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7
家少有的明白人,可惜困于后宅,外面的事,她也說不上話。 司馬淳與何叔寶在靜怡堂談論著二伯這對夫妻,二伯父司馬遵也在與妻子高氏講著這個郡主侄女。 司馬遵籠著手,對高氏說:“十九日,是賀家嫁女的日子,我們都要去吃酒。你把阿淳也帶去,讓建業城里的人瞧瞧,咱們司馬家還沒倒,還有個郡主在吶!” 高氏手上正漫不經心地做著針線,她平常也不大做這個,只是在心煩的時候才戳上一兩針。 高氏聽了夫君的話,眼睛便是一翻,又覺得不雅,便放下了針線,抬手將眼遮著,等平息了才說:“郡主身份高貴,賀家這等人家,怕不在她眼里?!?/br> 司馬遵有些不悅,哼了一聲:“那是從前!旁人不知,咱們自家人還不知么!她雖是郡主,也是咱們司馬家的女兒,如今她已沒有依靠,不靠著咱們府里,她還能靠誰?何家那小郎,雖是對她不錯,但世間看女子,終是要看她娘家的。沒有咱們,她便沒有娘家了!” 高氏便不言語,夫君不事生產,只知讀書,如今cao持著那個書院,也依然不懂經濟。 府里已是一日差似一日,如何還能端起以往公府的架子來。 高氏心底涌出了一股對夫君的厭煩來,一方面想用“娘家”二字來拿捏郡主,另一方面又要用郡主的名號在外面掙面子,司馬家,何時能不靠別人,自己能堂堂正正地站起來呢。 又想起自己那幾個如猴兒般只知玩耍的兒子,又不禁xiele氣。 唉!以后的事,她暫時也管不了,如今還是且顧眼下吧。 城外梅園的那場火,她雖沒證據,但也猜得七七八八,何家那小郎的手段,狠著吶!咱們還是敬而遠之吧。 到了十九那一日,高氏派人去請司馬淳,司馬淳果然不去,連個面兒上的理由都沒找,只說了聲“累了”,下人便不敢多言,立刻來報給她了。 高氏正試著衣裳,聽了下人的話,便抬手揉了揉額角,不去管了。 司馬遵知道了,倒是發了通脾氣,還要人去叫司馬淳過來,下人們都不敢動,司馬遵打罵了幾個下人后,才急急忙忙地去賀家吃酒了。 消息很快便傳到了何叔寶耳中,他便笑著說:“這日子還是太/安逸了?!彼麄兌硕疾蝗ス芩抉R遵。 只是司馬遵到了賀家那賓客滿堂的酒宴,好友賀七郎便趕上來問他:“你家郡主可來?” 司馬遵便支吾著說:“她們女眷的事,慢得很?!?/br> 賀七郎很高興,今日他家嫁女,好不容易能請來個郡主作客,那實在是幸事一樁??! 這郡主雖然水份多了點,但朝廷既然承認,那她便是貨真價實的郡主,在如今的建業城,可是頭一份! 賀七郎邊想著,邊吩咐了身邊的下人,叫去報給里頭娘子們知道,淳寧郡主將駕臨府中,弄得內院又是一番慌亂。 司馬遵吃酒吃得醉醺醺地被送了出來,高氏也吃了酒,坐在馬車里等司馬遵時,心中火氣直冒,這大冷的天,也壓不下去。 司馬遵上得馬車,口中還在嘟囔著“不敬長輩!不聽話!”這些話,高氏便急得連連直催,快些回府。 高氏用帕子捂著臉,這些說話,他說出來又有何用,平白惹得人笑話! 回到府中,高氏給司馬遵灌下了一大碗醒酒湯,司馬遵才有些清醒過來,只是人一醒,便要人去叫司馬淳。 高氏在一旁苦勸不住,這時便有外院的下人有些倉皇地飛奔進來報說:“郎君,咱們書院走水了!” 作者有話要說: 快完啦!快完啦! ☆、尾聲1 司馬遵聽得下人來報說,書院走了水,本便還沒完全醒過神來,這么一嚇,便真的醒過來了,他嚇得往后直退,摔倒在榻上。 報信的下人還在等主家吩咐,司馬遵卻已是說不出話來。 還是高氏撐得住,高聲問道:“可有人受傷?救下來沒有?” 聽得回說,正是書院休沐,書院里沒剩幾個人,倒都沒有受傷,只是火勢救下來后,屋子是倒了一大片。高氏聽得沒有人員傷亡,便先念了幾聲佛。 屋子毀了,只是損失些錢財,若是有人因此死了,那損失可便大了。 高氏冷靜下來后,便吩咐了府里的管事,帶著人去書院善后。 此時她才發現自己的手一直在抖,心里還有些怕,這火,估計與梅園的火,是一個路數??! 晚間司馬淳與何叔寶聽說了此事,便來義誠堂二伯父的正屋里來安慰他們。 二伯父司馬遵在外院,何叔寶便直接去了外院。 司馬淳見高氏一臉的疲憊,便出聲安慰了幾句。 高氏便也不端著長輩的架子,拉著司馬淳的手說:“阿淳,這府里實是一日不如一日了,你那些兄弟們都無用,我只要他們平平安安地,守著祖產過活,便安心了?!?/br> 司馬淳溫聲安慰道:“兄弟們年紀也不大,好生教導,好生讀書,以后必有出息?!?/br> 高氏卻是連連嘆氣搖頭,說:“我也不要他們有何大出息,做個老老實實地富家翁便行了?!?/br> 司馬淳見高氏實在打不起精神來,也不多留,又勸了幾句,便回去了。 何叔寶那里,也不知他與司馬遵如何說的,只是從那一日之后,司馬淳便覺得靜怡堂中清靜了不少,再也沒有哪個長輩要她這樣、要她那樣了。 二伯母對她十分客氣,二伯父許是覺得丟臉,便也不多見她。 連很少上門的三伯父一家,到了府里來,都對她客客氣氣的,見了她便行禮不停。 那對她從小便不太對付的龍鳳胎姐弟,據說被三伯父接回了府,都定下了親事,說是來年開春便辦喜事。 總之,司馬淳是再也沒有見到那對姐弟了。 這樣安逸的日子過久了,司馬淳都有些不知今夕何夕的感覺了。 所幸正旦日很快到來,司馬淳與司馬家的其他一樣,在一系列的忙碌后,正月就快要過完了。 何叔寶又收到了老家益州的來信,祖母的壽辰正在六月,信中在催促他們早些回鄉。 何叔寶算了算,還有好長的時間,足夠他們邊走邊看的了,便與司馬淳說:“這幾日先收拾著,我打發人先行去江陵,那邊一切打點好后,我們路上也方便?!?/br> 司馬淳無不答應。這段時日在司馬府雖過得安生,但她總是不能將這里當成自己的家,可惜,那個有著她與公主阿娘回憶的公主府,再也不能回去了。 到了二月,司馬淳與何叔寶,便在司馬家“依依不舍”的目光中離開了建業城。 她不知道的是,在她離開后,她這位經歷兩國的郡主,也成了說書人口中的傳奇。 …… 江陵府,歷來便是魚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