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5
也隨他,無傷大雅。 去年過年的年夜飯,只有三口人上桌,現在寶兒大了,也上桌吃飯,本來是奶爹抱著的,不過王茜把特地讓人打造的兒童椅子搬來,讓他自己坐在上面,像大人一樣吃飯,給他準備一套兒童餐具,都是木制的,這樣不會打碎傷到自個兒,也方便。 寶兒看到自己坐著還跟大人一樣高,興趣非常濃,不讓奶爹喂飯,要自己拿著小勺子吃,王茜于是讓寶兒奶爹徐氏下去跟陳氏等用飯,他們自己看寶兒,這會真是一家人的年夜飯了。 “這孩子,還真有主意,這椅子打得不錯,坐在上面又穩固又端正”李誠慈愛的看寶兒。 椅子上還有綁帶固定,免得孩子太鬧,掉下來,就如現代的兒童椅子一個樣。 “我在一次見有人背小背籮,里面放著孩子,孩子不是縮在里面,而是坐著的。后來見寶兒被他奶爹抱著坐著吃飯,想到的” 王茜見過人家背小孩是真,不過兒童座椅是受到現代兒童椅的啟發,想起來了而已。 寶兒果然很喜歡,碗是木碗,還沒給他打飯的時候,寶兒著急的哇哇亂叫,手捉著木碗往桌面敲得“空空”響。 “這孩子太粗魯了”李誠看著心驚膽戰。 “有什么啊,孩子都這樣,他還小,人家的都是大人抱著吃,我們寶兒會自己坐著吃了” 王茜一臉不以為然,古代規矩太多了,還只是孩子就開始嚴格其言行,簡直把孩子教的乖巧像一個模子印才是好的。 “我們住這兒,都是自家人也不必太嚴了,長大了自會教好規矩的,規矩這東西啊,都是給外人看的,自家人可以隨意些” “茜兒說的沒錯,你呀,別太拘束了,都是自家人”王父慈愛的輕輕拍拍李誠的手背說到。 一家子就在自己動手吃火鍋的過程中熱熱鬧鬧的過,一邊吃一邊看著花貓似的寶兒,輕松不已。 最后怕寶兒吃不飽,讓奶爹把專屬于寶兒的蛋羹rou羹給寶兒喂食。 主要吃火鍋都是大人的食物,寶兒太小不敢讓他吃多,就是吹涼的豆腐,臘rou或者青菜,熱量太大的鹿rou等不敢給吃,寶兒上桌就是圖個熱鬧的,讓他能跟一家子一起吃年夜飯的。 吃飽喝足,把寶兒也喂飽了,交給奶爹,讓抱下去,重新洗干凈,孩子太小,天氣太冷,小粉也一起去幫忙。 洗干凈的寶兒被換上干凈的衣裳,人已經是困的睜不開眼睛了,白天跟王茜玩鬧,吃完飯也是相當于玩樂,現在吃飽穿暖,整個rou嘟嘟的,頭一點一點的,一會就在王茜懷里睡著了。 “茜兒,回去休息吧,不用守歲了” 王父跟去年一樣,坐著消食后就打發王茜妻夫回房了,畢竟晚上又下雪也是很冷的,王父將近五十也是疲累了。 王茜見王父疲累,妻夫抱著包好的寶兒就往自己院子里走。 寶兒被奶爹抱進他自己的屋子,王茜和李誠簡單洗漱也休息了,其他人都按照原來的安排,轉個莊子變得安靜起來。 王茜自從坦白的跟李誠談過后,兩人住一個屋子,睡一張床,蓋一個被子。 剛開始的尷尬僵硬到現在的習慣,王茜沒花多少時間,畢竟都把人家睡都睡了,她對李誠的感覺也很好,兩人相處越來越和諧。 ☆、第46章 憂天 第四十六章憂天 幾天后,王茜竟然接待了村子里人的拜年,王茜也是沒想到。 原來村里人自從看王茜跟那些地主不一樣,不會看不起他們這些泥腿子,有事情還經常雇傭她們,從來價錢很公道,不會像城里人那樣,雇傭她們做臟活累后,常常找各種借口扣工錢,或者不給還打人的。 王家主的活,偶爾活重了,還提供一頓大白饅頭,和一碗白菜燉肥rou,里面都是油汪汪的肥rou末。 每次一有活需要招人,附近的村子都搶著做,工錢不低待遇還好。 現在來的這個是離莊子比較近的兩個村子的里正和村里被認為有臉面的人,山前村和山后村,山前離莊子很近,隔一條小河,有時候還能聽到大嗓門的漢子們喊孩子回家吃飯的聲音。 王茜待她們也很客氣,見王茜這個舉人這么平易近人,大家稍稍不那么緊張了。 王茜跟她們扯一些家常,慢慢的打開話匣子,王茜前世出身雖是農家女,不過長大讀書后也沒在做農活,懂得沒有這些一輩子跟土地打交道的農民多,她們多災多難,同時生存的經驗非常的豐富。 富于生活的智慧,王茜有時候感覺事情其實是相通的,老人的人生哲學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雖然對于王茜的仕途未必有什么幫助,不過現在的農業社會的主要組成部分,任何衣食住行,都離不開農民的創造和土地的出產。 “瑞雪兆豐年,明年土地的含水量足了,一定是豐收年”王茜平靜說到。 “是啊是啊” 有附和聲 “過猶不及啊” 一個年老的聲音顯得沙啞,王茜留意了。 “咱們也算是老鄉親了,就是聊聊,不必拘謹,這位大娘如何說”王茜笑笑,問那個說“過猶不及”的老人問。 老人年紀看著不輕了,但是雙眼卻是清明的,滄桑而睿智。 “也是瞎擔憂呢,現在圣上英明,五谷豐收吶”老人笑得滿臉皺紋。 “大娘說說,咱就是家?!?/br> “哎,我記得兩次吧,在兩三年里都豐收,風調雨順,冬天也是皚皚白雪。不過第四年后就開始干旱啊,第五年蝗災啊” 說完沒再說下去,但是王茜卻深思起來。 等到兩個村子的人走了拿著王家準備的回禮結伴離開。 王茜后來留著那個說災難的和幾個年紀大村長里正留下來,吃頓飯才讓人送她們過河。 王茜細細想從她們口中說出的話,那個年紀大的發言的是山前村的李滿倉。 根據她的說辭,在她還是七八歲的時候發生過大災難,民不聊生,先是旱災后是蝗災,村民十不存一,十室九空。 這是最嚴重的一次,青年和中年各又發生一次。 但在之前莊稼收成非常的好,就好像老天先給了糖,后面卻收了人命一樣。 其實王茜在現代也是經常會發生各種自然災害,只是那時候的社會進步各種政府的救濟很到位,所以不會像古人那樣的每次都要餓死病死很多人。 可以理解為,任何東西都是有定量的,就像一桶那么多的水,如果慢慢傾斜著倒,細水長流,那么一定花時間長才會流完,可是如果一下子潑出去了呢? 科學來講,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吧。 王茜想家有一老,有時候生存的經驗真的會多,活著的幾率也大得多。 看那些村民的表現,應該好多人開始的存