會自己拿出俸祿給村里人修路,二個是給村里人修一座學堂,并購置一塊地,那塊地租賃所得用來供養學堂西教書先生,第三個則是村里有人要進京趕考,盡可來投靠他。 村里人聽了,自然是歡喜異常,知道這是比給銀子還要好的天大好事。 誰知道蕭戰庭這個時候話鋒一轉,卻是道:“不過有兩件事,我卻是要請求各位父老鄉親?!?/br> “鐵蛋,你有什么話,直說就是了!” “蕭將軍,有什么我們就是赴湯蹈火,都是在所不辭!” 蕭戰庭聽了,點頭,鄭重地道:“第一樁,我母親墳墓就在此山中,望各位鄉鄰多加照樣。我出門在外,又有官職在身,終究身不由己,逢年過節,往各位鄉親為我母親添一把土,燒一炷香?!?/br> “這個是自然!”眾人紛紛應著。 蕭戰庭又道:“還有一樁,當年我離開家鄉,卻只留下杏花來照顧老母弱子,這其間不知道讓她吃了多少苦頭。誰曾想,我上次回來家鄉,卻聽聞她一些不好的傳言。杏花為我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