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14
伯此計大善!”“屬下附議!”“興寧伯果真大才!”“興寧伯未在軍中,仍這般盡心竭力,令卑職萬分感動!“此言一出,眾人頓時一靜,視線如錐子般戳在發言者身上。一邊戳一邊暗自捶胸,自己怎么就慢了一步!回去之后必須勤練口才!沈瑄看向說話的都指揮黃中,點頭,“很好?!?/br>黃中登時如打了-雞-血,滿臉通紅。相對的,戳在他身上目光也愈發尖銳了。軍令傳達到各營盤之后,將官無不激動,發給沈瑄和興寧伯的好人卡堆成了山。“總戎如此體念我等,興寧伯如此仁厚,我等必當效死,方才能抱得一二!”“正是!”一時間,衛所將官戰意沖天,殺氣騰騰。隨大軍出戰的土官和勇士們也是捶著胸膛,舉臂高呼,興奮之情溢于言表。打仗有錢賺,大家都清楚。但有這么多錢賺,還不必承擔觸犯軍令的危險,事先無人能夠料到。“定國公天縱英才!”“大明天子仁心仁德,萬歲萬萬歲!”三十萬大軍瞬間如滾水一般沸騰了。拔營,列陣,登舟,向著安南的西都進發。沈瑄立在船頭,風拂過鬢邊,烏黑長眉入鬢,黑盔玄甲,彷如天神。只不過,這尊天神帶給安南的不是福祉,而是征伐與殺戮。大軍南下之時,西都的安南守軍做出了出人意料的舉動,奉命領兵迎敵的西都守將帶頭在城內放火,將城內的宮室,儲存的糧草軍械全都燒掉,隨后帶著麾下萬余士兵乘船逃走。守軍是乘夜放火逃跑的,逃走時竟將城門損毀,巨大的石頭和圓木堵在城門前,來不及出逃的安南庶人在火海中掙扎,天明時分,火仍未熄滅,西都卻已成為一座死城。明軍到時,城中濃煙滾滾,嗆鼻的氣味四散。好在西都附近水網密布,火勢沒有延及附近林木。饒是如此,也讓目睹此況的明軍吸了一口冷氣。此處的守軍莫不瘋了?“總戎,可要滅火進城?”“不必?!鄙颥u舉目眺望,遠處有山巒相連,道,“此為何處?”歸附南策人言,前方為天健山,其左右為厥江潭舍江,黎賊恐有伏兵于此。“伏兵?”沈瑄冷笑,“黃中?!?/br>“卑職在!”“領三千步卒和一營火器隊,去探個究竟?!?/br>“遵令!”縱是天險,也休想擋住大軍前進之路!明軍過西都,進軍天健山時,憑祥縣城內聚集起了越來越多的商人。有廣西云南等地的茶馬商,也有中原巨賈在西南的分支,還有暹羅占城等番邦的商人,甚至有零星大食商人混雜在隊伍里,來到了憑祥。一時之間,憑祥縣城成為了西南邊境的焦點。在回京路上的楊鐸也遇上了幾支趕往廣西的馬隊。如此多的巨賈商隊趕往同一個方向很不尋常。一名錦衣校尉策馬上前,問道:“指揮,是否攔下盤查?”楊鐸探手捏了一下隨身的荷包,隨即搖頭,“不必,繼續趕路?!?/br>“是!”錦衣衛飛馳而去,讓路的商隊不由得松了口氣。沒有多做停留,打起呼哨,再次啟程。賺錢的買賣都是宜早不宜遲,本就比旁人晚了,再不快著些,連口剩湯都喝不著了。憑祥縣衙,三堂東廂孟清和和朱能都是一身便服,兩人下首是身著公服的憑祥縣令李慶青。“關于此事,李大令可還有不解之處?”“回伯爺,下官已牢記在心,沒有不解?!?/br>“那好?!泵锨搴皖h首,舉起茶杯,“本官同成國公在此靜候佳音?!?/br>李慶青拱手,“下官一定不讓國公爺與伯爺失望?!?/br>話落,轉身,深吸一口氣,邁步離開了東廂。縣衙二堂內,已有數十人翹首以待,見到從堂后步入的李相鄰,立刻笑容滿臉。李大令仿佛見到了一群盯上了肥rou的餓狼,瞬間亞歷山大。莫非興寧伯知道情況會是這樣,才將如此艱巨的任務交給自己?不可能,應該不……可能……☆、第177章憑祥縣衙,二堂首批進入縣衙的商人,多是出身廣西云南本地,經多方核查,身家背景無任何可疑之處,方才得以被請見。為首的三名大商,自元時起便扎根于此,以中原之物同各番邦土司貿易,漸漸發展出了一定規模,成為當地不容小覷的實力。不客氣點說,以這三家為代表,堂內六成以上的商人都是依靠走-私發家。明太-祖朱元璋立朝之后,嚴禁北方邊貿,敢搶?揍得你生活不能自理!多管齊下,硬生生將北元大小貴族的生活水平拉低數個檔次,對不服大明管的西南番邦土司自然也不會客氣。茶葉限售,鹽鐵嚴禁出口,瓷器絲綢價格翻上幾倍,當地三司衙門不給力,更有甚者,同走私商沆瀣一氣。洪武帝直接派遣巡按御史,瞪大眼睛,揪出一個辦一個。砍頭,扒皮,流放,充軍!如此嚴令,也沒能徹底封-鎖-西南各地的走-私-貿易。人為利益趨勢,敢于涉險。越是封-鎖,西南邊境的貿易越是紅火。這里同廣袤的北部草原不同,山高林密,多是原始森林,走-私的商人帶隊抄小路,往林子里一躲,官軍硬是一點辦法也沒有。當地的土司豪族不太服管,收取-賄-賂,對走-私-商人各種掩護,朝廷把整個都察院派下來也沒用。直到明朝陸續收復境內邊寨土司,封賞土官,同相鄰各番邦建立友好關系,進行朝貢貿易,情況才有所好轉。走-私-商人開始到衙門開取路引,按規定繳稅,西南等地的商稅才有了起色。不是沒有繼續帶著隊伍走小道的商人,可惜躲開明朝的軍隊,卻躲不開番邦土司的黑吃黑,其結果往往是有來無回。以前同走-私-商人交易,是沒有買賣的途徑。如今明朝開放了部分邊境貿易,在四川云南和廣西部分地區建立了茶馬互市,這些沒有“營業執照”的找上門,無論搶了還是宰了,理由都是現成的。維護邊境貿易,擁護大明法律!幾次之后,商人們也回過味來了,不是實力強悍到能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