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5
,都能自稱一國了。許是在外間受過兵禍殺戮,如今見得這等安穩之處,竟有人跪地大哭的。 王家眾人聽得三國大亂,忙組織人手加固城池,又在城外設下陷阱,夯實城墻防御,日日提防湘軍。 張小九見人人都有赴死之心,心中嘆息:這等油鍋破云梯,黑豆停戰馬之計策,也不知延緩幾時。若憑得一人之力,怎攔得千軍萬馬,任何防御戰的勝利,都是靠眾心一致,那甚么獨身大俠的,哪里能贏呢。 也有jian細混入,直被民眾揪出,不等司事吩咐行刑,那三國難民一擁而上,邊打邊罵:“這等去處被毀,還有何地可容,你這狼心狗肺,為幾兩銀不顧眾人姓命,還活著做甚”。 張小九見得如此,向嫣娘嘆道:“雖說咱們勢力擴大,這些新來之民卻恁個難控”,王嫣娘道:“小九你聽,這等喊聲,震動天地。他們雖是小民,也能撼山撼海。若與他們目的一致,便能做大王土城。當年剛到之時,也是百廢俱興,如今再多些人,我也有信心如此”。 張小九道:“你若如此,我也能放心離去。本以為勸你不當女帝,你心中埋怨,誰知你連城主都不當,只領個王東家的稱呼,一絲特權都不沾”。 王嫣娘道:“做得女帝又如何,幾代后繼續顛覆,興亡百姓皆苦。沒有什么神仙皇帝,我們自己能做到的事,為什么定尋個主子來。城主也是小型帝王,若將權力集于一人,只期望那人良心,并不可靠”。 “別說城主,像評事小小一職,若也集權在手,也能坑害許多人。這些職位只是稱呼,不得有等級制,不得藏私銀,才能形不成上吸下血,才沒得剝削”。 張小九聽得,正要說甚,卻聽那湘國發得國書來,要聘王嫣娘為后,共享榮華哩。 作者有話要說: 崔郎將,曾任侍郎,體驗名“青衫長安”,76-77章天雷轟大仙里贈小九隱形衣 ②陳狀元,與馮瑜同科,秦檜黨人 ③魯迅》里長毛殺人,長mama講長毛逼迫全城女子脫褲子,敵人若是貪色,敵軍的大炮便放不出來,若不貪,就炸了 她嚴肅地說?!拔覀兙蜎]有用處?我們也要被擄去。城外有兵來攻的時候,長毛就叫我們脫下褲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墻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來;再要放,就炸了!” ☆、第120章 招安竟不得 話說湘國將趙官家趕至極南崖山, 眼見三國一統, 只有王土城恁個雞肋,攻城費勁,丟又可惜。 那湘王見幾番沖鋒都攻不下,便以禮相待,只說以國為聘, 封為皇后, 還說那王土城也歸入湘國,還三年免賦稅哩。 湘國使臣進得王土城,見這城只是大些,又有附城, 統共三州之地。房屋雖說齊整, 街道也算清潔,卻連個大戶都瞧不見,也忒寒酸些。 等進了“王土宮”,連湘地的縣衙都不如哩,聽得王土城積得半楚之富, 原來也是謬傳。那使臣打量一番, 心中大定。如此貧瘠窮苦, 我湘國坐擁江南富庶, 這王氏女娘,早該歸順。 誰知那王嫣娘張口就拒,讓使者即日返回,還甚么有勞才得食, 你是他國之人,沒甚功勞與王土,我也無甚私產,貴使還是食宿自理罷。 那湘國使臣目瞪口呆,以為自家一時幻聽,又追問幾句。王嫣娘還未說甚,周邊眾人,山也似合攏過來,張口罵道:“人已拒了,還賴這作甚,我家沒米糧與你吃哩”,推推搡搡將那使臣趕將出去。 王嫣娘氣道:“別說皇后,那湘王入贅也是無用。這王土是眾人建得,憑甚一人姻緣就奪一城?當日眾人心血竟是白費不成”。 張小九也嘆:“那等驕固獨夫,自詡建國皆自家之力,一人發怒,流血千里,早忘記當年起事言語。坐得龍椅,就瞧不慣功臣,其余將近比肩之人,皆降罪殺死,只他一人一家世代為君”。 “可嘆百姓也愚,只將自家興衰寄托帝王,對應宗教便是神仙。一國一城,怎得是一家私產,那湘王也是天外之民,怎得真信那君權神授,天命所歸”。 那聶意娘道:“這等級建立,帝王自是最上層,自家剝削得不夠,還自詡天命之子,直讓小民不敢反抗??上藳]得活路,管他神仙帝王,全奔向王土城,看他孤家寡人,怎得國富民強起來”。 話說那湘王聽得如此,冷笑道:“本想嘗那狐貍精滋味,誰知真自恃狐仙,妝起小性來。果然這女娘不打不服,如今統得三國,也不差她王土城一個”。 那等天外之民聽得,紛紛勸道:“陛下,如今眾仙將回天界,何苦占那荒蠻之地,恁個人仰馬翻,還不如等老天爺收她”。 那湘王道:“如今口厭甘肥,身嫌錦繡,恁得無滋無味,不如發兵西行,奪地占城,還有狐貍可嘗哩”。眾臣見違逆不得,只得吶吶告退。 等湘軍點起大兵,號稱百萬,浩蕩西上時,王土城也萬事俱備,只等迎敵。等兩方兵戈相交,真個斬金裂石,死傷無數。這世間戰亂,無論正邪,一旦發動便要灑血,那等王侯談笑幾聲,小民便暴尸遍野,血淹腳踝。 兩方不分勝敗,便鳴金收兵。湘王只道加大攻勢,定要返前捉得狐貍,又稱城內金銀無數,女娘遍地,只等兒郎們隨意快活;王土城眾人清點傷患,許是首次迎戰,城中氣氛沉重。 張小九見得,嘆道:“李娘田箭都在,若金風玉露一相逢,那湘國上層消失,也算平得戰亂。如今死傷恁多,那湘國只讓野狗食尸,咱們怎得忍心”。 錢舜娘道:“不可,那湘軍屢次屠城,已見得血腥,縱使湘王不再,總有新王上位。不論甚人,登得王位,都不肯放過王土城,不如背水一戰,平定后再讓天外之民返回”。張小九聽得,也倒罷了。 那湘王屢攻不下,心中惱火。原來湘軍攻贛楚兩國,受阻恁小,守城兵將接連潰逃。雖有幾個硬茬,一旦放出細作,內里一亂,也就開門投誠了。那贛楚兩國百姓,先前還盼守將,誰知竟是要餉厲害,打仗膿包,自發投奔湘國的不知凡幾。 如今到了王土城,竟翻轉過來,重金也買不得叛徒。那被俘之人奄奄一息,還破口大罵:“我家親眷還在城內,怎肯為銀叛變。就算得了銀,封個職位,每日勞心受迫,遇見豪族告官仍是為奴,哪有城內日子安生?!?/br> “聽得湘國暴民亂起,街面明搶,那湘王瘋似征戰,不顧國內百姓。你那大戶都沒城內股民舒服,我怎肯棄明投暗”。那湘軍大怒,本要百般折磨,誰知那人咀嚼幾下,嘆句果真好藥,竟自奔極樂了。 這持久之戰,整整幾月,那王土城早自成一體,食水皆備,倒是湘國人疲馬倦,眼看缺得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