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8
書迷正在閱讀:謫仙之天圣 上、異世之悍夫(異世之野獸背后的男人 包子)下、逼良為夫 中、死后成熊貓(穿越)、建國高校戀曲之二冬瓜與茶 上、妖孽,你的下限呢?+番外、reset+番外、撿只狼來愛 上、專屬外掛登錄中、她從瑤光來
鶴記》初稿成后,唐國鈞又反復修改,反復從秋妃所處的時代,吸取那個久遠時代的文化、歌詠、習俗與氣質。 創作,前后長達10年。 直到唐國鈞退休。 照理唐國鈞拋卻身前身后名,從此遠走高飛,不再問江洲的事,但人不是神,諸多放不下,諸多不舍與不甘心,秋妃仍是他的心事,擺脫不掉。 唐國鈞找古籍出版社,以珍藏的古董換作印刷的費用,目的是為了保密。 100冊新鮮出爐。 每個字都經過唐教授的摩挲。 每句話都能夠背誦。 唐國鈞像迎接一個新生命一樣,鄭重把這100冊帶回美國,暫時在繁華的城區租了公寓。 妥善安放。 那時候,美國的小鎮圖書館已非常方便看書。 有一陣唐國鈞天天到美國南部一個人口不足6000人的小鎮,在圖書館一坐就是一天。 他過量的咖啡就是那個時候喝的,他的骨質疏松,就是那個時間落下的。 可是,有秋妃陪伴的寂寞時光,讓他體會到人間的溫暖。 唐教授與小鎮圖書館管理人員熟悉后,陸續以個人名義捐過不少自己的藏書,給小鎮圖書館館藏。 其中就有一本藍色布封面的線裝豎排書。 唐國鈞在與原配妻子結婚時,曾經是一位發燒級別的收藏家。 由他經手的元青花就不下二十幾件。 他知道收藏,意味著藏品越稀少越珍貴。 最好是獨一件。 唐國鈞燒掉了98本自費印刷的。 算是對自己舊生活的告別,心底下也與秋妃告別。 他是打算不再糾結于秋妃與自己的人生。 在偏遠的美國小鎮圖書館,放了一本。 然后,自己收藏了一本。 這個地球上,如果還有什么人,華人,踱步到美國南部某個洲某個小鎮的圖書館的話,如果這個人酷愛中國古籍,也許這個人能夠遇見。 否定,便石沉大海。 它存在于世與沒有存在于世,是一樣的。 唐國鈞幾乎忘了這件事。 他做過的極其不可理解,極其私密的一件事。 可是,世事真是奇妙。 哈佛的女博士,她一個人橫沖直撞到了南美的一所私立大學教書,這所大學就在人口不足6000人的小鎮附近。 而且她真的找到了這本書。 ,就像一枚沉落千年的月亮,被濕淋淋地打撈了上來。 不可思議。 在唐老齋如風中之燭時。 ,像一道史芬克斯之謎被破譯。 天意。 這是天意。 唐念約看完陳辰的第三章,已驚愕地說不出話。 父親。 你是怎樣的一位父親? 父親的情懷里究竟深藏著什么? 他看起來如此平靜,如此看淡世事,可是,他內心卻不是這樣的。 而且,父親至始至終沒有說當年被關在牛棚里,是怎么挺過來的。 父親逃到了美國,不愿意見任何人,不相信任何人,父親人生的黑暗那么長,獨自怎么走過來的? 父親的,借秋妃的第一人稱,寫就的,就在眼前,是怎樣的婉約與凄楚。 父親從一開始的激動,變的異常平靜。 唐念約慶幸自己,在退休后,做了這樣一個決定,回到父親身邊,陪伴他。 “可是,爸爸,你明明知道,上世紀五十年代,江洲在穹窿山坍陷到江中的區域,打撈過秋妃朝代的摩崖石刻,為什么會花重金,購買夏冬的殘碑石刻,就8個字,你花了上萬美元…………” 某一天,唐念約轉來轉去,又繞到這件事上。 父親笑了。 隱約的笑了。 果真,唐念約是個聰慧之人。 她想起什么來了。 事情做的這么奇詭。 夏冬在穹窿山天坑,得到了殘碑上的8個字。 他以為這是絕密的,有價值的。 他第一時間通知唐念約,他仿佛拿定了這8個字的殘碑石刻價值連城。 原來,唐老齋不僅知道這8個字,還知道其他的50多個字。 這塊碑石應該有160個字。 某天晌午,父親突然冒出了一句。 唐念約正低頭讀報。 唐老齋生生地說了這句話。 “什么160個字?” “殘碑,應該是160個字?!边@一句,唐老齋說的異常清晰。 “爸,爸爸,你能夠說話啦?” “女兒,我說的是殘碑上應該有160個字,但上世紀六十年代末被小將們砸爛了,扔到了江底?!?/br> “爸爸,你見過160個字?” “我只記得50多個字?!?/br> “有故事情節嗎?爸爸這么好的記性,如果有故事情節,是會記住更多的……” “上古時的漢語,深奧無比,句子精短,沒有人能夠記住……我記住的50多個字,已是極限?!?/br> “那,爸,我真的不明白,你為什么明明知道殘碑上的字,還要重金買夏冬的8個字?” “天機不可泄露,人,總是利己的……” “這……”唐念約突然悟到了什么。 她不想再問。 父親一輩子除了負了原配鮑文鸞,這是社會這架巨大的馬車碾壓的緣故,他只是一只螞蟻。 所謂的因果報應。 所謂的相生相克。 所謂的——替——死——鬼! 父親。 你其實才是一本最深奧的書。 你偽造了一本,假托是秋妃的宮中日記,吐露的是自己的心聲吧?或者是文人做派,玩弄文字,當一種自娛自樂? 那么,那個情商偏低,智商突破人類智商天際線的陳辰,她讀懂了嗎?她識穿唐老齋的圈套了嗎? 她覺得這文字游戲好玩嗎? 諜中諜,套中套。 且慢,唐老齋慣常使詐。 唐念約終于想起,這個終日躺倒在床的老年人,她喊他作爸爸的人,一點也不簡單。 他不是收藏家嗎,在與原配鮑文鸞結婚的時候,得到過鮑家托付的幾十件國寶級古董。 那么,古董呢? 父親說過,古董是國家的,他捐給國家了。 那時唐念約在北京,在國人炒房購物的執法下,做夢都想著父親的古董,可是,父親從不明說。 這一度讓她崩潰,與父親每每惡語相加。 薄涼的親情喪失殆盡。 往事不堪回首。 唐念約知道了的來龍去脈,她一點也不覺得奇怪。 但古董去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