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10
,脖子伸出去仰著看了看天上的日頭,回身走到趙鳳曜身邊,回道:“約莫申時二刻?!?/br> “現在去給三娘傳話吧?!壁w鳳曜說著,目光仍舊看著下面的說書人。 “是?!绷剪~點頭,往屋外悄聲退去。 茶樓中的說書人依舊說的有聲有色。聞者依舊嗟聲噓嘆。流光將軍的事跡仍然在金平中傳的如火如荼。宮中對于這位于危難敗軍之際拯救北地的將軍亦是贊賞有佳。 明獻帝親自下旨,在流光將軍凱旋回京之時,宮中辦接風慶賀宴??扇缃窳鞴鈱④姴灰娏僳欅E,于是圣上下令等她歸來再行慶祝。 人不歸,未到凱旋之時,慶功宴便擱置下來了。 遼北大軍大勝的興頭還沒有散去,太仆寺的守馬官兒范清正又開始舉薦兵部尚書了。按理說他一個四品不到的京官兒,是根本沒有資格談論此事的。此事慣是圣上并幾位內閣大臣及尚書大員幾位在議事殿中談論。 可此次一開始明獻帝便在朝堂中丟下了這話,朝堂中丟下的話,朝堂中人便都能說上兩句??蛇@范清正的眼睛像是長在腦袋上一樣,根本看不清明獻帝的臭臉。 甚至有時候他在大殿中說話,旁邊站立的官員在摸著額頭上的汗。 可他依舊無所畏懼。死纏爛打之力不亞于都察院的諫官御史。 明獻帝想不出,孫相到底給了范清正多少好處。 這一日上朝,范清正又說起此事。喋喋不休,讓人煩不勝煩。一句一句話說的明獻帝感覺遼北大勝的興頭都散了去。 他沉著眼看著大殿中佝僂著身子的死老頭,手里的茶杯捏了又松,松了又捏。 明獻帝閉著眼睛聽完后半截,幽幽開口:“對于兵部尚書一事,眾卿家可還有其他異議?”說罷,睜開眼看著殿中的眾人。 這是遼北大勝之后,明獻帝第一次就此事開口。 話音落下之后,朝堂上的眾人皆是緘默不語。 范正清左右一看,抱著笏牌舉過頭頂,凄凄的道:“皇上,老臣舉薦…” “好了好了,朕知道!”明獻帝不耐煩的揮了揮手,打斷了范清正的話:“你舉薦兵部右侍郎宋振東!”說著,明獻帝頓了頓,目光掃過殿中,最后落在孫相身上,又掃開來。 “孫相也舉薦宋振東?!泵鳙I帝的聲音不急不緩,聽不出情緒。 眾人無人接話。明獻帝又道:“可還有別的卿家舉薦兵部尚書一職?” 話音落后,殿中一靜。無人應聲。 好一會兒,便在明獻帝目光似有似無掃過孫相,愈發沉郁之后,終于有一人站了出來,就此事舉薦。 “啟奏皇上,臣有一人可薦?!闭境鰜碚f話的人是吏部尚書蕭統。早已是白發蒼蒼,身子卻是挺立著。 明獻帝看著蕭統,眉頭一挑。 這蕭統是明獻帝提上來的人??墒翘嵘蟻碇?,早些年竟處處跟皇帝作對。后來皇帝打壓蕭家,架空了他的權利,卻又因為朝中無人能提拔,便將他留在了吏部尚書的位置。后來蕭統也意識到了,為了蕭家,他也不在涉及朝權之事。 于是朝中眾人都知曉,蕭統就是個蟬脫了的殼,空有其表,內里早就架空了。在一個有大權利的位置上,卻是無實權的。而這蕭統在朝上幾乎也就走走過場,站在隊伍前面,可這些年倒是從不曾在朝廷上見他說過什么話。 明獻帝看著蕭統,沉吟片刻,開口道:“不知蕭尚書所薦何人?” 蕭統手中抱著笏牌,低著頭面無波瀾的回道:“臣舉薦工部右侍郎何文靖?!?/br> 工部右侍郎何文靖,是前右侍郎夏呈文倒之后提上來的。在這工部侍郎的位置上坐了有五六年了。 “工部右侍郎何文靖?”明獻帝看著蕭統,重復了他的話再問道。 “是。工部右侍郎何文靖。一則,兵部如今內部混亂,且左侍郎東方葛涉及的貪墨案判決還未出,若是再提拔右侍郎宋大人,尚書之位是有人了,可兩個侍郎位卻是空懸。無異于拆東墻補西墻。如此行事,與兵部任職并無實質性的完善。二則,兵部之內,擢一人而動全身,雖是一職,下面的層層卻都要往上動。老臣愚見,以此時兵部的情況,并不適宜如此提擢。而老臣舉薦工部何文靖,他曾在兵部任主事一職多年,對于兵部的情況了如指掌,上手亦是手到擒來。此其一;他當年入仕科考考的乃是武狀元,在兵部當值一事再合適不過。此其二;何文靖為人耿直忠厚,處事規矩謹慎,心思縝密且負責。這在朝中乃是有目共睹。此其三?!?/br> 一道道一條條說出來,朝中靜默片刻,無人應聲。 第四百十九 蕭統說的,句句在理。且全程無波無瀾,似乎在很平靜的陳述一間跟自己無關的事兒。給人的感覺便是毫無私心,僅僅客觀而正直的舉薦而已。 明獻帝看著蕭統,眉目之間沉著,沒有回答是與否,好與壞。只是目光掃過眾人,問道:“眾卿家以為呢?” 話音一落,片刻之后,大理寺寺卿鄭田叔上前附議。 在片刻之后,工部尚書元儀上前附議。 這三個人,都是個頂個的一方頂梁柱。如今在殿中央一站,便是大半的人都不敢去駁了。且這三人,蕭統和鄭田叔,一個是出了名的頑固刻板,一個是有目共睹的剛正不阿。似乎哪個黨派也不是,沒有誰去觸霉頭。 三人站著,便愈發顯得殿后面一些的范清正不起眼了。 范清正抬起眼睛,白了他們三人一眼,而后無聲無息的站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可還有別的卿家附議?”明獻帝問著,目光又掃過殿中眾人。 此時紛紛有幾個中立的官兒上前附議。皆是站在靠后一些,跟朝中權利旋渦離得比較遠的幾人。 明獻帝一眼掃過那幾人,忽的一笑,帶著常有的恣睢之態:“二十年前,關南洪澇沖垮了河壘橋梁。從武寧到洛河,一路貫穿關南百里之地,始發之夜,十幾個縣的百姓被淹死。若是朕沒有記錯,修這河壘橋梁的,便是何文靖的長兄,何文清吧?!彪m然說著大洪之災,明獻帝的語氣卻沒有心痛,只是淡淡的陳述著。說著,目光落在殿中站著的何文靖身上:“是嗎,何大人?” 何文靖聞言,挺著身子往旁邊站出來一步:“回皇上,正是?!闭f罷,便再無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