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8
,若是還考不過,這不是招人笑話么!連帶大少爺,說不得也要被人指指點點。真是造什么孽! 可當湯氏跪了整整一天,好容易聽到消息傳來時,是氣得牙癢癢! 一把年紀了,還和一群孩子們爭名頭,這種事兒,也做得出來?真是造什么孽! 哼,不過就是個縣試罷了,又有什么了不得。 大少爺一向為人謹慎,才不要出這種風頭!槍打出頭鳥,才不要被人當靶子。 再說了,四月里還有府試,六月里還有院試,誰又能打包票說自己一定能過。 況且,就算過了府試又怎么樣! 沒聽到老話講么,一世老童生! 頭發胡須眉毛全都白了駝背老頭子童生,也不是沒有! 不過是縣試過了一半,有什么好得瑟! 馬上還有一~ D*^_^* 第二百零七章新家 昭回院里,白氏很得瑟! 難得喋喋不休勸著蘇鐸,“二哥,什么時候都能謙虛,考科舉可不是你謙虛時候。這時候,越囂張越張揚,名頭越大才越好呢!只管把你本事都亮出來,要是能拿下個六元及第,那就好了!” “七姑說是,只要二叔拿下了小三元,解元,會元,那狀元也就跑不掉了?!?/br> 蘇懷遠也很得瑟。 座白氏等人雖不知道,可他當時就歸安縣衙坐著,自然是知道孫知縣對二叔有多推崇。孫知縣雖只是個七品官,可也是堂堂正正兩榜進士出身。 再說了,腿腳不靈便狀元,歷史上也不是沒有。何況,二叔本意本來也就不做官上…… 林氏也想到了,也隨之附和,“二哥說是!” 白氏拍了拍自己懷里半天沒有說話可貞,“蘊兒你說是不是!” 可貞抿著嘴笑,肩膀一聳一聳,“我想,還有沒有什么是和龍眼荔枝一樣,好給外祖父縫個連中六元考簾!” 話音一落,座眾人皆大笑了起來。 白氏是摟著可貞親昵了好久。 沒過幾天,可貞果然如她所說,又加了葡萄、櫻桃、海棠果,給蘇鐸縫了個六元及第考簾出來。 “葡萄是多子多福一本萬利意思。櫻桃呢,代表碩果累累鴻運連連。海棠果呢,一般都有玉堂富貴話兒?!?/br> 白氏又細細看了看考簾,捏了捏可貞腮幫子,“真是再好也沒有話了!” 可貞得瑟挑了挑眉,“我也是這樣覺著!” 又逗得眾人大笑。 魏氏也終于開懷起來了,蘇紹初復過了,她也算是松了一口氣了。 雖然開了個好頭??杀娙诉€是一如正場那日一樣緊張。 還是一樣,覺著那辰光真是難捱。 不過幸好,今兒不用等到掌燈時分。 日頭剛剛西斜,家里派去小廝就來報喜,說是蘇鐸中了案首,蘇紹中了一等十六名。 魏氏喜之不迭,趕忙放賞。 不過家里剛熱鬧起來,就被蘇懷遠攔住了。 “這不過縣試罷了,如若這般,等到中了會元。你要怎么辦?” 雖是拒絕話,可說起來,平添了兩分笑意。魏氏也沒有那么緊張了。忙笑著應了,又去打點席面。 歡歡喜喜吃頓席面,總是要吧! 蘇懷遠自然不曾拒絕,攙扶著蘇鐸一徑回了昭回院。 “這下好了,我們也可以定定心心收拾物什搬家了?!闭f著又告訴蘇鐸??韶懺趺磶退贾迷郝?,連幾品寶貝不行山茶都送到偏院里去了。 白氏歡喜不行,不過蘇懷遠臉又黑了。 只是再黑也沒有辦法,事已成定局了。 所幸,比以往去顧家還稍稍近些,蘇懷遠只能這樣自己安慰自己了。 這些日子以來。各人住哪里,宅子怎么布置,物什怎么歸置。按著規矩、風水和各人喜好都已是商量妥了。 也沒有叫外人,就是蘇家白家兩家下人,并乾豐抽來妥當人,看準了時辰搬了家。 之后家具安放都是白氏莊嬤嬤親自cao持,桃月梅月跟身后。每人手里都捧著一匣子制銅錢,好用來釘床腳。 可貞早就好奇不行了。屁顛屁顛跟后頭,也見識了一遍一百零八個銅錢安床儀式了,真是嘆為觀止。 自家那年搬家時候,再是沒有這樣繁瑣。 也打算好,等白氏閑了,一定要她好好教教自己,自己也要絲毫不漏記下來。這么好玩事兒,不偷師未免也太可惜了。 因著幫忙打下手人實是不少,所以歸置起來還是很。 起碼,可貞住內院西廂房,已是大致收拾好了。 鶯時帶著兩個白家小丫頭收拾著可貞衣裳被褥,杏月也帶著人收拾可貞書房,可貞則是帶著柳月去廂耳房清點物什。 內院東西廂房,與墻壁相接處各砌了一座小小巧巧也就十平米左右小耳房,原本是給丫頭們住。不過可貞和白氏林氏商量后,俱是改成了私庫,各放了林氏可貞私己。 像是可貞私庫里,存放就都是她自己陳設古董、綢緞衣料之類。 核對好賬本,可貞把賬本鑰匙一股腦交給了柳月。 “總算收拾好了,柳月jiejie把這收好了也趕緊回屋收拾去吧!” 鶯時杏月柳月牛mama包括白氏身邊桃月梅月槐月桂月,并白氏給林氏挑上來蓮月菊月分住了內院后頭后罩房,兩人一間,倒是正好。 柳月應了一聲,笑著自去了。 可貞站西廂房門口踮著腳朝里望了望,只見書房臥房炕屋都忙得什么似,一溜箱籠排到了門口,便沒有進去添亂,順著回廊往正屋去。 白氏為了可貞那些山茶瓦松,特特讓人回廊上做了整溜美人靠。既可以擺花,又可以坐著納涼曬太陽,可貞很喜歡。 看著院子里開熱熱鬧鬧櫻桃樹,和點綴角落里次第開放西府海棠、垂絲海棠、貼梗海棠。 想著春日里偎美人靠上悠哉看書打瓔珞,夏日里納涼吃西瓜,秋日里腌漬海棠果,冬日里懶洋洋曬太陽,雨天聽雨雪天玩雪,不知道多愜意。 這樣想著,眼里是多了幾分笑意。 看來,也不是非得有“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