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2
上。 “越發的大膽了,什么改嫁?本王看誰敢!” “哼,你到時候都去見了閻王,哪里管得人間的事情。真要是不許,您就好好的,我也用不著當寡婦?!彼吆邍\嘰地說完,臀上又挨了一下。 還未抗議出聲,就覺得什么東西覆下來,她的嘴被溫熱的薄唇堵住。 錦被下,兩人緊緊地摟在一起,交頸纏綿,久久沒有分開。 卯時正,寺中的晨鐘響起時,芳年就起了身。一番妝扮,頭發隨便挽個髻子,插一支銀簪。穿上那件短襖,下面是黛色的羅裙,變成一個普通的婦人。 在男人的眼光下,她故意轉了一個圈,沖他挑一下眉,步履輕快地離開屋子。 孝善寺的廚房位于最西邊,卯時一刻,廚房里就已經開始忙活起來。僧人們分工明確,一部分去后山挑水,一部分在外面劈柴。 廚房內有負責生火的火頭,還有三個婦人。 她們都是新來幫灶的,寺中人手不夠,但勉強也是能忙過來的?;鄯ù髱熡幸饨訚幌铝髅?,故而挑了幾個進寺幫灶。災荒之年,在廚房打雜可是肥差,她們三個可是擠破頭,才被選上的。 芳年進來時,她們三個齊齊轉身。待看清芳年身上的穿著,手足無措,不知該如何稱呼。她以為平常的打扮,落在三位婦人的眼中,那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真正的民婦,極少著有色的衣服,更別說還有戴銀簪。她們想著,不知這婦人哪個大戶人家的管事? 芳年在慧法大師那里得了一個差事,就是分配每日米糧的用度。 一位小和尚進來,先是和芳年見禮,然后說道:“小僧法號明覺,方丈命小僧以后和方管事一起管理米糧用度?!?/br> “原來是明覺師父?!狈寄晷辛艘粋€佛禮。 三位婦人一聽芳年是灶下的管事,忙上前來行禮,各自介紹著。三人分別是朱氏,楊氏和李氏。 其中李氏是京郊人氏,朱氏和楊氏是隨夫君逃難來的流民。 她們的衣服都是灰撲撲的,上面摞著大小不一的補丁。雖是破舊,卻能蔽體,還算厚實。比起許多人要強一些,或許也是因為要進寺來幫灶,怎么著也不可能穿得破破爛爛。 朱氏和楊氏較為拘謹一些,李氏則膽大一些。她有心討好巴結芳年,自然撿一些趣事說,說得最多的就是柳家。 柳家是商戶,不光在城里有鋪子,在城外縣鎮上都有米面鋪子。 “方管事見過那柳家公子嗎?我可是聽說柳府有百美,可惜自從那傅家的小姐進了門,可憐那些姑娘,都被賣了。我們村里原有個姑娘,也進了柳府,嘖…以前可沒少往家里捎好東西…” 芳年進山幾日,像過了幾年一般,乍聽人提起傅珍華,恍若隔世,不勝感慨。要不是今天聽人提起,她都快要忘記這位堂姐了。 明覺見水已燒開,來請示芳年,今日下米多少。 李氏的眼珠子轉了幾下,忙道:“哎喲,方管事,最近人越來越多了,昨日下了三石米,都差點沒夠呢?!?/br> 芳年不欲在她們面前討論,遞給明覺一個眼色,兩人走到外面。 “那位施主說得沒錯,昨天用了三石米,確實有此緊。今日小僧看外面,似乎人還要多?!?/br> 芳年以前當過家,在裴家也曾命人搭過粥棚施過粥。一般來說,一次最多一石米,其余全是水。就那樣,一戶人家,施粥能堅持個把月就算不錯了。 災年糧貴,往往比太平年月里漲上數倍不止。 “現在米糧價格多少?” 明覺在寺中呆了一段時間,早已不是那個吃穿不愁的皇子。他沉吟著,“二十八兩一石,還買不到中白米,常是摻了下白米和陳米的?!?/br> 平時是二兩銀子一石,居然漲了這么多?糧貴銀賤,那些黑心的商戶們,正是發災難財的好時機。 “寺中的存糧有多少?” “不多,若每天以六石米計算,撐不到一個月?!?/br> 芳年的心揪起來,才入冬不久,要是中途斷糧,正好趕上雨雪天氣,那些流民可怎么辦? 狠了狠心,道:“還是照舊用三石米,多兌些水?!?/br> “小僧也是這么想的?!?/br> 等領了米到廚房,李氏看著還是三石米,嘴巴撇了一下。 廚房共有三口大鍋,同時煮上粥。芳年瞧著,三個婦人不時地手木棍把攪動幾下,最后粥快好了,就見她們往里面撒了幾把鹽巴。 “方管事,那些施主們,一日只吃寺里的粥,沒有其它的吃食。要是粥里不放鹽巴,他們會渾身無力的?!?/br> 明覺解釋給芳年聽,芳年恍然大悟,暗道還是出家人慈悲,連這都能想到。 粥煮好后,就有僧人進來一桶桶地抬出去。廚房的三個婦人各自領了一碗粥,坐在角落喝起來。 芳年見無事了,就回到木屋。 木屋內,桌上已擺好齋飯,他們的齋飯自然是有飯有菜的。芳年先是去洗臉,恢復自己的容貌再上桌。 桌上有兩碟素菜,一碟五香豆腐,一碟白菘香蘑,還有一碗土參湯。 元翼已坐在桌邊等她,兩人默默地吃完。芳年思忖再三,開口道:“王爺,今日我去寺中幫忙, 得知寺中的存糧撐不到一個月。您可有什么法子?” “會有的?!?/br> 芳年放下心來,他說會有,就一定會有。 “王爺,我見她們在粥里放鹽,既然如此,為何不放些菜?一來省些米,二來也會稠些,三來菜 總比米要便宜吧。再說今年受災的是南邊,北邊可是沒受多大影響,應該能在莊戶人家里買到白菘?!?/br> 二十八兩銀子一石的米,貴得離譜。 元翼望著她,這丫頭想法是好的,只是她不知道百姓們的想法。在流民看來,菜賤米貴。米才是養人的,菜就如同野草,哪都有,無法與米面相提并論。 “冬日的菜蔬本就少,種得莊戶也少。真要是采買,零零散散的,有一日沒一日的,不是長久之計,此計有些行不通?!?/br> 芳年聽他一說,垮下肩。她一個幾十歲的老婦人,還不如他想得長遠。 元翼見她有些泄氣的樣子,嘴角微揚,“你這想法倒是提醒本王,本王命人多買些米菜,存放在崖底,以備不時之需?!?/br> 她嗯了一聲,心知他是在寬慰她,越發的有些難為情,暗道自己真是白活一世。 下午,她再去廚房的時候,就見三個婦人縮頭縮腳地擠在一起,低著頭。 一個杏色襖裙的丫頭揮著帕子,一臉嫌棄地看著她們。 “你們管事在哪???”那丫頭不耐煩地問著。 第74章 訛人 “這位姑娘找我有什么事?” 聽到芳年的聲音,李氏幾個長長地松口氣, 巴巴地看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