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92
er的歌沒有想象中那么吵,可是太快了”。 徐太志出道的時候黃奉全都已經到知天命的年紀了,在他生命的前五十年里所聽的音樂一直是trot,聽那種典型的k pop曲風黃奉全都覺得快, 能習慣塞了一堆rap詞的hip-hop才是奇怪的事。 黃佑民了然地笑了笑, 視線重新落到專輯的外包裝上:“唉?爺爺?這是什么?”他把放專輯的盒子往旁邊一推, 露出了下面一模一樣、但還沒有拆封的:“你還買了兩張?” 一次性買幾張專輯沖銷量不是狂熱粉絲才做的事嗎?他爺爺也到這程度了? “那是你哥的女朋友的”, 黃奉全說, “她最近要趕工,一星期就住在電視臺了,說這張專輯沒有做很多張,讓你哥幫忙買一下”。 “這樣啊……”黃佑民恍然大悟,隨后又覺得不對勁,“我們家是不是要被thinker‘占領’了?” “你有意見?”黃奉全一推鼻梁上的眼鏡,看了他一眼。 “沒有!”黃佑民連忙表忠心。 雖然覺得自己的爺爺一大把年紀卻關心起明星來有那么一點……不帥氣,可是要是在爺爺是個老古板和這之間二選一,黃佑民還是會選后者的。更不用說黃奉全會對鄭智雍感興趣事出有因。 其實黃佑民對鄭智雍也挺佩服,只不過他比較“矜持”。作為男人仰視另一個男人,他總覺得非常奇怪。 “你來得正好”,黃奉全晃動鼠標,讓休眠狀態的電腦屏幕亮起來,“圖片要怎么上傳?我要把我的……那個叫‘小卡’是吧,分享上去”。 黃佑民:“小卡???分享?” “就是這個?!秉S奉全將一張質地柔韌,大概有手掌大小的紙遞給了黃佑民。 看到的不是想象之中的大頭照,黃佑民有一點意外,他把紙接過來:“這是……手稿?” “網上說應該是拍下來印的,現在網上在匯總,你上傳完這張以后幫我看看其他人上傳的圖上寫著什么?!?/br> 黃佑民沒有立即回應爺爺的要求,他低頭看著那張形式與“小卡”截然不同、但確實起著“小卡”的作用的紙,上面都是文字,應該是鄭智雍在寫歌詞的時候留下的。 鄭智雍的字沒有想象中好看,端正清楚,但是缺乏美感。紙上有幾個孤立的詞,分別是“愛”“尊重”“控制”“信任”“利益”,有箭頭從“愛”出發通向“尊重”和“信任”,在通向“信任”的箭頭旁標注了“有限”,“愛”與“控制”之間則劃了一個表示不等于的符號,“控制”與“利益”間用線連了起來,又加了一行小字“自信or自以為是”。 “持續多久的管制,程度多深的服從,自信與抗拒中丟失了尊重,原本輕松的平等溝通?!?/br> 看到這一段的時候黃佑民情不自禁地出了聲:“這是里面的?!?/br> “嗯”,黃奉全說,“我看第一眼就發現了”。 疑似被diss了的黃佑民感覺怪怪的,最終好奇心占了上風,讓他把“爺爺是不是有點得意啊”的想法放到一邊:“爺爺,你看那首歌的歌詞……不覺得奇怪嗎?” “我和你們說過你們要孝順我的話嗎?” “沒有……”黃佑民的印象里黃奉全確實很少直接搬出他作為家長的權威,不過他說什么話提什么要求,小輩們幾乎不曾提過意見。在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下,黃佑民幾乎要忘記這個事實了。 這么說來,自己的爺爺和鄭智雍在這方面的態度是一樣的? 好像不是很壞啊。 “其實我不是很喜歡那首歌,thinker的愿望不壞,可是他想得片面了,人的感情總是向下傾斜的,需要點東西來平衡,讓年齡大的人安心”,黃奉全看了他孫子一眼,“而且你們這些人半懂不懂的,聽了說不定有反作用,成年了以后聽還差不多”。 黃佑民:? 他真沒懂。 “算了,每個人的想法都有局限,我也是,和未成年人對話的時候有點沒耐心”,黃奉全說,“看看其他的東西?” 黃佑民先按爺爺的要求,拍下“小卡”并上傳到了那個匯總貼里,還按照帖子里的要求用文字對其內容還有屬于哪首歌的手稿做了簡單描述,再去看別人上傳的東西。他發現鄭智雍附在專輯里的手稿復印件都是關于歌詞的,開始他還覺得有點奇怪,但轉念一想便釋然了,作曲方面的手稿在版權方面影響更大,而且對于他們這些非專業人士來說又偏艱澀,哪里比得上文字有意思? 粉絲們上傳的手稿照片按歌曲進行分類,黃佑民首先找的是的匯總,鄭智雍在手稿里梳理思路,力求以最準確的語言表達出心中所想,還寫上了原詞并在一些可能引發誤解的詞匯下面劃線,再進行刪改。 看著這些手稿,黃佑民感覺他似乎隱隱約約地觸及到了那個令人同情也令人敬佩的人的內心世界。 他還看到了沒有按要求附文字解釋的手稿,上傳者給出的理由是“看不懂”,上面的字是中文,中間還有一句被劃掉了,被熱情召喚的中國粉絲解釋道那是“六親不和有孝慈”的出處,然后給出了韓語翻譯。韓國粉絲們恍然大悟,副歌在某種程度上是對那段的解釋和引申,具體到文字除了“六親不和”還包括“大道廢,有仁義”和“國家紛亂,有忠臣”,被鄭智雍劃掉的是“智慧出,有大偽”,因為用不上。 黃佑民看得津津有味,黃奉全卻對他的傻笑漸漸失去了耐心:“你看一下的手稿?!?/br> “爺爺對這個感興趣?” 黃奉全:“你還記得我以前是做什么的嗎?” 修鐘表,還有其他的一些小玩意,這種活計二三十年前還能養活自己,現在已經完全沒市場了。 黃佑民干笑了兩聲:“我這就去讀?!?/br> 因為沒有沖銷量的打算,鄭智雍的第一張個人專輯只印了五萬張。手稿的照片他拍了一百張,也就是說如果他的專輯能全部賣出去,就有五百個人看的是同一張手稿。 他的專輯當然全賣完了,辛辛苦苦地在匯總貼里集齊了所有手稿的粉絲們猶不滿足,跑到ins那邊去找他:能不能多印幾張?再多附上幾張手稿? “專輯附贈手稿匯總”幾天以來一直是instiz最熱的帖子,其熱度早已不局限在粉絲群體內,路人們也表現出了強烈的興趣。粉絲更不用說,驕傲的同時還激發出了更強烈的購買欲望——隨專附送手稿的僅此一家,多買幾張專輯支持銷量也是可以的嘛,專輯的定價又不算貴,如果能夠讓thinker多公開幾張手稿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