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8
不如此,搞得滿城風雨,這些人一搬家,到時還得費工夫?!庇终f,“你放心吧,這些人最輕也是個斬立決的罪行?!?/br> 因為這件事兒把皇帝扯進來了,皇帝可以不關心那些女孩子的命運,卻不能不管自己的名聲。 賈璉徹底放了心,范慎既然這樣保證,那就有把握那幾個人必死。 接下來,范慎又帶著人抄了其他兩處類似的地方,這三處的女孩子加起來,一共二三百個。 這么多的人,衙門自然住不下,只能先把他們匯集到一處比較大的院子內,然后張貼告示,叫丟了孩子的人家前來認領。 甄士隱自然是第一批得到消息的。夫妻兩人互相扶著,跌跌撞撞、滿懷期望地在將近三百名的女孩子中尋找。 只是找了一排又一排,卻是毫無英蓮的人影。 就在賈璉的心跟著封氏的哭聲越來越沉的時候,忽聽最后一排的一個女孩子發出一聲輕微的“爹?娘?”的猶疑的呼喚聲。 封氏忙扭身看去,那孩子雖然穿著粗布衣裳,但額頭一點胭脂痣十分明顯,顯然就是丟了將近大半年的英蓮。 “我的兒,”封氏緊走幾步,一把抱住那孩子,哭得撕心裂肺。 一旁的賈璉看得心里發堵,同時又有幾家人家找到了孩子,都抱著哭,而那些尚未來認領的孩子也互相抱著哭起來,院子內一時哭聲震天。 看管的人,柳湘蓮、侯松、曾凡等,都扭頭不忍看。 賈璉抑郁不已,轉身離開。 他邊走邊安慰自己,最起碼,結局是好的不是! 來在門口,正巧一輛馬車停在面前,車上下來一個穿著綢緞、滿頭華發、臉上皮膚卻還緊致的婦人,那婦人一邊顫巍巍扶著丫鬟的手,一邊垂淚問賈璉,“這位少爺,是在這里認領孩子么?” 賈璉點頭,那婦人忙道了謝,和丫鬟急急去往里面,不一會兒,里面再次傳來哭聲。原來是剛剛那個被鞭打的孩子的母親到了。 賈璉站在門口,深吸一口氣,如果他得了抑郁癥,一定找范慎要精神損失費。 漸漸地,來認領的人家越來越多。 這些人家大多都趕著馬車,男主人基本都騎著馬,顯然都不是太過貧窮的家庭,最少也算是當地的富戶。 孩子們越來越少,等到天黑時,基本已經被認領完畢。只有幾個女孩子,據說家在揚州和杭州之類的地方,家里人想來,最起碼需要一兩天的時間。 賈璉還擔心他們家人有沒有收到信息,叫侯松親自跑了一趟揚州,根據那幾個女孩子說的地址,把消息送過去。 誰知,侯松尚未回來,那些人家認領孩子的人已經來了。 雖然侯松注定是白跑一趟,但賈璉很高興。 孩子們全都被領走,這件事兒總歸有了個完美的結局。 至于甄士隱,對賈璉自然是千恩萬謝,一定要報答他。只是甄家此時除了兜里那幾百兩銀子,再無余財。而這些錢還是他們三口人今后賴以生存的錢,賈璉自然不會要。 然后又問甄士隱接下來的打算,甄士隱想了想,說他有一個朋友是姑蘇城外四海書院的山長,以前就邀請他去給學生們上課。那時候他沒去?,F今孑然一身,倒是正好投奔他。 賈璉點頭,如此也好。甄士隱也算是有個賴以生存的地方。 若是一直叫他養著,終究不是個事兒。 但為了防止警幻再出什么幺蛾子,賈璉親自跑了一趟姑蘇,送甄士隱去四海書院,見到了那里的山長,又幫封氏花二百兩銀子買了書院近旁的一座宅子,用剩下的錢置了幾畝地,等徹底安穩下來才走。 又交代甄士隱空閑時給他寫信,好叫他放心。甄士隱答應了。 至于英蓮,自從回到父母身邊后,封氏看她看得如眼珠子一般,一時都不叫她離開她的眼前。自然,也不肯叫丫鬟小廝等再單獨帶英蓮出門。英蓮想出門,必得她或者甄士隱親自陪著才行。 想來,以封氏和甄士隱現今的小心謹慎,當不至于再把英蓮弄丟。 而四海書院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書生,英蓮那么喜歡作詩,將來長大后,絕對不會寂寞。說不定,還能在這里找到一份兒屬于她自己的幸福。 這個結果,比她被薛蟠搶走、后被夏金桂虐待至死好太多。 臨走時,賈璉又望望天空,若是英蓮再丟,他會考慮想辦法聯系一下賈代善和賈代化,在黑河水吞沒太虛幻境之前弄死警幻這個攪屎棍子! 至于對甄士隱的安排,一來,他的性格并不適合官場,若是硬把他拉進去,以他那比范慎還淡然的性子,是禍非福。況且,范家勢力大,而甄士隱雖然姓甄,和金陵甄家卻沒什么關系,沒有什么背景。 二來,三位皇子現今斗得厲害,林如海都準備辭官,他又何必拉甄士隱進官場當炮灰? 而甄士隱本是進士出身,身上是有功名的,即使不當官,將來英蓮的成親對象地位也不會差。 再者,來書院教書也適合他的性格,他又何必強人所難非要他去當官呢? 他也會時時派人來看看甄士隱的情況,以為他排憂解難。 甄士隱算是安穩下來。 至于那幾個拐子,當真如范慎所說,最好的是斬立決。其中有幾個嬤嬤曾經用極殘忍的手段殺死過一個女孩子,按照此時的律法,等待她們的將是這個時代最殘酷的刑罰。 但賈璉并不同情她們,若是同情她們,那位女孩子一夜白頭的華發老母,誰來同情呢?當時的她在聽到自己的女兒已經被殺后,當即就暈過去了。 滿心歡喜地過來,卻發現只是空望一場,那種希望之后又失望的心情,換誰都會難以承受。 特別是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歡歡喜喜領了回去,只她得到這樣一個消息。兩相對比,愈發叫人難過。 后來審問時,那位母親聽到嬤嬤所說的殺死女孩子的細節,甚至不顧此時律法嚴苛,袖中抽出一把刀,一定要當堂殺了那幾個老虔婆。說是“殺完之后,我給她們賠命,也正好下去看看我那可憐的女兒?!?/br> 要不是公人和那位母親的兒子死力拉住,那幾個嬤嬤出不了公堂。 賈璉當時在場,勸了那位母親一句,“大娘,我覺得,您為了這幾個人渣而死真的不值當?!?/br> 那位母親應該好好活著,該死的是那幾個殺人的人。 對于她的失態,范慎并未追究,只是嘆一聲,說:“這位母親氣糊涂了,”倒還算是有點良心。 因此事民憤極大,而此時的律法又嚴苛,即使完全按照律法判,那些拐子全都能殺,更別提還有人家聯名情愿,求朝廷殺拐子、還公道。 那些拐子和那幾個教導的嬤嬤,一個沒拉,全都是死罪。不過是有些死得爽快一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