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6
子?” 三姨太走過來打斷他們說:“靖璘,先發喪吧。把亡人安頓好了再說其他的,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別顧了那頭把這頭給扔了?!庇终f:“這喪禮還得你來cao持?!?/br> 靖瑫忙附和道:“對,三哥,父親走了家里可都全靠你了?!?/br> 到此,眾望所歸,靖璘也就接手了全權料理父親喪事的責任。 呂敬之的去世是江門商界乃至政界之大事,先不說其突然遇襲身亡會引起的社會巨大震動,其喪事亦會吸引大批人的目光前來駐足。所以靖璘特意請了商會的兩名機要秘書來當助理,以自己的名義先在報上以及商會內部發了通知并報了喪,然后,呂家在商界政界凡是有關系的都拍電去了通知。這樣,人事方面都已通知到了,接下來就是喪禮事宜了。家里靖瑤是不管事的,靖瑫傷心欲絕,根本無心經理喪事,靖玿精神也不佳,但還是和靖璘一樣強打起精神負責管理錢款支出一項,家里的事情交給了靖玦,但靖璘擔心他也因太過傷心而無法一力打理,就請三姨太過來幫著一道料理。 而大太太、二姨太、四姨太卻是一個比一個萎謝得毫無生氣,二姨太竟是傷心難過得一病不起,三姨太無形中就又多了一個需要料理的事情。大太太稍稍有了些精神便去靈堂望一望,或者到佛堂里念念經。只是經過老爺的屋子聽到四姨太悲傷的哭聲心里就直起疙瘩,一氣之下推門進去就喝道:“你有什么可傷心的?別在這里貓哭耗子了?!?/br> 四姨太嚇了一跳,只是旋即就平靜下來,抹了抹眼淚,委屈地說:“老爺走了我傷心哭一哭他又怎么了?我知道您不待見我,我是個沒本事的,也成不了大氣候??墒侨筒煌?,瞧瞧,一個喪事人家可是吆五喝六的,靖璘還讓放開了錢去使,那可就隨意鋪張去了。老爺辛辛苦苦賺下的錢,容易嗎?” 太太明顯又受了刺激,忙扶著小丫頭云兒站穩了,緩了緩神,憤慨地說:“老爺辛苦賺的錢都給老爺花上那又有什么?可憐他活了這一輩子真是瞎了眼睛了,怎么就看上你了???”說完將那門一摔,就出來了。 四姨太的話還在太太心里激蕩著,若不是她修養好沉穩慣了,現在不定要氣的什么樣呢??墒撬脑掚m然是挑釁的,卻也不假,三姨太借著這次喪事,可算出盡了風頭,還為呂家查清了一向無人過問的賬目上的漏洞,懲處了賬房的兩個主事的,留了一個還算實誠可靠的,雖說也從公帳里揩了些油,與那兩位比起來,可算不值一提;另外又聘了一位輔助做賬。讓那剩下的一位劉先生和新來的陳先生將這喪禮各項費用都不得有露地記在單子上,那劉先生因為那兩位的罷黜心里早有余悸,絲毫不敢再出馬虎。再有收拾家里陳設的時候三姨太留心從前見過的好幾個小瓶子罐子不見了,連儲藏室里翻了也沒找到,東西雖小價錢可不菲,她一面讓人繼續布置喪禮的事宜,一面著人查找蛛絲馬跡。終于查到是太太處的林媽、鐘媽和四姨太處的巧兒以及一個走了的丫頭私自拿了去,幾個人中就鐘媽只就拿了套茶具,其他人搜羅的就多了。四姨太倒還罷了,太太簡直被臊了好大的紅臉,又恰逢這樣的血喪之時,真是急怒急痛攻心,想想就來氣。所以她先要以儆效尤,嚴懲那些偷盜之徒。其他人都被要求完璧歸趙后卷鋪蓋走人,唯獨鐘媽一早就跑到太太處跪下來哭訴認錯,那樣子連三姨太都看不下去了,太太心軟性善,一陣酸楚,就和鐘媽拉著哭起來。這樣鐘媽那套茶具太太指名給了她,讓她繼續留下來做事,以后注意舉止就是了。 第146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5) 這場喪禮按照呂敬之的遺志,用中式的樣子,西式的里子,即形式還是用傳統中國式的喪葬儀式,但要簡單莊重,不可吹鑼打鼓、請僧道鬧喪,不可太費時,恰逢夏天天氣悶熱尸體容易變臭腐爛,也恐喪禮期間突生意外,所以決定盡早出殯。 第二天一大早,電燈就亮了一整個院子,柱子和屋檐都用白布彩掛纏繞著,院子里孝棚也已搭好了。呂家上上下下都是黑白色的孝服,在院子里屋子里忙出忙進,又有黑衣打扮的來賓陸續進來悼唁,大門外的街道都讓車子占滿了,整個場面壯觀得讓人感嘆。而屋里大廳內早將華麗的陳設撤下去了,一律換上了黑白色的布蓋著,大廳正中,用黑白布扎了靈位,兩邊是白色的孝幃,大靈案上擺著插有白色蠟燭的兩只大蠟臺。這屋里的布置肅穆得讓人望而生畏。 三姨娘分派家里的男眷負責在客廳招待政商界人士,女眷們則在上房里招待呂家的親眷。顧錦城作為南方政界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自然一馬當先敬獻了最大的花圈和最隆重的哀悼。艾家因為是親家,自然全家出動來參加喪禮,這也讓佳音得以見到許久未見的親人,只是彼此間因為兩家的一些隔閡生疏了不少,佳音手上包著傷口的紗布映到艾太太的眼里,讓她心里又是一陣氣惱,自始至終沒和佳音說一句話。艾家因為來人眾多,都是黑色孝衣在身,全家老少一齊向靈位鞠躬致敬,可謂這場喪禮最肅穆的一幕了。他們來了也不多言,只在一旁安靜地獨個坐著,而整個場面因為他們的到來也安靜了不少。 別人倒還好了,唯獨四姨太特別留心艾家大太太林音黛和佳容,佳容見過幾次,竟是一次比一次出落得水靈,仿佛天外飛仙,就是不大愛笑,不然定要一笑傾城。艾家太太就只艾佳誠結婚的時候見過,這次再見,一身黑衣在身,竟是格外的清雅脫俗;雖然臉色帶著幾分歲月的痕跡,但那份沁人心脾的美麗似是永遠定格在了她周身,竟是永不褪色。讓她不由得心生羨慕。這場哀懼未定的喪事帶給她的唯一兩大有點意味的事情中的一味竟是她二人,不過環顧這屋里屋外,也唯有她們能讓她覺得賞心悅目,心里也不那么難受了。 佳音顧不得和家人說話,她一直陪在三姨太身旁幫忙,平生第一次驚訝納罕于一個女子的治家才能,卻是來這快五年才覺察到的,也就留心跟著學著。三姨太忙里忙外根本無暇分心,顧不上和佳音話家常,只有眼光瞥到佳音手上的紗布才關心了幾句,佳音也早已不像原來那樣懼她,她的關心倒讓她體會到了她溫柔的一面,也是倍感溫暖。喪禮上唯一的閑人是靖瑤,發發呆或者招待一下同學朋友,都頗覺沒意思。轉眼看到佳音和三姨太,又尾隨了過來,和她在一起這哀痛的心才好受一些。他沒事找事地和佳音說話,佳音因為這樣大的事早已將前嫌拋到腦后了,又覺他這樣呆滯木訥的樣子定是被父親的去世嚇到傷到了,著實可憐,又說了些話寬慰他。而她自己又何嘗不心痛心哀,只是自己也覺得驚異,竟有如此強大的精神支持自己周旋在這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