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0
要均勻地分成五份,寶貝女兒只能得到其中的一份,大房卻能得到四份,顧氏差點被老太太的厚顏無恥氣笑了,別說是四份,一個銅板她也不會出! “老太太,咱們府里的這三個姑娘和兩個少爺,那都是徐府的子孫,徐府給他們cao辦婚嫁之事乃是人之常情。至于我的嫁妝,只能留給珈姐兒,自古以來,女子的嫁妝都是留給她的親生子女,從未聽說過哪個女人從娘家帶來的嫁妝分給婆家所有人的?!?/br> 老太太面色陰鷙,接下來府里要連著辦幾場喜事,開銷甚大,每次從顧氏手里摳二百兩銀子出來,也填不了這么大的窟窿,必須一舉解決?!澳慵捱M徐家,就是徐家的人了,嫁妝雖然是你從娘家帶來的,也是進了徐府了。這幾個孩子又都是一起長大的,還分什么彼此,珈姐兒有多少,別的兄弟姐妹也得有多少!” 顧氏每次逢年過節總會出些銀子,可是自從上次和徐幼珈談論過大房的算計之后,她已經想明白了,姑息養jian,退讓只會讓大房的胃口越來越大,不僅謀算女兒的婚事,還想讓分走自己財產的八成?!袄咸?,本朝的律法說的明明白白,女子的嫁妝是她的私產,如何安排只能由她自己說了算,我的嫁妝只能給我的孩子,無論到哪里,我也不理虧?!?/br> 老太太見她油鹽不進,全不似平時好說話,捂著胸口,朝大太太使了個眼色。 王氏道:“弟妹,不是我說你,咱們都是一家人了,幾個孩子都是徐府的子孫,你非要分個里外親疏,還拿本朝律法說事,怎么,難道你還想把老太太告到官府去不成?你看看你把老太太氣得,臉都白了,律法還教了你忤逆長輩嗎?你如此不孝,傳出去,別人也只會說你的不是?!?/br> 為了搶她的銀子,還要用忤逆長輩的帽子來壓她。顧氏心中冷笑,表面還是恭謹,“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乃是不孝。老太太想把我的嫁妝分給眾人,這是不合情理的,我若是一味順從,見母親有過錯而不勸說,豈不是陷老太太于不義之中,這才是大大的不孝?!?/br> 王氏讀書不多,被顧氏幾句話堵得啞口無言,老太太沒想到平時乖順聽話的顧氏如此口齒伶俐,一個回合就讓王氏敗下陣來,只好又親自上場,“老二家的,你的嫁妝是從蘇州帶來的,鋪子卻開在京都,這些年,若是沒有府里的照拂,能順順利利地開到今天嗎,就算本錢是你的,經營這十幾年還能紅火卻是闔府的功勞。好了,我也累了,你回去好好想想我說的話,若是你固執己見,你不妨等著看看,看沒了徐府的名頭,你的鋪子能不能開下去?!?/br> 她這最后一句話顯然是威脅了,顧氏卻不為所動,哪怕這些鋪子開不下去了,都盤出去換成銀子,也不可能白白送給別人。 顧氏出了堂屋,冬夜的涼風吹過,帶著透骨的寒意,徐幼珈正在院中不安地站著,她雖努力站得筆直,被涼風一吹,還是忍不住顫抖了一下,縮了縮肩膀。 顧氏快步走了過去,將她的手握住,小手柔膩,卻已經凍得冰涼,她心疼得要死,知道女兒不肯先走是擔心她被老太太為難,輕斥了一聲“傻丫頭”,拉著她的手,穿過花園,回了自己的院子。 一回到屋里,顧氏就吩咐蘭香取了個小手爐過來,塞到徐幼珈的手里。 徐幼珈雙手捧著小手爐,“娘,老太太剛才把你留下,說了什么,是不是又想要銀子了?” 顧氏也不瞞她,把老太太的話和自己駁斥的言語都復述了一遍。 徐幼珈倒吸一口涼氣,這大房和老太太也太不要臉了,竟然一開口就是五份里面的四份!最后還威脅一番,跟明搶有什么區別?!她想起前世自己出嫁的時候,母親確實被他們逼迫著,明面上的嫁妝只給了自己小一半,幸虧母親賬面上的嫁妝只是所有財產的一半。 顧氏道:“嬌嬌別擔心,娘是不可能答應他們的,就算是鋪子不開了,也不會白白送給他們?!?/br> 徐幼珈在母親的胳膊上蹭了蹭,“別聽老太太說的兇,什么咱們的鋪子都是靠府里才順順利利地開了這十幾年,咱們的鋪子開得好,都是因為有陸叔那樣的好掌柜,跟徐府一個銅板的關系都沒有。大伯父不過是禮部侍郎,又不是京兆尹或者五城兵馬司的,哪里管得了咱們鋪子的事?!?/br> 顧氏笑道:“嬌嬌長大了,連京兆尹和五城兵馬司都知道了?!?/br> 蕓香端過來兩杯熱熱的茶,徐幼珈抿了幾口,肚子里的涼氣好像被熱茶暖透了,“他們雖然沒本事對咱們的鋪子下手,可是卻有可能繼續想些壞主意出來,娘,咱們要多加防備?!?/br> 顧氏點點頭,攬住嬌女兒的肩膀,和徐幼珈一模一樣的水眸中露出一抹堅定,“嬌嬌說的對,不過,無論是什么壞主意,娘都不可能答應的?!毕惹暗耐俗?,換來的是寶貝女兒的落水和被人算計婚事,以及厚顏無恥的獅子大開口,這次,她絕對不會再讓步! 第38章 過了幾天, 大太太給徐幼珈送來一張請帖,“珈姐兒啊, 你可真是運氣好,東宮的梅花開得正好,太子妃想請幾個姑娘去陪她賞花,你大伯父托了好多關系, 才讓太子妃娘娘給徐府的姑娘下了一張請帖?!?/br> 她倒是沒說謊, 大老爺為了弄到這張請帖可是費了老鼻子勁了,說是賞花, 其實大家心知肚明, 這是想給太子選侍妾。太子今年已經三十一歲了,膝下卻只得一子,年十二歲,是太子妃所生, 東宮之中其他的側妃、良娣、良媛都無所出, 無論太子還是太子妃,都很著急, 太子妃已經三十來歲,生出兒子的希望不大了,只能給太子多選幾個女子, 好開枝散葉。 太子妃出身并不高,當然也不愿意給太子選出身高貴的侍妾,若是娘家后臺硬,將來又生下兒子, 那對太子妃和其兒子來說也是個威脅。所以這次賞花宴,太子妃請的都是四五品官員家的女兒,在一大堆別人托門路送來的人選中隨便指了幾個。大老爺是正三品京官,不過,徐幼珈卻只是他的侄女,說起來,出身反倒不如那些四五品官員家的嫡女,他托了好多門路,才弄到這張請帖。 大太太把燙金的請帖放到桌上,“咱們徐府三個姑娘,瑛姐兒額頭傷了,不好出去見人,琇姐兒正在備嫁,也不好出門,說來,也只有珈姐兒你有這個好運氣了?!?/br> 三個姑娘里面,徐幼珈容貌最是出色,小小年紀已經有了傾城之資,大老爺早就盤算著想把她送到太子的東宮去。太子如今只有一個兒子,若是徐幼珈將來能生下孩子,不管是男是女,都有大造化,而他做為徐幼珈的大伯父,定然能占到極大的好處。 這些天,顧氏一直不肯松口嫁妝均分的事,老太太就催著他盡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